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理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长相都不尽相同。
当下是个“颜控”的时代,人们在很多层面上都更加看重长相,最明显的便是“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是人的本能
心理学家Frevert提出,以貌取人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也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无法克服这项本能,也无法阻止大脑的选择。
人的大脑会选择对个体而言最方便的思维模式,即从一个人的外貌判断他的学识、能力、身份,在某种层面上来看,“以貌取人”属于一项进化缺陷。
若是让所有“颜值”、“外在形象”回归原始,就会发现性魅力是魅力的核心和发源地,从这个发源地中升华出各种形式的吸引力。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莫妮卡的一颦一笑都令人心弛神往,这种魅力来自于强烈的吸引力。
在原始的魅力中,这既是一种能量的流动,也是一种攻击性的流动,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流动越是自由顺畅,这个人便越是具有吸引力。
多位研究学者对这一“缺陷”进行挑战,他们认为应该降低个人形象在许多场合中的重要程度,但明显的是我们彻底摆脱“颜值”是不可能的。
外貌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对于“美”的欣赏是一种本能,美丽的容颜总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象征着健康、美好。
这也正是为什么生活当中那些好看的人得到的关注总是比常人多的原因。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敬畏感”。
当人看到长相过于好看的人时,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感,与他相处中,也会习惯性的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容貌平平的人反而受欢迎程度更好,亲和力也更强,这是因为平平的外貌降低了在潜意识中存在的敬畏感,这类人被认为没有明显的攻击性。
颜值产生的距离感
1975年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过马路中会不由自主的与一个美貌的女人保持距离。
因为颜值高的人自带“光环”,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距离感。
在工作中,那些容颜姣好的女性即便自身能力很强也难以进入领导层,人们潜意识中会认为她的成就不是来自于她们自身的努力,而是颜值。与此同时,她们也更容易遭受到来自同性的嫉妒。
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前期可能会被对方的容貌所吸引,但是随着长时间的深度交往,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长相决定了命运,长相姣好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他们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也会更高,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在大多时候,一个人长相和社会资源是存在联系的,但这不是完全肯定,长相平平的人一样也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同理,意识对物质、思维对存在是有反作用的。
人的长相首先是存在的产物,但思维也会影响人的相貌,佛说:相由心生。
通俗来讲,人的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绪真实的流露,若一个人长时间持续一种情绪的话,就容易形成特定的表情,进而形成一个人特有的容貌。
人的相貌除了先天的遗传外,后天的修行是对遗传的重要补充,会对一个人的相貌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长期低落的人,他的外貌也就随之变得阴郁起来。
这里的缘故是人的面部各个器官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当人长期处于情绪沮丧中,必定造成一些部位机理失调,面部就会失去光泽而弥漫晦气。
随着交往深入,外貌的重要性会逐渐降低,品质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