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战双十一剁手的间隙断断续续刷完了《七月与安生》,我诧异,这部片子竟然在国产青春片外壳的包裹下打破了“无撕逼不闺蜜,无撕逼不青春”的固有模式,摒弃了车祸堕胎、无病呻吟、只有疼痛没有青春的俗套情节,成功翻身贴上了文艺片的小标签,堪称“堕胎青春”界的一股清流~但我始终理解不了“爱上闺蜜男友”这个bug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人物人格的两面性:我懂你、我恨你、我更爱我自己、我爱你胜过我恨你。
在最亲密的人物关系里,不是因为你有多好才跟你在一起,而是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不好。七月与安生,两人性格相反,一个一直乖巧懂事成绩好,俨然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从小张扬跋扈混迹江湖,你知道我的雷区,我了解你的爆点,伤起彼此来,一炸一个准。而安生与七月最大的不同在于,七月最爱的是自己,安生最爱的是七月。额~至于男主,走错剧组,打了瓶很重要的酱油。
七月看不惯安生浪荡江湖依附男人的行事风格,觉得她贱,她更是以自己衣食无忧父母健在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在的优越感打心底里怜悯家庭不幸无人关爱只能孤身漂泊的安生,她觉得她爱着的安生不该如此堕落,她站在自己的三观里去审视安生,这不公平。而安生呢,她看不惯七月人前人后装模作样的自私虚伪,觉得她活的矫情做作不真实,认为自己骨子里的天真善良是外表乖巧内心邪恶的七月遥不可及的,但她自己到底是觊觎了别人的男朋友。她的离开不仅是成全七月,更是惩罚自己。七月明明知道男友和闺蜜心生情愫多年却绝口不提,她心里清楚,失去两者比拥有两者更痛苦。我们到底是舍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正如七月说的:我恨你,可我也只有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七月,心里住着一个安生。其实不然也,安生与七月不过是体现的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我们每个人都是七月,也是安生,在电影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却影射了现实中的每个你我——七月即是安生,安生即是七月,两个人拥有的是同一个灵魂,拥抱的是另一种可能的自己。天真是你,邪恶是你。正如影片虽是以倒叙的方式进入,看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写故事的是安生,讲故事的却是七月。
时空跨度与人物形象的反转度成网状结构相织交错。
这可以说是一部拍给女生看的电影,整部片子彰显着细腻的女性叙事心理,从两个女生的角度诠释了友情爱情以及一生的过往。影片主要的叙事手段是以七月与安生的书信往来为主,但是推动故事发展的转折点却是两人分隔多年后重逢的撕逼戏码。第一次离别是安生成全了七月的爱情,五年后重逢,七月发现安生对男友依然余情未了,选择了沉默爆发,两人不欢而散。时隔七年的再重逢,是七月在自己男友的家门口等来了烂醉如泥的安生,这一导火索导致七月彻底黑化,将她一直隐忍的内心释放了出来,让她不得不正视最真实的自己,更有一种挣脱枷锁似的快感。
时间在纵向流逝,人生却横向反转。 27岁之前,安生游离四方四海为家,七月安身立命柴米油盐,然后到七月游历,安生立命,这个质的转变,源于七月对家明的放手,对安生的成全,对自己的负责。七月乖乖女的外化形象,正是安生内心里最真实的自己,而安生不羁的外化形象,正是七月内心里最真实的自己,只有将外化和内里的结合,才是真正的你,当你只有不在是谁的附属品的时候,才有为自己活一次的权利。安生说过活到27岁就去死,那一年,死掉的是七月。在七月死掉的那一年,也是“安生”死掉的一年,另一个安生重生的一年。所以说,七月生命的终结是这场人生拉锯战最好的结束。
三段式结局:理想结局,欺骗结局,真实结局
三段式结局的收尾让人跌进一个套路又一个套路,彻底把我套路懵逼了,忍不住又看了遍结局部分,然后陷入了“哦、啊、昂、嗯呢”的心里路程。第一个结局,是安生小说里的理想结局,安生用笔墨给七月描绘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理想结局,七月过上了自己最向往的生活,开始颠沛流离走走停停。第二个结局,欺骗式结局,是安生编造出来欺骗男主的,七月为男主生下一个女儿后不辞而别,不问缘由,不明方向。第三个结局,也是故事的真实结局,七月在生下女儿后意外死亡。影片里的七月拥有三个不同的人生结局,而安生只有一个,就是回归生活。
影片的最后,安生站在落地窗前,透过窗户看到的却是七月的影子,你对我,笑靥如花,我用一个七月,换你一个安生。
人在25岁之前叫流浪,在25岁之后就叫浪。流浪与浪不过是一字之差,管你是诗酒人生枕边夜话,还是有梦为马浪迹天涯,亦或是萍水相逢相忘江湖,都愿你能用眼前的苟且换一世远方的田野。
刘小哈
20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