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本质是分享
不管那是秋日午后的阳光
还是今天温暖的笑容
都分享出去吧!
分割线
今天我不想只讲道理,我还想和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些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想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真相到底是怎样伤害我们热烈渴望着的亲密关系。
(图:子涵)
(一)
前两天看到了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新闻画面,新闻图片中,一名女子在聚精会神地玩手机,在她的身后,是一个小男孩在水中挣扎,通过新闻的文字部分,得知小男孩不幸溺亡。手欠的我,上网搜了搜,妈妈玩手机,搜索框的字条后面自动跟随的是这样的内容:女孩不幸被撞身亡、孩子摔死、男孩被陌生人抱走……
在朋友圈有家长转了这样一篇文字——《家长都把孩子的作业改完了,老师做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这位家长列举了她为自家孩子的作业闹心的经过,并且谴责老师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家长,我不想说这位家长说的不对,我也不赞同老师把改作业的全部责任都交给家长,但是就我作为一名老师,我只想说几句我看到的事实。每次开家长会,家长都非常的热心地跑来问我,为什么他家孩子的成绩是这个样子。但凡家长们平时看过他们家孩子的作业,了解到孩子最近的状态,他就不仅仅急着关心孩子的成绩。
有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是这样讲的:今天爸爸心血来潮,说放学后他要来接我,我很开心。可是放学后,我等了一个小时,还看不到他的身影,我想他肯定又忘了。所以,我只好自己回家,等我到家后,我爸特别生气,吼我说:“在你小学门口,等了你半个小时,放学后你去了哪里?”唉,我已经是一个初中生了。
邻居家特别有钱,他们家有个八岁的小男孩,在市区最好的小学读书。他们家有全套的变形金刚、奥特蛋,各式各样的遥控汽车,家里甚至有一间屋子,堆满了各种玩具。有一天,他被送到了附近的托辅班,然后他因为抢了别的小孩的玩具不还,被老师教育而大哭大闹。
(图:子涵)
(二)
我男朋友越来越过分了!今天我专门涂了YSL的口红,然后我问他,我今天哪里不一样。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亲爱的,我今天有变化吗?”
“哇塞!你新剪的这个发型好漂亮,在哪里做的?”
“拜托,我一直就是这个发型好吗?”
“嗯,这条新裙子好美啊,特别衬你的肤色。”
“这条裙子我已经穿了两年了。”
“这个新买的包小巧而精致,特别适合我家宝宝。”
“这是你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图:子涵)
(三)
妈妈下班后,辛苦地做好了晚餐。她挨个喊家人吃饭,她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丈夫正在电脑上下象棋,喊了几声他才反应过来,然后说你们先吃,我就几分钟,结束这局就来。女儿躺在床上玩手机,听到妈妈的呼唤,抱着手机坐到餐桌旁边,经过妈妈的身边时眼睛也没离开手机屏幕。儿子在打游戏,刚好一局结束,风一般地扫完一碗米饭扒拉了几口菜以后又迅速地回到了屏幕前,完全没顾得上大家都还没动筷子这个事实。饭后,妈妈收拾好餐桌,独自一个人坐在电视前,看了一会儿电视。在睡觉的时候她才想起来,今天是她生日。
(图:子涵)
(四)
同学群里聊得可火热了,大家商量着周末去聚餐,经过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定了一家火吧。等我下班时,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当我顶着下班高峰的堵车,艰难到达时,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KTV忽明忽暗的背景灯光下,大家抱着手机坐成一排,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聊天,要不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我还以为我走错了地方。
(图:子涵)
(五)
到底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让人们看不见彼此?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照看、恋人间漠不关心、家人互不相问、朋友当面却疏于交流。这幅可怕的景象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很多人在看到第一个新闻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谴责这个妈妈看护孩子的时候不用心,但是仔细想想看,平时的我们,是不是也是上班玩手机、坐车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甚至走路都玩手机,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低头族,患上了手机病——手机依赖症、手机强迫症、手机综合症,成为了屏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到了手机上。这是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当你的注意力被分配到一遍一遍地刷微博、翻朋友圈、看今日头条的时候,你就没办法照看孩子的需要、关注爱人的变化、关心家人、了解朋友。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深深地渴望被看见,尤其是被亲近的爱着的人看见。
(图:子涵)
(六)
如果人的身上布满了按钮,那么一定有一个叫做潜力,只有被爱着的幸运的孩子的这个按钮才会被按下,看到孩子们的潜力,那么他们的潜力就会成长。关于爱与接纳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照看会影响孩子的人格,他到底会成为一个安全型的人,还是焦虑型的,或者回避型的,完全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而这种人格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恋人们为什么会由最初的恨不得一天24个小时都黏在一起,到后来的视而不见。这也是因为注意力疲倦,但是这种疲倦会把一段美好的感情推向分手的命运。其实,想想自己,是不是觉得每天的自己都不一样?那凭什么你的爱人每天都一样,不值得你多关注几眼?再说,还有不同角度这件事。
家人们更是需要彼此关心,当我们被陌生人的冷漠伤害以后,还可以想着,没事,我还有家,家是最后避风的港湾。可是,如果连家都没办法提供温暖,那么一个人最后的精神寄托要去哪里寻求?
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理应互相照看,但如果见面的时候头也不抬,不怕几年之后,大家在路上相遇而不相识吗?
所以,请把你的注意力分配一点点给他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