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位于东北黑龙江省宁安市,清代称之为“宁古塔”,初识宁古塔我以为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塔式建筑,可,宁古塔没有塔,只有那蛮荒与流放的可怜人。这里,也承载了一段让人不太舒服的历史。
宁古塔是清代著名的流放地之一,余老站在宁古塔回望那无数文人被流放的历史。一段段已逐渐被人遗忘的旧事也缓缓走入我们的视线。
我们都知道古代历朝对犯人的惩罚极其凶残,流放也是其中一种,将九族亲友都一并治罪流放到荒野之地,成为奴隶。流放之路何其漫漫,死伤竟高达三分之二,活下来的人也将成为奴隶任人宰割,日夜辛劳毫无人权可言。这是长时间的折磨,更是长时间的屈辱。更可怕的是,无数的人不知道自己错哪儿,就被无辜判罪,就连从未见过的远方宗亲与昨日还在和自己谈笑的邻居也将被一通治罪流放。何罪之有?只不过是权贵手中的牺牲品而已,只能怪那制度,政治,掌权者了吧。一瞬间,荣华富贵烟消云散,迎来的只有黑暗的流放之路。
流放的大都是哪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莫名其妙的文字狱,科场案葬送了多少人的前途与幸福。那些都是一流的知识分子呀。只是,在灾难降临之初,文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激烈,其中一部分人会觉醒文化意识,开始面对灾难寻找生命的底蕴。开始重新找寻意义,或在哪里开办私塾学堂,教人们知识,商贾,耕作知识,去亲自探索那些只出现在书本上的。
没了政治富贵,文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更易产生纯粹的感情,以往互看不惯的人们,在此时可能也会彼此惺惺相惜。
文人们以热忱报以陌生的土地,绝望的现实。带给了蛮荒新的文明。但,他们呢?他们本该的前程呢?本该的幸福人生呢?
余老在文章中讲述了很多关于流放的故事,那种痛惜人才,斥责无能的昏君之感让人深深感动。同时余老也很全面的剖析了流放带来的影响,让人增长不少见识。我想这就是余老,一位行走的诗人。
佳句积累: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