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渝的筹备组成员聚到一起,共同研讨启诚巴蜀课程。
本次会议的主题,我规划为:共同编织启诚巴蜀的课程计划。
这回应了一直以来的课程建设思路。一路走来,我们共创共识了课程建设的机制、了解分析了巴蜀和启诚已有的课程内容、和新教师一起畅想“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进行了实地的走访……
结合我的介绍,大家从启诚巴蜀在集团校中的定位聊起,边听边想边议。
谈到的关键词有:国际视野、现代人文、开放自信、研学探究、自由发展、综合创造、服务品质、管家式……
有预设的答案,是以理念贯通,穿越时空,串点成线,但它之于今天的会议不重要。为什么这样考虑以及如何建立与之一脉相承的课程体系,是我想传达的重点。
接着从目标的内涵、分解,课程的结构、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大家的讨论中,“赞成”“吸引”“期盼”……我捕捉到了戳中的某一个痛点、痒点、焦点,坚定了课程的设计初衷;同时,“重复”“怎样”“如果”……又看到了设计中应该补充或者再突出强调的地方。
至此,启诚巴蜀基本完成了课程的整体设计,这是目前最优化的方案(冰),这是对全息、全程、全域学习的关注(强)。
当然,专家、团队或者某个人可以设计出理想的课程,但再完美的方案也无法形成变革,方案只有付诸实施才能产生力量。
更何况,也只是框架完成。接下来,需要专家论证与实践双向互动创生。
基于团队的课程研发,将学校课程计划的编织过程,作为带队伍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课程价值观共识共享的过程,是建校团队生发出来,而且接下来一起做出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