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o
01
一叶知秋,今年的秋天太过短暂,似乎不曾过渡,我们便从烈焰跳进了冰雪王国。
寝室很冷,我盖着厚厚的两床被子,才能安稳地进入梦乡。
凌晨五点,黎明破晓之前,我挣扎着从梦魇中挣脱,最后朦胧着醒来的时候,呼吸急促,发现竟有清泪两行,转过身,掖好了被角,才又缓缓睡去。
我梦到爸爸得了老年痴呆。
还好,这只是个梦,还好,虚惊一场。
反正也睡不着了,干脆起床,裹上厚厚的羽绒服,闯入清净的初冬之晨,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写字之初,我就想过要写关于父母的事,每次打开文档,构思好久,却不知从何下笔。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上班族,有着典型内地人的短视性,从未祈祷过儿女能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希望我们幸福平安地过一生。
随着在外上学的时间越久,心里对家的念想,就越深刻、沉重。
父母老了,而我却正年轻。我担心他们被电话诈骗,怕他们买什么所谓的保健品。老两口辛辛苦苦抠门了一辈子,如果真的被骗,不知道该有多伤心。
担心越甚,就越是爱往坏处想。
曾经急着长大,却从未想过,自己一天天长大就意味着父母一天天变老。
终于有一天,我们真正可以做到顶天立地,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真的比整个世界还老,真的,再也做不了像山一样伟岸的父母了。
02
类似的噩梦还有很多,可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最近看《爸爸去哪儿》,忍不住想一个问题:小时候,我们会因为想念父母哭鼻子,可等我们老了,也同样会想念着在外拼搏的孩子,暗自伤心落泪。
可我们是否会想念父母想到流泪,似乎很少有人提及。
这大概是一种传承,也是成长的代价吧。
妈妈在家,我从来不会收拾衣橱。每次临出门之前,会突然想起某双鞋搭配今天的衣服会很好看,于是经常站在门口问妈妈,我的鞋在哪里?
妈妈笑着骂我:“邋遢鬼,自己的东西都不知道在哪,一出门就喊我。”一边唠叨着,一边跑去给我找鞋子了。
等我回家的时候又说“别人看到我玩微信,说我很潮”的时候,脸上禁不住挂上了一丝得意的笑。
有时候,父母更像小孩子,渴望被需要,也需要被照顾。
孩提时我们咿咿呀呀学说话,一个词父母可以教我们千千万万遍,当我们终于脱口而出的时候,他们鼓掌欢呼、欣喜如狂:“真聪明啊!”;而今天,我们教父母智能手机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丝的不耐烦:“这么简单都不会?”
天知道,作为子女,我们的耐心有时候真的被狗吃了。
后来我才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需要的。
当有一天,我们真的强大到再也不需要父母任何照顾的时候,这对他们来说,是无比残忍的,简直是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意义。
试想一下,从臂弯里的婴孩,到背着书包上学、结婚、带娃......父母始终扮演着我们人生的配角,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往前走。等我们长大独立了,他们又主动退位,成为为我们做饭、洗衣、带娃,却毫无怨言的最佳人选。
他们始终像神一样守护着、照顾着我们,可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不再属于他们。
有时候,别太急着长大,再耍赖撒娇一次,让父母再多一份被依赖。他们生活的意义和被需要的满足感,才是他们热爱生活的重要原因啊。
03
前段时间看贾玲怀念母亲的小品,我第一次哭到不能入睡。
几年前,我看过一期访谈节目,主持人李静谈及贾玲母亲突然离世,说了这样一段话:“活着的人要学会去快乐。因为越来越好了,反而就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越是合家团聚的时候,我越有钱,我越拥有得更多,我内心越无法真正快乐起来。
”
贾玲的回答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她说:“就是这句话,无法真正快乐。我有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想,我妈妈要在的话,我给我妈买大房子,给她买好车,带她去泰国旅游,然后让她看看暖气是什么样,我们南方那边没有暖气,冬天让她住到流鼻血上火,让她吃好吃的,吃鲍鱼。好想跟她分享啊,可是没有办法......”
我们只想着,一定要衣锦还乡,做父母的骄傲,必须混出个人样,才有脸回家面对江东父老。
但有一天拥有的时候,却无法让她享受了。
二十几岁,我们被“成功”和“未来”蒙蔽了双眼,总渴望再拼命一把,妄想获得更高的收入,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把大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闯荡和拼搏上,却忽视了身边最需要陪伴的人。
我们都想一夜长大,做出些成绩,好让父母可以为我骄傲、自豪。可真正等到我们成功的那天,父母却早已经老了,早已看透了人生,他们要的是可以陪伴的子女,而不是终日在外拼搏见不到面的孩子......
我们都没有想过,有可能错过的陪伴再也不会重来,错失的时间再也弥补不回来。
我们怕来不及优秀,但更怕让父母孤单。
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明日复明日,成为终身的遗憾。
Nico尼可,90后法学硕士
期待将你的故事说与我听
感谢拉到这里哦,(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