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创业?有人说:开公司、开店、做微商、摆地摊……,这其实也都算,无外乎层次高低、广度和深度不一的区别,你说这些有没有质的区别?那要看你怎么看。
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那会,也就是80-90年代,国家也提过创业的概念,那时候是鼓励体制内机关事业人员,以及工人、农民下海经商,那时候提出的是下海的概念,其实和现在大众创业没有什么区别,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是禁商的,也就是几乎没有商人,资产阶级,走资派,都是要打倒斗争的对象,但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得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我朝邓总一声令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赚更多的钱,要赚更多的钱……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那就得鼓励更多的人经商下海,商人嘛,干的就这事,赚完国内赚国外,商人的本性,在那个年代体现的淋漓尽致,商业的本质也一度造成了一个朝代的信仰混乱。
那个时代通常更多叫下海,不太叫创业,其实是一个概念不同时代的运用,那时候的下海是指做生意,做生意有赢有亏,可能一下子就能获得可观的回报,也可能一下子就血本无归,就下海打渔一样存在风险,下海这个词形容经商是更加通俗易懂。和创业是一个道理,都是从0-1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整合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创造价值的过程,当然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业层级和商业模式比八九十年代的下海经商那自然是复杂的要多,以前是鼓励你实体经营,简简单单,商业模式相对比较传统,现在可就复杂了,套路一套又一套,线上线下,全民互联网+了,商业模式演变的越来越复杂了,套路玩的已经麻溜麻溜的了。
相对于现在,如果还参照八九十年代的开店经商,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成功了,以前脚一下海,一提鞋就一麻袋螃蟹,现在你一脚踩下去,指不准都是坑,再上来,裤衩都没了。时势造英雄,那个时代流行读书无用论,胆肥就是钱。想当今,同样是摆地摊开早点开门做生意,看看我们现在的创业模式和以前的有哪些不一样?
杭州有家包子店,名为甘其食,2009年突然爆红,相信看我这文来过杭州上海的朋友都吃过他家的包子。这是一家直营连锁包子店,目前公司门店已超过140家,遍布杭城的各个角落及上海部分城区。每天卖出包子超过20万个,营业超过3亿元,这是每天的业绩,而且就是这家包子店,已经开到美国去了。我们都知道,街头卖包子的比比皆是,但是甘其食已经卖出国界卖出来上亿的身价,同样是卖包子,为什么他能卖那么好?
我们先看看人家的店名,甘其食,源于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看,老板就是文化人,名字都取得这么有文化底蕴,不像普通店:什么狗不理咯、张三包子店、李二汤包咯……,当然了,人家的成功肯定不限于一个店名,但是一个店的名字往往能体现出创始人的性格特质。
在早点包子市场,我们都知道这个市场有点乱:
乱象一:街小巷到处是包子店,星罗棋布,但是几乎没有真正强大的品牌产品和企业出现。虽然大家可能都说有杭州小笼包、狗不理包子等等,但其实这些都是通俗的品牌,不是个人拥有的注册权,也就说阿毛阿狗都可以卖小笼包,就因为人多做,反而把这个牌子给做烂了,到处都是小笼包,反过来到处都吃不出小笼包的味道。
乱象二:包子多,美味少。因为做包子门槛相对较低,导致社会卖包子的人很多,但是做的好吃的包子很少,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口味了,温饱已经解决,食物不是问题,美食才是问题。以前填饱肚子就是万岁,现在不是,要吃的好,不但味道好,环境也要好,但是我们的身边很多卖包子的店,脏乱差、小商小贩,甚至店面都不一定有,就一个推车打游击摆地摊。
切入包子行业这个貌似有点LOW的行业,看看甘其食是如何做的?
首先,这家店采取商业模式有点特别:
一是设立中央厨房和配送队,采购、生产和配送全部连锁店所需要的馅料。职能单位:中央工坊和运输队;
二是设立统一营销服务中心,公布每天的量产产品。职能单位:各门店,微博、微信和官网;
三是设立标准化的各个连锁直营店,规范服务流程,产品终端形态。职能单位:厨房、包子零售店。
四是创立甘其食培训中心,专门培训手艺人和储备干部。
纵观甘其食的模式,发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吸收了肯德基等西式快餐连锁的对食材的强控制,保证了自己对各个销售网点的供应链控制,从而实现成本控制与品控。但是与肯德基革掉了传统连锁店中厨师的命不同,甘其食在C端保留了"手艺人"队伍,让这些员工现包现卖,这样虽然效率不如美式西餐高,但是能够把包子这种发酵食物的优点发挥出来。
其次,品种相对简单,适合市场节奏。
简单即是美,甘其食能够读懂市场早餐的需求,专注于包子,且不扩展到其他品类,充分做到将品牌聚焦。甘其食最早有10几种包子的品种,最后减少到5明星产品+1新品的模式(狗不理的方法则与之相反),就是最好的聚焦体现。这种聚焦配合好的差异化市场策略就焕发出惊人的效果。我们都知道,通常早餐买包子的人,是为了赶时间,甘其食充分利用了主流客户的特点,解决了由于品种多陷顾客选择困难症而耽误时间的问题,提高了顾客购买速度。
注重口感,追求美味差异化。美味可靠不断迭代的食物。为了做到这一点,甘其食不亚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甘其食团队为了研发出适合主流客户口味的包子,研发第一款包子就花掉了近2吨优质猪肉。这种疯狂的试验还在继续,因为甘其食除了6款常规品种、2款饮品外,甘其食每月还要推出1款新品。
注重美观,追求秀色可餐。“我的包子是设计师设计的”童启华说。他很早就给自己的包子做了VI设计,让包子在外形上呈现出优美的规则曲线感。考虑到包子是发面类食品的特点,甘其食坚持以直营门店的渠道,做到现蒸现卖,直接在经营模式上和速冻食品、非发面食品区别开。
注重过程管理,追求细节精致化。甘其食建立了一套严密地工作机制,从采购、生产、品控、物流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如超过两个小时的包子,现场掩埋等等(这是类似肯德基的地方)。该公司的肉料全部来自著名肉制品加工厂金锣。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10摄氏度的条件下完成的。香菇用料是60多元每公斤,因为甘其食只接受尺寸标准明确的的庆元小香菇。为了更好的青菜,不惜去昆明进口青菜到杭州。送食材的车辆都要经过反复消毒才可出发。这些在细节上的挑剔,充分创造了产品的溢价空间。
同时,甘其食追求快捷的购物细节体验,甘其食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每个门店都做了服务规则的设计,做到了一个客户12秒的原则,任何交易都要在12秒内完成。消费者心理学认为人群的聚集促成购买,因为人们用双腿为畅销品站台。因此,很多人排队只会增加销量,但是因为一些商家虽然生意很好,但是无奈交易速度太慢,客户体验太差。甘其食就没有这个问题。
最后,在市场扩张方面,追求科学合理。
甘其食采取科学合理地直营连锁扩张策略。甘其食的市场扩张都是建立在数据和经验的基础上。甘其食团队一直在做市场调研的工作。甘其食的市场拓展人员会到各个门店,去对顾客群体等数据做一些调研,这些调研数据将会成为甘其食开设新店的参考。这些数据包括:临近居民客户群体和其他群体的比例;年龄在15分钟之内的步行距离,会有多少人能够过来购买包子。有了这些数据,甘其食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先 做一个判断,这个地方有多少居民,年龄在20-40岁的人群(甘其食的主要客户人群)有多少,步行的购买时间等等,如果调研结果的数据足够诱人,那么,甘其食开店就没有问题。
扩张的过程依靠直营,拒绝加盟。加盟连锁有加盟连锁的好处,然而很多对品牌极度敏感的企业家都加盟连锁都抱有警惕的态度,中国很多的餐饮品牌都是死在连锁手上。童启华曾说过,自己之所以现在不接受加盟,愿意牺牲扩张和增长速度的原因是因为发现加盟模式和直营模式是两套逻辑。加盟模式更强调如何服务好加盟商的利益,而直营更侧重如何给客户创造价值。
说到甘其食,很难避免去提及甘其食的创始人童启华这个人,这个家伙从大学入学就开始偷偷摸摸创业,卖过鞋、美过发,据说做甘其食之前,他有尝试过不下20个项目,这为他在后面的成功,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开始甘其食创业之前,他足足为这个项目准备了4年多的时间,这四年多的时间,主要是走访各地,品尝各种类型的包子,好吃的包子,他一定要去探究清楚他的做法,甚至食材选择和蒸笼都很讲究。这让我们再一次领悟到: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积累爆发的过程。
所以说创业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停去学习研究探究的过程。在我的理解,创业,其实是为客户或者用户提供解决困难的办法或工具的一种商业行为,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创新的,哪一种能成功,取决于客户的体验。你创业估值规模有多大,取决于你能服务的客户规模有多大。比如BAT、饿了么、美团、共享单车、滴滴出行等等,这些大企业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给上亿的客户提供了解决客户的某种困难的办法或者工具,而且这种办法或工具能让客户体验到切切实实的更加舒适、便捷、高效。这无形中也验证了市场的供需关系,有问题市场需求,谁的办法供给到位,谁就能赢得市场,赢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