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很经典的一段话,很多人对此耳熟能详,并不陌生。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其对投身革命的执著,对生活永不放弃的精神,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坚定,让人慨叹,倍感唏嘘。种种不幸和打击接踵而至,他不甘被打倒,更不愿就此沉沦,努力以不同的道路选择回归,不禁使人肃然起敬。时隔多年,再次捧起这部经典之作,更震撼于其间隐隐的情愫。那熟悉的人物,跃然纸上,小说跌宕起伏的剧情,仍觉得深醉其中,欲罢不能。这种感觉犹如与一位故友相逢,彼此紧握双手,泪眼津津,难以自制。
依稀的记忆,大约是在中学时期罢,偶然间从表姐那里得此书,版本老旧,封皮早已没了踪影,幸好内容尚且完整,不至于遗漏什么,没了头尾。当时央视热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扮演者,安德烈·萨米宁,也着实使人印象深刻,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不断牵扯着紧绷的神经,活脱脱将人带进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时十月革命如火如荼,燎原之势漫卷乌克兰。片尾曲也是好听的,现在仍时常哼起片尾曲:远处的河岸上,响起了灯火......
时隔多年,再读此书,再遇保尔,却有了更多不同的感受,也隐约读懂了那深邃的眼神。我想,保尔是不完美的,相信这也是毋庸置疑。其身上弥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或许性格使然,抑或“牛氓”影响,林林总总,结论大抵如此。但我想他却是十足的可爱,他是率真的,痛恨资产阶级的腐朽,厌恶那革命队伍中的蛀虫,坦坦荡荡,不摆弄甚么花架子。他是勇敢的,在多年的革命过程中,从未退缩逃避,总是迎难而上,咬紧牙关。他更是纯粹的,作为一名青年近卫军,年轻的布尔什维克,无论经历了什么,他都是坚定的无产阶级的一员,对于投身革命、国家建设始终饱含热情,精力充沛。即便经受爱情的挫败,牢狱的困顿,匪徒的袭扰,同志的背叛等等,直至面对生命的尽头,死神的考验,都没有失去坚强的意志和人生的目标,对于革命,全情投入,对于生活,心怀希望,对于同志,热情友好,但对于爱情,却敏感而怯懦。
短短的生命并没有给予他圆满、幸福的婚姻。冬妮娅,热情奔放,青涩的初恋,曾经有过甜蜜的记忆。无奈革命浪潮的裹挟,在保尔逃离舍佩托夫卡后,彼此的轨迹彻底没了交集,渐行渐远,归来之时亦也是陌路。丽达,成熟、坚定的指导员,在长期的相处中逐渐擦出了火花。俩人是极其般配的,革命的爱情亦是可靠的,是极可能牵手的,这也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但很遗憾,最终仍然失之交臂,当彼此错过,试图挽回曾经的爱情并不是简单的。或许这就是命运的无情,人生就是这么无奈吧;达雅,保尔的妻子,曾经怯懦地选择苟活,但终于在保尔的帮助和鼓励下,勇敢地挣脱了家庭的束缚,由一名洗碗工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保尔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命运就是这么矫情,爱亦难,恨亦难。我们看到,在不断抗争的过程中,在层层的考验中,保尔禁受住了淬炼和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忠诚、坚定、勇敢的布尔什维克。从这个层面看,他的人生亦是圆满的,让人羡慕不已。保尔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不断地选择进步,选择挑战极限,竭力释放自己全部的力量。而不是蹉跎岁月,泯然于芸芸众生。面对挑衅、诱惑,他从没有向腐朽、糜烂的生活低头,更没有任其摆布,沉沦堕落。柯察金同志,虽也曾动摇过,甚至作为反对派,激烈地对抗党组织,但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回到了战斗的队伍中,重拾人生方向,勇敢地战斗下去。
保尔的某些做法放到当下,也许并不合时宜,也有人或许讲过时之类的鬼话。但我深信,这种妄论是浅薄无知的,根本站不住脚。保尔的存在是一种精神,而精神的价值是永不会褪色的。当我们身处人生的岔路口,面临诸多艰难的抉择,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呢?相信保尔的经历,给了我们很有力量的答案,也是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向低级趣味、压力和苦难妥协,不断保持战斗的状态,不要轻言放弃,涅槃重生,钢铁的炼成并不简单,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过程更是充满险阻。怀揣希望,保持那份对生命的尊重,实现生命的价值,昂扬的生活状态是永不过时的!
保夫鲁沙,谢谢你!柯察金同志,握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