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进行共读的第一天,决定要从第一天就好好跟上的我,前一天晚上10:00多一点就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4点就自然醒了,写好反思日记,正好5点开始进入共读。
做什么事情要谈目的,既why。
永澄老师谈自己为什么要在早上共读的目的是有几个点:
获取优质用户
能够在早上起来认真学习的用户,一定是对自己有高要求的用户。
增量以及存量的逻辑
增量和存量不止一次听到大大说了。第一次听大大说这个概念是在百万富翁课,大大说:很多大牛都拼命的去存量,加增量。第二次是在大大的公众号上,大大用增量思维给来访的人做发展战略。个人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和策略
这一次大大再一次说到,为什么自己要每天安排出2个小时的时间来输入,这也是增加增量的表现。
大大怎么安排这2个小时的呢?一个小时安排在早上5:00~6:00,接着再早上抽出30分钟,晚上再抽出30分钟。
我惊,昨天还再为自己没有时间看书而苦恼。今天就得到大大的这个方法,这个时间安排太适合我了。
每天5:00起来跟大大一起共读《思考,快与慢》。一个小时,再来半个小时整理自己不懂的概念,晚上回来再看推荐到的书。这挺好的~!
今天早上老大举了增量思维以及存量思维发展路径,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很大的感触。
老大说很多人毕业的时候用增量思维来获得上司的奖赏,越是这样越是形成路径依赖,最终在中年的时候掏空了自己,遇到发展的天花板无比的郁闷。
我感觉这不是在说着我自己么?从毕业到自己成为妈妈,这么多年,一直用自己的体力劳动换取收入。那时候遇到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只要稍微勤奋一点,就能挣到很多钱。
加上自己身边大量的人,毕业以后基本不学习,甚至是一些学历很低的人。他们让我产生这样的认知,似乎只要勤奋一点多出点力气,谁都可以干我们这活。
于是这么多年我也依靠着自己起早贪黑的多跑业务来以期望带来高收益。
可是力气精力也有天花板,我已经有家庭了,也有要照顾的宝宝,体力不支,精力也不允许。于是发展到了天花板了。
而我也因为总依赖于出卖力气,从来很少主动思考如何优化流程,如何用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收益?到底怎么把业务做好,有哪些关键的指标?什么样的客户可以放弃?什么样的客户应该加注投入资源?我居然都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典型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而在自己的工作技能上,早在第三年开始,我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模式了,已经很久不进步了,长达7年~~
在周末的时候听李善友教授说:当某一个动作你已经达到自动化的时候,就应该马上到伸张区来,而不要在舒适区做炫技的猴子。
其实到伸展区,即是在增加增量的表现吧。而大大更在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提到(查找文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存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反思。
平庸方案只能得到平庸回报绝大多数人都在做的,通常不靠谱。
概念:标准九。绝大多数人停留在标准五。
直觉的方案基本上是平庸的方案。
什么是标准九,在网上搜到阳志平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详细的说了什么是标准九。
標準九分是常態化標準分數的一種,主要是利用常態分佈的概念,將常態分佈的曲線分為九個部份。標準九分的平均值為 5,標準差為 2,單位為半個標準差,除了 1 分及 9 分之外,各分數的範圍也是半個標準差。
以下是標準九分及對應的Z-分數,百分位數及佔整體比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准九更能说明,跑大家一贯的做法,只能获得平庸的收益。符合正态分布
其实呆在标准五,压力也很大的,虽然可以逃离思维上的艰苦奋斗,(因为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要思考战略)但是平庸的方案,得到的资源必定很少,因为争夺的人太多了。
但是提高标准,就意味着要进行思想上的艰苦卓绝,并且这条路上,一定有阻力大的地方,在阻力大的地方慢下来,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为人少嘛。
联系自己的实际,我现在的工作已经进入瓶颈期了,与其和其他同事争夺少的可怜的资源,不如自己提升实力,在思维上看看还有什么好的战略,或者可以增加自己的增量,反而可以打开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