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极易陷入非此即彼、非输即赢、非反抗即忍受的情景,面对二选一的时候,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伤害、失望甚至愤怒。为了避免伤害,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幸福,我们需要创造第三选择。听樊登读书会关于《第三选择》的精彩解读,学习解决工作矛盾、家庭矛盾以及医患矛盾。
什么是第三选择?面对任何问题,普通人都会产生两种选择: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反抗或者忍受;成功或者失败;支持或者反对;……这两种选择的思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纷争和成本,我们每天都在忙于说服别人,打败别人,讨好别人或者教育别人。
而第三选择则是:我们协同,一起达成另一个更好的结局。第3选择是一种人生信仰,也是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第3选择是一种寻求协同的思维模式。
音乐课突然被取消了 家长和老师怎么办?
一位母亲听说孩子的音乐课取消了,她怒气冲冲地找到老师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说原因是政府要求提高阅读和数学的时间。她本想抨击政府,但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肯定有办法让孩子们同时学习音乐和基础课。老师眨了眨眼睛说:当然,音乐包含着数学思维。于是,爱好音乐的家长和一个愿意研究的老师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通过音乐讲授基础课的课程。这就是一个第3选择,寻求协同思维模式。
领导如何处理员工要求加薪?
当员工要求加薪时,领导没有拒绝或者同意,而是说“多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事”。(我看到你)员工不仅讲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还谈到了最近的工作和对客户的分析。领导帮助员工对客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委派员工负责更多的客户。员工感受到了领导对自己的尊重,并看到了工作的希望,而且,最终也提高了收入。公司并未因此遭受损失,提升了员工能力,获得了客户。
这一切源于领导的第3选择思维,她把员工当做人,而不是对手。她愿意倾听,员工才愿意协同。双方充分沟通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如何有效解决医患矛盾?
一位病人因为肚子痛上医院。医生会让他先进行验血、验尿、拍X光片等各种检查。从医生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考虑各种最坏的可能来进行妥善治疗,而非只是为了减轻一时的痛苦。但患者会觉得,自己肚子疼痛难忍,而医生却不治疗,只让做一些毫不相关的检查,所以内心会很焦急。
有些患者看到要做这么多检查,心里会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心里越是不安,就越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所以,就会不停地询问医生。但医生并不会轻易下结论,他们只会在所有检查结果出来后才做出诊断,因为过于草率的判断可能会导致误诊。万一诊断结果是癌症之类的疾病,患者会更加急切地希望能够开始治疗,但之后所要接受的检查更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双方的立场差异,患者和医生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相互的信赖也逐渐消失。很多时候,我们将精力浪费在了处理双方矛盾上,而无暇应对真正的治疗。
如果医生和患者中的双方能够敞开心扉,医生多向患者科普下疾病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疑惑;患者放下心中的隔阂,多一些真诚交流沟通,积极配合治疗。当医患双方采用第三选择,去寻找彼此产生不信任的根源,共同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对抗疾病,那么医患矛盾是不是会减少很多。
第3选择的人生
我们通常把生活分成“工作”和“休息”,于是“不停地工作”和“退休后休息”成为了两种选择模式。其实我们可以寻找第3选择:“做出贡献,享受人生”。
如果你有一个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远活在高潮中,选择奋斗,同时也是选择了享受。最重要的是,有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