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一场遥远的奔赴。
充满希望,从一处到另一处。
年三十晚收到郭鑫的微信:明年有什么计划?
“要不先出去走走吧!在路上慢慢说!”我回答。
于是一个电话两语三言就敲定了行程和时间:大年初三,行走川藏线,第一站,川西雅拉雪山。(希望你们也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朋友)
在繁华的都市中呆久了,便总想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放空一下,去魂牵梦绕的秘境里荡漾心灵。
郭鑫从长沙出发,我从衡阳启程,相约在成都会面。
去川西必须经过成都。北接德阳,南连峨眉,西至阿坝、甘孜凉山三大自治州,也是最好补充物资的出发点。
悉数下来我这次是第6次到成都,从18岁开始每年都会来一趟,其中有4次是为川西而来。甘孜泸定桥已经到访两次,仍然意犹未尽。那被具为最后一个原始村落的莫斯卡村在2018年尚未开发的时候已经游历,她那壮美绮丽的景色,就算高深的丹青妙手也刻画不出那份钟灵毓秀,让人永远无法忘怀。
郭鑫到的时候我正在西南交大一个旅行社租车。郭鑫说想看看房车,车行老板说,还是普通越野吧,因为有些地方通行限高,房车容易被阻。之前有过这种情况,租车人半路折返,非常遗憾。
听人劝吃饱饭,我和郭鑫最终选择了越野SUV。试驾之后感觉不错,交了钱办了手续。老板建议我们带现金、衣物、药品和生活用品,我俩一一记下并准备充足了。临行前,为了一份闲情逸致,我们又买简易折叠桌椅。
一共要开6个小时,其中有4个小时要在高速上。稍微有些堵车,但下了国道好很多。我们沿着318川藏线向西,行走在新都桥至塔公草原的公路上。沿线的河流、草原、森林、山体、寺庙、藏房建筑和浓郁的藏乡风情即将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和郭鑫即期待又兴奋。
我一边开车,郭鑫则拿着相机对着窗外,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景,不断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这一路成了他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快乐。自从有了这架照相机,我们的生活便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时我会带着相机去爬写字楼拍城市天际线,有时我会带着相机去五一广场街拍,或拍拍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
看着导航公里数越来越少,车子一路开进了绵绵的山脉里,公路两侧的山上春意盎然,入眼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还没经春的洗礼略微泛黄的草盖住的河坝,还有成群的牛羊,五彩的经幡也随处可见。
二月的草原远看还是光秃秃没有生机的黄,但近看就能发现簇簇小草和开的零零落落的花,粉的紫的黄的。
我后来咨询了当地的土著,了解到经幡颜色代表的意义: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红色象征火焰,绿色象征绿水,黄色象征黄土或大地。经幡长短不一,图案各不相同,常见的是佛经和鸟兽图案。蓝天白云下,经幡猎猎,透着神圣。
路上偶尔可见自驾游的汽车、骑行客的摩托和独自行走的背包客。背包客坚定、孤单、落寞的身影,深深牵动我和郭鑫的心。那是我们曾经想要却不敢真正实行的生活。天蓝得澄澈,空气异常新鲜,干净的大地干净的人间,不由不令人心生感动。遇到背包客的时候,我们尽量放缓车速,摇下车玻璃,问一句可否需要帮助。背包客顶多要我们一瓶水,其他没有任何需求。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写了一本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我多年前看完之后,一直被影响,我对扎西德勒四个字充满了个人极尽所能的想象,我惊讶四川的西部藏着这样一个旖旎信仰世界?扎西德勒这四个字在藏语中是“你好”的意思。当你在藏区需要帮助时有陌生藏民向你施以援手而不求回报只说了一句“扎西德勒”就离去时,你一定会热泪盈眶回他一句:“扎西德勒。”
思绪飘走之际,前方经过一个大转弯,就正式进入塔公草原了。藏区公路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形容,路宽车少好跑,加之沿途美景相伴,心情特别好。和一辆小轿车小心翼翼会车转过来,郭鑫指着前方喊了出来:那是什么!那不就是雅拉雪山吗?! 看到了!你快看哈哈哈…
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这里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袤、水草丰茂、牛羊成群。也成为许多旅游博主的打卡点。
“我看到了!”我大喊着的声音回应着郭鑫,感觉出发前内心的那份期待憧憬终于被释放出来了。
塔公草原入口有一个相当大的广场供游客停车小憩,地标也在这个广场上,旁边还有个秋千。我急忙把车放好,跑到平台上举目远眺,用瞳孔跟相机录入每一个打动我们的风景。草原宽阔无垠,青幽幽的草场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些泛黄,虽不茂盛,却有了秋天的景象;
偶尔吹来一阵微风,从西北的草甸那边沙沙地掠过来,翻起了我和郭鑫的衣襟,五彩的经幡飘动响着一片轻微的簌簌声。一会儿,风大了,路旁的枯树狂乱地摇摆着,树上的枯枝克喳克喳地断落下来。我们抓住一个角度,便给对方“咔嚓”一张,一个角度不够的,再拍个视频。停停窥窥拍拍,以最诗情画意的方式,扎进了这西部世界的怀抱,去聆听这塔公草原跳动的脉搏。
想起21年初在贡嘎雪山,和伙伴无畏并驾齐驱在海螺沟、来古冰川旁呼啸而过,一边放着痛仰乐队的再见杰克,一边回忆着那条“新的一年 自由快乐”朋友圈,好不自在。而如今总觉得自从进入了社会,与这外面世界似乎疏离了些许,在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安静片刻,恍惚间,听风和看窗外白雪皑皑的雪山,都是一年前遥远的记忆了。
简单休整,我们继续往前开,映入我们眼帘是一条蜿蜒河流,在东北最远处拐了一个大弯。我们眼前的两条溪交汇于此,变成了河。河也没有名字,就叫个河。交汇口一带就叫河口上。河流在交汇转弯处总是会形成许多表面看上去平静的滩,其实水流冲撞岸边岩石回旋成很深的水涡,就又叫沱。
郭鑫说,河流逢弯必有沱,细思很有点哲学意味。
说说路上让人暖心的事情吧!我们定的是一家雅拉雪山下的民宿,老板是土生土长的甘孜人,也是我们的新朋友措姆~我们到的时候,措姆刚从牧场回来。平时并非吃肉不可,偏偏在这几天嘴巴馋得很,想吃酥油茶、想吃耗牛肉,想喝鲜菌汤……想吃一切除了在长沙辣椒炒肉以外的东西。
措姆发信息说拿来了一大块牛肉,开心得我差点跳起来,脑子里飞快转过跟耗牛肉相关的各种菜谱。中午我在灶前升着火脑子里盘算着鲜菌汤、土豆炖牛肉~
措姆走进来却带来了噩耗——耗牛肉还要处理下,要第二天才能吃,不过我们今天中午可以做饭大家一起吃,完美解决想吃又不能吃肉的窘境。我欣然同意,灶火也烧的特别旺。
虽然措姆说肉可以一起吃,但我总觉得吃人家的不好(我们没有东西可以回礼)。
我和郭鑫一到措姆厨房,手里就被塞满了食物,左手奶茶右手馒头,措姆还往我和郭鑫奶茶里加了满满的一大勺酥油。
措姆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哥哥是乐珠,除了念经需要之外平时都一起在图书馆,姐姐弟弟妹妹都还在学校读书,她留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照顾牛群。这里的家庭一般都会选择一位女孩留在家里帮忙,因为牧民的工作量真的很大。
措姆非常的勤劳和开朗,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下午她要洗衣服还要做大饼,我和郭鑫自告奋勇领了大饼的任务。
第一次擀面皮,起先怎么也擀不出像措姆这样又圆又均匀的大饼,连续了四五个之后才逐渐的有了样子。
这里的大饼没有经过发酵,大饼非常的结实,自然也很适合牧民,因为他们经常一出门就是一整天。我来塔公的第一顿就尝到了,别看材料简单,味道却是真的好。
措姆说奶奶晚上想吃牦牛包子,我争着去尝试这样韧性十足的面团是怎么做出来的。没有特别的配方,只有面粉、水、小苏打,秘密就在面粉里,我们猜可能是青稞面。
包子是牦牛大白菜陷儿,措姆还跟我说今年家里死了好几头牦牛,一只是冻死的,一只是卡死的,非常的可惜。
我和郭鑫学习怎么做藏民的包子,第一次做,两人都学的有模有样,看来都是好厨子的料呢
措姆夸我面揉的好,包子也做的好,说想跟我学做菜,她想在寒假的时候出去打工,替别人做饭。
晚饭出锅了,奶茶、包子,还有自制的调料。下午刚来措姆家时喝了一晚酥油奶茶和半只馒头,到晚上还是很饱,不过我们依然吃了三四个包子。措姆家的地板非常的干净,我们吃饭直接放在地板上。
四个菜烧了两个半小时,把我们累的够呛,郭鑫说以后再也不敢骄傲,再也不敢逞强请大家吃饭了,好在味道还不错受到了不少的好评。
吃完饭我和郭鑫不疾不徐来到草原上漫步,在一条溪流周边发现了一只倒在路上的小牦牛。看它的眼神并不惊恐,也没有发出特别痛苦的呻吟,只有一脸的呆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是跨过小泥潭的时候崴着了脚,我试图扶它起来无果后喊郭鑫跑去村里搬救兵。
大叔拽着尾巴把小牛身体提上来,郭鑫把着牛头控制方向,没想到真成功了。显然小牛的后腿有轻微的受伤,但并不严重,因为它一站起来就只顾着自己吃草了,真是一头十足的小吃货。
一路走走拍拍,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我回到房间接到妈妈的视频聊天,我脸上挂满了笑容。
妈妈说:“你现在长大了,小时候的你就敢于探索,总是喜欢问为什么并努力去尝试各种新奇的事物;你很勇敢,摔倒的时候会自己爬起,打针也不哭;”
我冲着屏幕笑了笑:“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睡觉前我在想,这种随心所欲的旅行方式,好像脚底发痒,唯心随动,思绪是那似近似远,每多去一个地方,以后回想起来,那些永生难忘的一些瞬间就会熠熠生辉,像一种柔软的抚慰剂,伴着我记忆银河里涌动热烈的思绪。
这里有虔诚的信徒,这里有连绵的雪山,有转经筒,也有我的梦想,还有雪域最大的王仓央嘉措的故事。
创作需要灵感,过几天分享磨石公园游记,今年的第一个小目标,几天后,就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