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
我从小的时候就习惯于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尤其是当自己在中醒悟时,会感到十分的愉悦。我选择竞选心理保健员,就是想通过这个它来扩充我对心理这方面的知识。之前我对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并不是很懂,我仅是喜欢关注自己的心理并加以文字表达,久而久之,就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变化比较敏感,基本上靠的是一直觉。之后通过朋辈心理的讲座,了解到了许多相关的知识,才开始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变化方面有了些依据,不单单是直觉。
这学期,从辅导员处得知了学校要设置朋辈心理的课程,我立马就想报名进来了,想通过这样的一个课程中来扩充心理的知识。但是第一节课老师就给了我一泼冷水,她明确说明了很多内容是在这个课程中达不到的,然这些恰恰是我之前希望的,例如对心理知识这方面的讲解等。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小失望的,感觉里面的很多知识都是在大一的相关讲座中听过的。但后来上课起来,我发现在课堂上学习这些内容跟在讲座上学习这些内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单单是与老师互动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的优势,那种近距离聊天式的模式,学起来很放松,且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不会像讲座的内容那样,基本上就是ppt上的内容。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讲到了几个心理相关的词语,令我映象最深的便是“固结”这一词语。这个词语将情绪比为流水,表达的很形象,让我有一种情绪可视化的感受。大一听了几场朋辈心理的讲座,从中也了解到了较多知识,但其中都未解释过何为正常情绪,更多都是说明什么是不正常的情绪。在一年的心保员实践中,我可以了解到同学的不良情绪,但我不知道什么是良好的情绪,因而在同学像我倾述的时候,我挺迷茫的,我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些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到他们。通过“固结”这个词语,我才有所明白,一个人的情绪如果可以自由流动便是正常的。想通后,我才发现自己好傻...我被一个不证自明的东西纠缠了这么久。但我也很激动,因想通这一点后,我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加的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明白一个同学向我倾述的时候,我要做的便是倾听,让他的情绪流动起来即可以。兜转一圈,回到原地,但感觉便完全不同了。
在讲朋辈心理工作技巧的课程中,我听到了除倾听和共情的另外两个词语,分别是“面质”和“自我保护”,这两个词语对我的印象也较为的深刻。
在倾听朋友的诉说的时候,他们的有些观点着实让人费解,我有时候想要通过他的那个角度来理解来与之共情,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感到有点不知所措。通过“面质”这个词语,我才了解到,有些时候我们是要提出否定的,而不是一味的共情而共情。通过这个我想到了自己的专业课老师,每次对自己的错误思想都是当头棒喝呀,才不会通过共情来对我循循善诱,而是采取快而直接的粗暴手法,让我对这位老师是又喜爱又害怕的,害怕他的严厉语气,但是又喜欢他的当头棒喝,只因这样的方式实在是太有效了,对于自己的改变。但对心理的考验挺大的,所以时机的把握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我想只要秉承的尊重前提,我们是能够做好的。
开始听到“自我保护”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还是听纳闷的,心想我们只是个心理保健员,老师怎么会向我们说出这样的一次词语呢?但往后听着他的讲解,我都有点害怕了,心理保健员还是有些风险的,不注意的话,还是有可能收到伤害的。自我保护,让我再次理解了何为共情,我之前认为的共情是一种将他人经历带入自我的意思,原来并不完全是,共情更像是一种理解,而不是过于的带入。按之前对共情的看法,让我想到了一位演员演戏过深无法出戏导致抑郁的事件,虽然我程度肯定达不到,但我也有过过于在意共情,导致我听完朋友的倾诉的时候,自己原本的心情都变的忧伤了的情况,所以这还是得注意下。还有便是自我暴露的时候记得要进行自我保护,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让我们进行自我暴露的,否则我们的暴露可能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课堂中另外一个令人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课堂的情景演练,虽然我在演的时候较为的尴尬,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方式学到的东西印象很深刻。
在讲朋辈心理工作技巧的课上,我被老师叫上去当咨询者,另外一位女同学当倾听者,开始的时候有点的抗拒,但后来因为那位女同学的能力,让我感觉在台上说挺舒服的。才发觉被人理解是多么的愉悦呀!别人向我诉说的时候,我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但我自己有事情的时候,我却不善于向他人求助,反而倾向于自我的疏导。虽然这次是台上演练,但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事情,所以这也算是我的一次倾述。后面的一次情景演练,是老师当任倾听者,一位同学当任咨询者。我在下面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有种莫名的激动,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体现出来的感受完全不同。要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感受还是路漫漫呀,无论是共情方面,还是语言技术方面,都有较大不足。且这样的一个演练的形式,让我对咨询者与倾听者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清晰认识。我作为心理保健员,在平常的生活中,或许用不到那样60度的座位摆放来倾听同学的倾述,但其中的语言和自己的姿势很关键,对我们之间的聊天很有帮助。
在课堂讲授的最后两节课给我了一个新的认知,便是团辅,我之前在讲座中,听到更多的朋辈知识,都是一对一之间的。我参加过了几场与心理相关的团辅,但我那个时候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作为心保员也需要这样的能力,策划团辅,进行团辅的能力。在团辅的实操演练中,我清晰的感受到了里面的困难,无论是前期的策划,还是后面的实际操作,都存在许多方面的挑战。在大一的时候,我们老师叫我们心保员开一次心理的班会,我那个时候很蒙圈,我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下意识的以为就是自己在台上讲述我在朋辈心理讲座上的知识,虽然最后我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十分的尴尬。这次的知识给了我一个方向,知道如何开展班上的心理班会,但我明白实施起来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大学不像中学那样,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腻在班级中一起奋斗,那个时候即使没有班辅,大家的关系都很熟识。大学现在不同了,即使大家是一个专业的,但在很多认识方面都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方向,再加上上课班级的打散,一年的学习中,即使是同班的,我有些人都没有见过几次面。这样就体现了团辅的重要性,但恰恰也说明了团辅的困难性。大家都在忙活,像班搓等方面的事情都有集齐班上同学的困难。虽然很不愿意,但这样的事实就存在于我现在的班上。我其实挺不情愿的,如同我们老师说的,大学最后留下的美好回忆,一定不会是你在学习的时光,而是在生活的时光,例如发掘自己的兴趣,与朋友之间的互动等。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班级将会形同虚设,只是一个方便于上面老师的管理的模式。
这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帮我们把大一通过讲座中得知的知识整合起来,让我们对朋辈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让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了有了方向。怎么说呢,挺感谢这样的一个课程,让我在心理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多的提升,让我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帮助到身边的人,应该更贴切的表达是,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帮助。有多少人在帮助人的时候,是带着一种优越感的?有多少人在帮助人的时候,是带着一种压迫感的?有多少人在帮助人的时候,是在灌输自己思想与他人的?多少人的帮助,成为别人心理的负担?好意做成坏事的,我想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现在的我,更加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如同天上的星晨,我们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一种交相辉映!
如果说对课程的希望的话,我希望课程里面可以多些我们身边那些常见的案例,例如学习问题的,生活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