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看国宝,作为有数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历史上传下来的宝贝太多,一级文物数不胜数,国家文物局制定了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收录了一级文物中的珍品、孤品,它们都是在历史、考古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物,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这批国之重器共195件,馆藏分布如下图,
其中故宫、国博、陕博、湖南、湖北五家馆占了半壁江山。湖南因为马王堆,湖北因为曾侯乙考古发现得以上榜。故宫这20%中许多是书画类,平时并不展出。独国博,你可以花半天时间领略中国最美国家宝藏,不亦乐乎?!以下二十二件国宝照片均为笔者自己摄于国博,且容咱一一道来:
一、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文物,50年代末,一个陕西农民犁地发现,回家做了鸡食盆。后来向北大来的考古队做了报告。才有了这件国博镇馆之宝
雄鹰鹰体健硕,双腿粗壮,尾与两只腿构成三支点。双目圆睁,有力的钩状喙,后收翅形成准备前扑的动态。全身造型“肌肉萌“,是唯一以鸟类造型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二、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红陶瓮上六个挂绳索的钩,外绘一只圆眸、长喙、昂着头的白鹳,由于口中衔一条大鱼,身体微向后倾,一把装有木柄的石斧,黑线勾罗出孔眼和紧缠的绳子。这是五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国画。
1979年河南汝州一个乡文化馆工作人员听说村里的果园挖出彩陶碎片,敢去在陶片周围继续找寻,竟然挖出几个整瓮,內装人骨,就有这件国宝,他上交县文物部门,获得五副线手套的奖励。后被来此采风的郑州美协主席发现,最终“丑小鸭”被调往河南省博物馆,为国博珍藏。
三、人面鱼纹陶盆
仰韶文化经典代表,陕博也存有一件。一个发型夸张的人脸,嘴里咬着一条大鱼,在耳朵的位置两条小鱼。眼睛眯一条线,头顶三角形发饰。特别“几化”与“概念化”,是儿童葬器的盖,上面有孔以便让灵魂通过
四、大C龙
墨绿色龙闭嘴吻前伸,双鼻孔,眼突起,颈上有长毛,龙背有对称的孔,可以穿绳悬挂,呈C字形卷曲个性张扬。
1971内蒙古三星他拉村民偶然在一石洞底部摸出一件像钩子的东西,他小弟用绳子绑起来,在地上拖着玩,“铁钩子”竟然被磨出了光泽,文化馆用30元征集了这件文物,锁入柜子,直到十五年后牛河梁遗址出土了著名的红山文化玉猪龙,文化馆的人才携宝物赴京找专家鉴定,由于它时代早、雕琢精美、形体巨大,被誉为 “中华第一玉龙”。断代尚有不同观点,有说数红山文化,也有认为是更早一些的赵宝沟文化。
五、船型彩陶壶
宝鸡出土,整体造型像一尾小船,船上画着渔网的图案,壶上有两个小圆环,可以挂绳携带,证明了当时的渔业发展
六、彩陶舞蹈纹盆
青海考古发现的马家窑类型。内壁口沿、中部分别绘有一道和四道平行带纹,舞蹈人三组,每组五人,组之间用竖线和叶纹隔开。人物手拉着手,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似飘动裙摆的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飘起,增添动感。每组边上两人的外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在西方现代画里被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这种手法。
舞人绕圈,脚下的平行纹,可以是地面或舞台边沿,如果盆中盛水时,就好像人站在池塘旁,人和倒影相映成趣,韵味无穷。
马家窑类型分不同时期,舞蹈纹盆出土有三四件,有一件流失日本,有趣的是,据考证它们时间早晚与其出土的空间位置呈正向对应,舞蹈纹盆很可能首先出现在兰州一带,随后逐渐西移,晚期则进河西走廊。
七、司母戊鼎
张光直教授说,中国的青铜发展与西方不同在于,西方主要用于生产工具而中国在与强调政治权利,中国青铜礼器、兵器最多,礼器用于祭祀,祭先祖,我是王,因为爸爸是王,我们家族血缘高贵;祭天,因为我们家族的权力正统,受命于天。兵器用于战争,扩张统治,加强权力。
迄今为止所见最大青铜鼎,1939出土于殷墟,形似建筑大楼,外轮廓线凌厉,有屝棱,材料质感重过样式,设计比较保守。
商王武丁有三个夫人,最著名的是妇好,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谥号为 “ 辛”,其墓中出土一对司母辛鼎;另一位是妇妌( jìng),谥号为“戊”,她的儿子祖甲继承了王位,司母戊鼎就是他纪念母亲的。
从测绘图,和俯视图看,鼎的四足是中空的如果用来煮肉恐怕会...呵呵。
国民党撤离大陆,准备把司母戊鼎运往台湾,因为大鼎太重,慌乱中被遗弃在南京飞机场。
八、利簋
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饕餮纹,双獸耳。簋,古代食器,礼器。北京簋街,广东“九大簋“都教授来源于此。重要价值在于记载武王灭周的牧野之战(朝歌之郊区,今河南新乡、鹤壁一代)。参观过安阳殷墟的人都知道商王朝的强大,却被下属国周一日而灭。封神演义归结为妲己迷惑纣王,但牧野之战是压死骆驼最后稻草,由奴隶和俘虏充数的商军大多“临阵倒戈”。武王赐青铜给一小官利,利不胜荣幸,在牧野之战后第八天铸此簋。有关这场历史著名闪电战的年代,以前在考古界有44种不同说法,利簋铭文证实了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九、子龙鼎
已知最大的商代圆鼎(指重量,高度不及淳化大鼎)(重量不及东周铸客大鼎,毛主席说“可以盛下一头牛”),带有“龙”字最早的青铜器。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
高1.03米,比著名的“大克鼎”和“大盂鼎”都高,与国宝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曾流失于日本,最终由“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从香港一名收藏家的手中征得,这是是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项目,旨在抢救我国流失海外及散落民间的重要珍贵文物。曾抢救诸如《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文物。
十、大盂鼎
西周炊器。道光年出土于陕西,云雷纹为地,颈部饰带状饕餮纹,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铭文291字,大约三部分:先说纵酒导致商灭亡,赞了周文武二王盛德,康王自己要以爷爷武王为典范,告诫盂也要以爷爷南公作榜样。然后康王赏给盂香酒、头巾、木底鞋礼服、车马和奴隶1726个,让他好好工作。最后说明盂作此宝鼎以祭祀其祖父南公 。大盂鼎铭文用笔方圆兼备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作。
岐山首富宋金鉴把铜鼎买下,被县令占有并转卖到北京,宋考中翰林后花三千两白银回购,宋的后人以700两卖给左宗棠幕僚,献给左宗棠,左遭人构陷,幸大学士的潘祖荫向咸丰力保脱免。左把大盂鼎赠予潘。运回潘苏州老家。后金石家端方觊觎、美籍人士重金预购、国民党在苏州建一大楼要求出展,都被潘家拒退。日伪时期潘家将宝埋于地下,赴上海避乱。知情的潘家看门人几次盗卖了小件的珍藏,但搬不动大鼎,国宝最终得以幸免。解放后,潘家将大盂鼎和收藏的另一件国宝大克鼎捐献上博,国博创建,大盂鼎调拨北京,而大克鼎始终是上博镇馆之宝。
十一、虢季子白盘
道光年间出土于宝鸡,为县令所得带回原籍常州。在太平天国护打下常州后它归属了护王。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后住进了护王府,午夜读书的刘铭传在万籁俱寂中听到金属之声,秉烛找到马厩,发现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硕大马槽在烛光中发着幽光,知是宝物,命人运回合肥老家,几代传承,军阀、日寇、国民党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解放后献给国家。
虢季子白盘长方形,四壁各一对兽首衔环耳。铭文111字,记述了周宣王时虢季子白在洛水北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割下敌人左耳献给了王,王赏赐了四马战车、朱红弓嘉奖他的勇武。书法圆转周到,四字成韵,文辞优美,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诗。更早于《诗经》数百年!
沃盥礼盛于西周,沃是浇水,盥是洗手洗脸。祭祀时都要先洗手,周代沃盥之礼用注水器匜(yi)和盉(he)、盛水器盘。
匜类似于瓢,前有流,后有鋬。如西周“亻朕(yìng)匜”上铭文说牧牛因为五个奴隶的归属提起对其上司亻朕诉讼。法官判其诬告,按律应打千鞭,并受墨刑,但赦免了五百鞭,另外五百鞭以罚金代。成了最早刑事判决书。
父亲拿着匜浇水,儿子端着盆盘接水,是古代接待尊贵客人的礼仪。有个故事说秦穆公送流亡的公子重耳五个姬妾,包括自己的女儿怀嬴。她帮重耳洗手,重耳洗完后大概随手甩水浅到了怀嬴身上。怀嬴认为是鄙视自己,重耳赶紧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进小黑屋谢罪。肯作低伏小的重耳最后成了春秋五霸的晋文公,老丈人也有助力吧。
古人还用豆粉、猪胰脏制成澡豆。据说王安石面黑看病,大夫说不是病,是汗垢,进献澡豆。
还有一种水器是鉴,盛水或冰的容器。当鉴装满水时,水的表面也可当作镜子使用。以史为鉴,就来自于此
十二、四羊方尊
“尊”是一种盛酒器,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四羊方尊便是少见的方形。
1938年一位湖南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这一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它长颈,高圈足。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四角各塑一羊,使平面转换为三维立体。羊头与颈伸出于器外,8条羊腿附于尊的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加上旁边的扉棱,利用人的视觉错觉,使羊看上去栩栩如生。尊四面正中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但是它们的风光却被四羊掠取不少。
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
四羊方尊几经易手,被国民政府没收,曾一度置于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办公室的几案上,日寇进逼长沙,四羊方尊在随省银行运往沅陵的路上,遭遇日机轰炸,已碎成十余块,解放后成功修复
十三、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出土于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曾遭盗墓,部分文物流失日本。
古人宽袍大服系腰带,带钩就是腰带上的挂钩,可以是青铜、黄金银、铁、玉不同材质,带钩的造型是以钩、体、钮部分组成,钩体做成一定弯度以适应身体,此带钩应是魏国贵族使用的。
白银铸造,通体鎏金,钩身前后两端铸牛首,左右两侧雕长尾鸟,正面饰白玉玦三枚,大小依次递增,形成韵律美,玦中心,各雕一粒俗称蜻蜓眼的半球形玻璃珠,白玉琢鸿雁头作为钩首,用阳线雕出口、眼等细部,从侧面看曲颈昂首非常优美。
十四、击鼓说唱陶俑
1957年因铁路工程,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墓曾经被盗,金属器与玉器已经很少,留下的主要是陶器,谷仓、灯台、井、楼房等仿制的生活环境,狗、马、鸡、鸭、野鸡等动物模型,还有“陶俑”阵容,包括舞俑、抚琴俑、厨丁俑、武士俑。这个说唱俑最为生动。
它灰陶制成,彩绘已脱落。陶俑头戴帻(ze),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左臂下挟鼓,右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上身赤裸,下穿长裤;屈蹲坐在地面上,赤足,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露齿,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动作夸张。汉代说唱者往往以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民间盛行说唱表演,皇族贵胄也养俳优,史书有记载关于汉武帝、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它出土后曾去日本等地展出,被列入“禁出目录”后当然就不可能再海外展出了
十五、滇王之印
神秘的古滇国,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五百年,极少文献记载,这枚金印让这个神秘的国度重现人间。战国时期楚国将军庄蹻平定西南后,被秦军拦不得返回湖北,于是留在滇地称王。汉武帝时,颠国归顺大汉,滇王印”的发现直接证实了《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武帝赐滇王玉印”的史实。
1956年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到了云博,工作人员介绍了一批刚刚在晋宁石寨山发现的古青铜器,雕有鹿、牛等动物,形制很特别。郭老突然问:“它们是不是古滇国的?”,给云南考古定位了方向,郑振铎又特批了一笔经费,年底,当这枚蟠蛇纽,蛇背有鳞纹,的颠王之印出土时,发掘现场一片欢腾。
西汉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只要称臣纳供,不对抗中央王朝,一般都以赐印、委派官爵等统治方式,来行使汉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日本福冈曾出土蛇纽“汉委奴国王”金印,扬州市出土的一颗龟钮纯金汉代“广陵王玺”。加上滇王之印,这三枚印章,也与史书记载汉制赐给诸侯王龟钮金印,赐给臣服国国王蛇或骆驼钮金印相符。考古学上,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一致的案例并不多见,因此,滇王金印的出土更显出极高的考古价值。贵州也在寻找“夜郎王印”,期待将那枚同样记载于“史记”中金印发掘出土。
十六、西汉诅盟场面贮贝器
云南属内陆省份,贝壳很珍贵,被视为珍宝,这类青铜贮贝器可以说是古滇人的存钱罐或保险柜。出土时内有三百余贝壳。
筒形,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底部3只兽足。盖上铸1间干栏式房屋,房内高凳上坐着一形体高大主祭人,女性,梳银锭髻,戴蚌蛤耳环,双腕有镯,反映了古滇人仍有母系氏族特点。周围置16面青铜鼓,面前摆放着祭品。平台左右两侧为椎牛刑马等场面。待刑的裸体男子,喂孔雀的妇女等各种人物127个。
青铜贮贝器上的图案,反映现实生活的祭祀、战争、狩猎等场景,是古滇人的清明上河图。
十七、吴“赤乌十四年”虎子
南京出土的这件款青釉虎子上刻有帝王年号和作器者姓名,是中国现有纪年铭文的古瓷中,时间最早一件
虎子功能有不同说法,一般是溺器,和汉朝飞将军李广有关,宋代赵令畤的《侯鲭录》书中说,李广打猎,一箭射猛虎,砍下虎头作枕头,又用铜做了一个铜虎当尿壶,以显示对老虎的厌胜压制和轻视。
十八、青瓷莲花尊
外沿一对桥形耳,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 颈部贴塑六团花,六面兽纹; 僧帽形盖,盖顶方形钮,四周雕饰有莲瓣纹,从上向下俯,就会看到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莲瓣有向上的仰纹,也有向下的覆纹。
莲花是佛教主要宗教象征,佛教自汉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盛行,北魏皇室先后修了云冈、龙门石窟就是佐证。自然产生了许多以莲花作为主题的器物。国人把佛教本土化,寄予长生不老,超度灵魂等期望,达官贵人墓葬中都放莲花尊,使其避免轮回之苦。
中国不是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还有西亚和俄罗斯远东,但中国是瓷器故乡。青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种类,在胚胎上施以青釉。郑州出土一件商代青瓷尊,是最早的原始青瓷。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不够稳定,发黄,但是已经具备瓷的四个基本要素(高温、高岭土、高温釉和不渗水的物理特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烧制青瓷的瓷窑大大增加了,南方细腻,北方粗旷。这件青瓷莲花尊出土于河北景县封氏墓,北朝青瓷杰作,堪称“青瓷之王”。
十九、唐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出土于西安,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男子。中间一胡人跳舞,4人围绕其演奏。乐器仅残一琵琶,据专家研究,应该还有筚篥和鼓,均属胡乐。它表现的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唐玄宗曾“召两市杂戏以娱贵妃”。骆驼载乐节目集杂技和马戏于一体,5位艺人在没有围栏的驼背上载歌载舞难度极高,唐代驯兽水平也极高,有著名的舞马衔杯表演,骆驼承载这么大重量也要训练有素。大唐盛世,贸易文化交流,长安旅居许多胡人,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乐曲和乐器。
陕博也有一件类似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七个男乐俑盘腿朝外坐演奏,中间立一体态丰腴载歌载舞的女子,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二十、“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90年贺兰山鲜为人知的拜寺沟方塔被不法分子炸毁。废墟中发现小泥佛五千多个,最重要的是文书佛经,包括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它是世界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 ,墨色浓淡不匀,出现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现象,个别字行间印出长短不一的线条,都是雕版印本不可能出现的,它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原佛经藏宁夏博物馆,国博存单页。
二十一、明代凤冠
昌平定陵出土。九龙九凤冠、龙用金丝堆累工艺,凤用翠鸟毛粘贴,鑲宝石100余块,珍珠5000多颗,重4300克
以上国宝均在“古代中国”展示
二十二、西周天王簋
西周天亡簋铭文8行78字,记述周武王灭商后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文王,并取代商王的地位来祭祀天上神帝。天亡受赏赐,铸造这件簋来铭记,与利簋可以前后呼应
这件国宝陈列于青铜器专题展
最后,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獸首,其文物价值可能不及上述国宝,但由于见证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历史,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们流失海外多年,蛇、鸡、狗、羊下落不明,、猴、虎、猪、马已被保利集团收购回归,法国皮诺家族则向国博无偿捐献了鼠首、兔首,陈列在国博“复兴之路”常设展
圆明园鼠首、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