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此书,读之。非为其战术,而为古之智慧也。古今成大事者,雄韬伟略,经文纬武。布局于胸,战必胜之。此乃“不战而胜”之法,可为万事之所用,令吾心生敬畏也。
——题记
《孙子兵法》不仅可以用于带兵打仗,还可用于管理及做事上。
古来给《孙子兵法》注解的共有十一人,即《十一家注孙子》,他们是: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何氏、张预。
第一章《计篇》
提起《孙子兵法》,人们往往会想到“三十六计”,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
《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而不是讲计谋。
“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道:领导力。“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顺天,观星象,利用气象条件。“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地形。“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具备五点。“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军法严明。“法者,曲智、官道、主用也。”
对以上“五事”进行比较,比较七个方面。
即:
七计:
主孰有道:哪一方的君主有道。
将孰有能:比较双方将领本事。
天地孰得:看谁得天时地利。
法令孰行:设了法令就不会有人犯,犯了就一定诛杀。
兵众孰强:勇于战为强,卒众车多为强。
士卒孰练:强调人的可塑性,专业训练,成为专家。
赏罚孰明:赏罚及时、恰当。
孙子便是以此知胜负。
没有胜券怎么办?
等!
等到敌人作出错误举动,自行露出破绽为止。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而胜之法。
通过理性的比较、分析,纵观大局,便可知晓孰输孰赢。
胜券在握,才可出兵。
“先胜再战”。
足以见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