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小说相关知识
一、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书成书于1932年一1934年。因作品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土的形象和作家自身经历的传奇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世界革命青年成才的“教科书”和“圣经”。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他出身工人家庭,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继续工作的强烈愿望使他终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他拿起笔,换了另外一种武器继续战斗,开始了文学创作。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主题思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表现了熔铸“钢铁”和“钢铁”的炼成,其中最主要的章节是第二节和第九节。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解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又一主题。
小说标题中的“钢铁”的含义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三、故事梗概
出身于贫苦铁路工人家庭的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全靠母亲为人洗衣赚钱,将他养大。12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他被老板打发到洗涮车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一些粗活脏活。
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艰辛痛苦、贫穷。不久,哥哥阿尔青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沙皇被推翻了!”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了。“平等、自由、博爱”等等新的名词出现了,人们欢呼、兴奋。然而,没过几天,镇上的人发现生活和从前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镇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士兵,他们高喊着:“布尔什维克。”
乌克兰的谢别托夫卡小镇发生了变化,这里的富人都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给他们的枪支。很快,红军撤退了,进来了德国人,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保尔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继续在电厂里工作。不久,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的道理。
冬妮娅是林务官的女儿,她活泼可爱。一天保尔在湖边钓鱼,结识了冬妮娅。她与一般富家子女不一样,她没有嘲弄和侮辱保尔,两人很快亲近起来,渐渐地一种不安的心情冲击着保尔,他盼望着时时见到冬妮娅。保尔心里明白,这就是爱情。
小镇时而出现红军游击队,飘扬着游击队的红旗,时而又可以看见彼得留拉匪帮的身影,飘扬着黄监旗。红军游击队时常和这些匪帮进行战斗。乌克兰地区充满了激烈而残酷的斗争。
彼得留拉匪帮占据了小镇,匪帮到处抓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装配工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躲藏到了保尔家里。在保尔家里,保尔听到了朱赫来讲述彼得留拉匪帮的暴行,讲解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活的真理,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解放的革命政党。
在保尔家里,朱赫来每天傍晚总要出去,深夜时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来到街上,去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这时,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彼得留拉的士兵押解着。保尔决定救助朱赫来。当押送兵走到保尔身旁时,保尔奋力扑向那们士兵,朱赫来见状,一拳将士兵打倒在壕沟里。两个人摆脱了士兵,消失在黑夜里。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保尔被抓到城防司令部。匪帮们轮流拷打保尔,让他交出朱赫来。
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工作。捷涅克上校不愿意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众多的犯人,便将保尔放了出来。保尔拖着疲惫的腿跑着,他不能回家,也不能到朋友那里去,他毫无目的的跑着,不知不觉来到林务官家的花园里。狗的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激动地叫了起来。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他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冬妮娅见到保尔后,心里有千言万语的话要说,然而却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天早上,保尔离开了冬妮娅的家,乘火车去了喀查丁。保尔挥手向高大的阿尔青和冬妮娅告别。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保尔已经参加了红军,成为科多夫斯基骑兵师的战士。保尔和几千名战士,怀着烈火般的战斗激情,英勇地战斗着。在一次战斗中,保尔的大腿受了伤,随后又得了伤寒病,在治疗伤病时,保尔读了《牛虻》这本书,牛虻的坚强使他深受感动。
战斗又打响了,布琼尼骑兵冲破波兰白军的防线,进攻基辅的敌人,在战场上,保尔策马扬刀,无惧无畏,满怀对旧世界和敌人的深仇大恨冲锋陷阵。他伏在马背上,军刀在空中闪闪发光。布琼尼和骑兵进攻着,前进着,冲破一个又一个防线,日托米尔城被攻克了,另迪契夫城又被攻克了。突然一颗炸弹在保尔的头上爆炸了,一片绿光闪过,保尔立刻失去了知觉,眼前一片黑暗。
保尔恢复了知觉,他的头还昏沉沉的。可是,保尔的右眼永远的失明了。这对保尔来讲,是多么的残酷,他不能再上前线了。保尔住到了布郎斯其的家里,在这里保尔遇见了冬妮娅。在参加城里共青团大会时,保尔看见冬妮娅用轻蔑挑衅的眼光对待他的同志,这使保尔难以容忍。保尔和冬妮娅争吵起来,两个人终于分手了。
保尔知道朱赫来现在正担任省“契卡”主席,他向朱赫来要求工作,便参加了肃反工作。“契卡”的工作紧张而繁重,影响了保尔的健康,他的头时常疼痛难忍。在一次搜捕苏达尔匪帮的斗争中,两天两夜没能入睡的保尔终于坚持不住,昏迷过去,失去了知觉。
保尔调到了铁路总工厂担任共青团书记,在这里,他又认识了共青团省委委员丽达。保尔对她产生了好感。可是,保尔十分苦恼,认为现在并不是谈爱情的时候,斩断了这份情丝。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参加了铁路筑建。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寒冷的雨点浸透衣服,冰冷着肉体。筑路队每天从清早干到深夜。夜里,大家穿着雨水浸透的、污泥浆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觉,相互用体温来取暖。每天吃的是一磅半像无烟煤一样的黑面包,有时连这也供应不上。奥力克匪帮也不断袭击。共青团员们边战斗,边劳动,到处响彻铁棒和铁锹碰击石头而发出的声音,到处看见在紧张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不久,寒冬来了。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刨开冻硬的土地。只要我们这口气不断,一定要建成这条铁路。朱赫来来到工地,看到这种景象,极为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
被病魔严酷袭击的保尔,一面向怠工行为展开斗争,一面带头劳动,掀起竞赛。他每天天亮之前,拖着那双浮肿僵硬的脚,主动为同志们预备好开水和热菜,尽管保尔一连一天发着高烧,仍然用一把大木铲在铲雪。重伤寒终于把保尔击倒了。一具无名青年给抬到月台上,这个青年就是保尔。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他又从死亡线上换气回来了,又顽强地战斗在革命岗位上。
保尔在全俄共青团大会上与丽达重逢了。然而丽达告诉保尔,她已经结婚了。保尔因肺炎再次住进了医院,肺炎好了,但医生又在他脊柱上发现了弹片的伤痕。在家乡养病期间,保尔到烈土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万千,发出了感人至深、振聋发瞆的豪言壮语:“人最可宝贵的是生命……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病愈后,保尔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坚决地和各种非主流思想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对战友杜巴瓦的”变质”,他十分痛心,坚决地给予了批评……
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1924年,党组织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担,让他长期疗养。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在海滨疗养时,保尔认识了达雅——一个工人家庭的小女儿:在达雅家中,保尔鼓动了达雅对老顽固父亲的造反,并引导她加入了苏维埃,达雅和保尔结婚了。
保尔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保尔开始了文学创作。保尔要写一部题为《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小说的最后完了,母亲把邮包寄往省委宣传部。电报来了,电报上说: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的心又跳动起来,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写作。
四、人物分析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员的光辉形象,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忠诚及为实现信仰的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令人景仰。
其他人物:
阿尔焦姆——保尔的哥哥
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
克利姆卡—保尔的朋友
朱赫来——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沉着干练,富有组织能力,启发和吸引了一大批像保尔一样的青年参加革命。
冬妮亚——保尔的少年伙伴,青年时的恋人,她天真、淳朴,但后来又贪图安逸生活,离开保尔,变成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丽达——保尔的战友
达雅——保尔的妻子
五、艺术特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以叙事和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同时穿插了内心独白、书信、日记、格言警句等。
书中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如保尔走向烈士公墓思考生命的意义,展开了出色而含蓄的环境描写。作者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一种是肃杀的;另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这种气氛是用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昨天”的遗迹,一方面写出了今天的“新景”;烈士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里,但是他们赢得了“今天”这样的环境。这样双重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这就自然地激发了保尔关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六、阅读启示
这本小说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和各种挑战。
第二部分: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按课文内容默写。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
2.填空。
(1)《筑路》和《生命的意义》均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人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篇名),作者用此做书名是因为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2)保尔是在病愈之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的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保尔对生命的意义想得那样深刻,是因为自己曾经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
(3)“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朱赫来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冬尼娅说的话。
二、阅读理解题
(一)
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
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1.这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主要用比喻、拟人写深秋的景色。烘托了萧索、凄冷的气氛,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2.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说说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写连绵的秋雨,渲染了筑铁路的巨大困难,筑路工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工作,顽强斗争,充分显示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环境描写显得形象真切,生动传神,请写出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
拟人句:老榆树阴郁地站着
(二)
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立着一座石头房子的骨架。里面一切可以搬动或拆卸的东西,都被匪帮抢走了,炉灶的铁门变成了大黑窟窿,门窗变成了张口的大洞。从破屋顶的窟窿里看得见椽子。
惟一残留的东西就是四间房子里的水泥地面。每夜,那400个人就穿着给雨淋透了的和沾满了泥浆的衣服,躺在这块地上睡觉。大家都在门口拧衣服,泥水从衣服上流下来。大家都使劲地咒骂着这坏天气和泥泞。他们在铺着薄薄一层麦秸的水泥地上紧紧地挤着,竭力想用体温来相互取暖。衣服冒热气了,但是它从来也没焐干过。水渗过遮着窗子的麻袋,流到地上。
1.简述这两段文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写社会环境的复杂,则表现出新政权刚建立时特有的艰辛,保尔和他的战友就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经受了考验,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
(2)写“石头房子的骨架”“残留的水泥地面”,突出了居住条件的恶劣;
(3)写筑路工人“用体温来相互取暖”,表现了他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作者细腻地描写环境,正是为了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2.《筑路》的社会环境,有集中的描写,也有三言两语作概括性的介绍分散地安排在各个部分之中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分散的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1)“已有9个人开了小差,几天之后,又有5个人逃跑了。”从侧面反映筑路条件的艰苦。
(2)“有一天晚上,火车没有从城里运来面包。”说明粮食缺乏,筑路工人眼看就要受到饥饿的威胁。
(3)“铁路管理局通知说,已经没有枕木了。”说明筑路面临停工待料的危机。
(三)
下面这段文字是在“生命的意义”之前的一段文字,读后答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如果你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书,那么你一定能说出这“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如果你没有读过全书,那不妨补读一下。用扼要的语言把“四次死里逃生”说出来,并说说“四次死里逃生”的意义。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一是自然环境描写:“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象征着苏维埃春天的到来。二是社会环境描写:“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这些描写表明保尔急着在病愈后去参加劳动,去为恢复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有一次,在筑路工地上,保尔和他初恋的情人冬尼娅意外相遇。下面的节选文字,就是小说对这意外相遇时的具体描述。
保尔回过头去。
“这里有一百人交给你,”托卡列夫走到保尔跟前,对他说,“你分配他们干活,要注意,别让他们偷懒。”
保尔把活分给这些新来的人。有一个高身材、穿着皮领子的铁路制服大衣,戴着一顶暖和的羔皮帽的人,非常愤怒地转动着手上的铁锹。他对站在他身边的一个戴着海狗皮帽子、帽顶带一个小绒球的青年女子说:“我才不铲雪呢,谁也没有权利强迫我干这个。我是一个铁路工程师,要是请我领导工作,我倒可以答应。但是铲雪的事情,决不是你我分内的事,这在章程里没有规定。这老头子违法行事,我要控告他。谁是这里的厂长?”他问他旁边的一个工人。
保尔走上前去。“公民,您为什么不干活?”
那男子用轻蔑的眼光,把保尔全身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一番,反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工人。”
“那么,我和您没有什么话说。叫工长来,或是你们的……”
保尔翻眼看了看他,说道:“要是您不肯干,您就别干。只是车票没有我们的签字,您就别想上车。这是工地主任的命令。”说完保尔又问那女子:“女公民,你也拒绝吗?”可是,他马上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冬尼娅·杜曼诺娃!
她好容易才认出了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另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都没有洗过。只有他那双眼睛,那双永远炯炯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之前还是她所热爱的人!世事变幻,多么惊人啊!
冬尼娅不久之前结了婚,这回正和她丈夫到一个大城市里去,她丈夫在那铁路管理局担任一个重要职务。她想不到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遇到她少年时代的恋人。她甚至觉得不便和他握手。瓦西里会怎样想呢?保尔现在竟潦倒到如此地步,真叫人难过啊。显然,这青年除了掘土之外不会有更大的出息了。
她犹豫不决地站在那里,脸烧得通红。那个铁路工程师已经给这衣衫褴褛的人气昏了,因为他竟敢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妻子,在他看来,这实在太放肆了。
……
傍晚收工的时候,人们都回到车站去。冬尼娅的丈夫匆忙走在前头,打算在车上占个好位子。冬尼娅在路边站着,让所有的人走过。走在最后的一个是保尔,他已经疲倦得要命,一边走一边拄着铁锹。
“保夫鲁沙,你好!”冬尼娅跟他并排走着,说,“老实说,我真没有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现在的政府里找到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有了什么同样的职位了呢。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样惨啊……”
保尔站住了,惊奇地看了她一眼,说:“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他想了一想,才找到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冬尼娅的脸红到耳朵根。
“你还是那么粗鲁!”
保尔把锹扛到肩上,迈着大步走开了。走了好几步,才回答说:“不,杜曼诺娃同志,说实在的,我的粗鲁比你的所谓礼貌要好得多。你用不着担心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倒是过得蛮好的。是你的生活已经变得比我所想的还要坏。两年以前,你还好一些;那时候你还敢和一个工人握手。现在你浑身已经发出卫生球的味道了。说句老实话,现在我和你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1.少年保尔与林务官的女儿冬尼娅偶然相识,保尔因为冬尼娅不像富家女子那样讨厌他的贫穷粗野而感动,冬尼娅也被保尔倔强勇敢的性格所吸引。当保尔遇难时,冬尼娅热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两人建立了纯真的友谊与爱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爱情也起了变化。这次意外相遇,保尔对冬尼娅是什么样的态度?他为什么采取这种态度?你是不是赞成他的这种态度?
保尔采取的是与冬尼娅彻底决裂的态度,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战士坚定的原则立场。冬尼娅固然是保尔初恋的恋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冬尼娅受资产阶级生活习惯长期熏染所特有的小姐气派渐渐显露出来,好打扮,穿着时髦(“戴着海狗皮帽子”),爱出风头,她和一个铁路管理局的要员结了婚,满身都是“卫生球的气味”。她不理解保尔,认为保尔应该去“当委员”,不应该在这里挖土。保尔清醒而痛苦地认识到两人在思想上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确定自己不能影响她,将她拉向无产阶级这边时,不因感情影响而迁就冬尼娅的资产阶级思想,毅然与她决裂,这正是保尔在思想上成熟的表现,是保尔在革命的大熔炉中锤炼成一块特殊的无产阶级钢材的结果。(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节选文段的外貌描写非常出色。举例说明,这些外貌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外貌透视了人物的性格。例如:保尔“衣衫褴褛”,“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一只脚穿着破靴,另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都没有洗过”。这些描写反映当时生活十分艰苦,但保尔以坚强的毅力经受住这种艰苦生活的煎熬。“那双永远炯炯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证明他的坚强与不屈。而冬尼娅的外貌描写,则表现了冬尼娅在艰苦的环境里追求享受的思想。
(五)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chà( )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⑴这些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国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⑵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
艰难度过或忍受,耐苦支持。
⑶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六)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列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着石头哧哧地响着。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马上吓呆了,可是立刻就拚命往回夺枪。
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放手。枪啪的一声响了。子弹打中石头.跳到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躲,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夺回自己的枪。他扳着枪转了个半圈,扭绞着那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握住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气昏了,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可是他还是不能够把抢夺回来。保尔倒在马路上,顺势也把押送兵拖着跟自己一块倒下去。这时候,无论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开手里的枪。
朱赫来两步就跳到他们旁边,挥起他那只铁拳朝那J甲兵的脸上打下去。一秒钟后,脸上挨了两下铅块一般沉重的拳击的押送兵,已经放开了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条笨重的袋子似的,滚到壕沟里去了。也就是这双强有力的手臂把保尔从地上扶起来。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内容。
保尔单枪匹马营救被白匪抓住的朱赫来。
(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保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写。
机智勇敢、动作(或行动)描写
(4)从文段的内容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示例一:对待敌人必须要同心协力,要狠。
示例二:人遇事必须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