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自学”了
最近想把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些想要学习的东西,有英语、写作、跑步、读书。自然而然的,我就订了一个类似于课程表一样的“每日计划”,如下图所示:
角色分工
既然我把自己的“每日计划”类比成“课程表”。那我还需要老师、学生这些角色啊。而这些角色又只能由我自己承担——因为这些课程都是需要我“自学”的。那么我给自己分工如下:
“老师我”的职责: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设计;监督学生按照计划行事。
“学生我”的职责:执行老师的教学计划。
“老师我”给自己提的问题:
1 本门课程毕业的标准是什么
2 你的整体课程设计是什么——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每天学多久;是否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通过的标准是什么
3 你的教学计划是否有问题?如何改进?
4 你怎么监督学生按照你的计划来
“学生我”给自己提的问题:
怎么执行老师的课程设计
这个角色分工出来之后,很显然地看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老师”比“学生”重要的太多太多了。学生几乎就是按照老师设计的课程做就行了。但是“老师”需要设计课程。
拿英语举例子,如果想要“自学英语”,你需要搞清楚:
1 听说读写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2 具体怎么学(就单拿“读”举例子,怎么确认自己发音的正确与否、怎么纠正口音、读什么教材……)
3 要学到什么地步
4 学习的材料从哪里获得
……
这些都是“老师”的“课程设计”,而作为“学生”的你呢,假如你有了一个很好的“课程设计”,那么按照这个课程做,就行了。
也就是说,“学习”这件事,有出色的“课程设计”和足够的“执行力”,就足够了。这其中的“课程设计”是最难做到的。
其实,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自学”能力不强了。因为在学校的时候,“课程设计”这环最难的已经被老师做了,我们“执行力”强一些,就能学好。所以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大抵也是“执行力”比较强,缺乏做“课程设计”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连简单的“执行”都做不好,更别提“课程设计”的能力了
因此,在一项“自学”过程中,做好“老师”的角色,是最重要的——你从哪里去找你的“课程设计”,你的“课程设计”是否合理,你怎么改进你的“课程设计”……
“自学”的真正含义应该不是“自己去学习(知识)”
而应该是“自己教自己(知识)”
应该称作“自教”更为准确一些
以上3条,自然推出结论——在“自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师”
中文的“自学”对应的英文翻译恰巧是“teach oneself”。在“自学”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关注“学”,但是欧美天然关注“教”(teach)——他们自然在“自学”中关注怎么做一个好“老师”,去“教”;我们关注的是怎么做一个好“学生”,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