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第一部电影 —— 陈哲艺的《热带雨》
如果说华人导演里,谁有一些些李安导演的影子,我想只有陈哲艺了。相较李安导演,哲艺的叙事风格温情更多一些,年轻人心性里亮闪闪的期望和天真更多一些。
雨一直下,一直下,一直下。雨珠像迷了路,滴在教室的窗户上,打在卧室的窗上。雨线绵绵密密,有时候温柔,有时候冰冷,有时候面无表情,只管下,下,下。雨哪里管人间喜乐呢,她只管下。只不过欢喜幸运的人觉得那是天的赞礼,孤独失落的人认为那是天的嘲笑罢了。
我喜欢哲艺在《热带雨》里对居家生活细节的描写,比如:卧室的柜子上有玲和丈夫的结婚照,照片里的他们是那样甜蜜,过去的紧紧相拥对照着当下的疲惫无言;玲的公公生活无法自理,但睡前要“听”电视里的政治新闻,他看起来已然没有生而为人的尊严,可是那零星的微微的动作,都让人心头触动,比如公公看见伟伦作文里不会写“bang”,于是轻轻地在男孩的手臂上,一笔一画,写下了“帮”;玲在帮公公收拾的时候,已得知丈夫出轨隐忍于心的委屈终于溃堤,她背着公公抽泣。已无法言语的公公,拍了拍她,指了指墙上的书法——一个很大的“笑”字。那真是我见过最苦的笑字,每一寸都像皱着眉头;玲,公公,伟伦三人围坐在一起吃榴莲,臭臭的榴莲一出现啊,却串联着影片为数不多的温馨场景。
女主角,玲,年近四十,马来西亚人,新加坡工作。不受重视的华文老师,日渐疏远的亲密关系,每天上班前她会在车里给自己打排卵针,她多想要一个孩子,却八年不得。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家庭中,她恭谨持家,她看起来是那么“正确”,可“自己”的边界却渐渐消融在生活里,在真实的压力里。全片,你都看不见轻松的玲,看不见真正的玲,唯有在伟伦家,在床上的零点几秒,你看见她真正的渴望。
男主角,伟伦,父母经商不常在家,他对玲的感情像窗外的暴雨一样,猛烈,绵长,干净,有对母性的依恋,有年少的性冲动。青春期的孩子啊,爱上一个人时,是不管不顾的,他只想牵你的手,不管是在电梯里,在公交车上,在人来人往的校园里。请你不要怪少年,他真的眼里只有你。伟伦的不管不顾和玲的顾虑克制形成鲜明的对比。感情的戏份点到为止,电影要说的也不止是“恋”,是牵错的手,是冲动,是欲望,是情感的边界,是个体在国家/社会/伦理面前如何被塑造与被打破。
影片的最后,电影终于一扫前面的暗沉沉。虽然玲失去了所有,但马来西亚小城满眼的椰子树,槟榔树,母亲晒的花被子。雨终于不再下,乌云散开,太阳露出来。玲眯着眼,笑起来。看电影的我,笑着笑着,眼泪落下来。
母亲问:今晚你想吃什么。
玲:都可以啊。
生活,都可以啊。
期待哲艺更多的电影。他喜欢是枝裕和,嘻嘻,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