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许多的夫妻都在计划着迎接第二个宝宝。遇见有第二胎计划的夫妻,我总会多嘴的询问,孩子生了以后自己带还是父母带。回答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夫妻会说因为工作比较忙,长辈会帮忙带,第二类,长辈没时间帮我,只能我自己带。最后一类只有小部分,说我选择自己带。
我不喜欢小孩,一直都是。但我如果生了小孩,我希望尽量自己带。
年幼时光,迫于生计,父母外出打工,把三岁的我放在外婆家 。然而我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原因,生活过的窘迫。反而和同龄人相比,其实我的童年算是一个幸福的小公举。外婆家开着一个小小的杂货店,杂物店里有零食,有饮料。小时候,如果哪个小伙伴手里拿着一包新奇的零食,你就会发现,他身边一定围了一圈的小朋友。比如现存的已经改版的卫龙,那时候是一个很值得其他孩子羡慕的零食。
在记忆中,对于物质方面,外婆总是百分百的满足。有时候看见没有吃过的食物,外婆总是毫不犹豫的买回来给我,也许有些食物的价格对于当时的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家人好几天的伙食费。衣着用品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自由选择权。
你问我幸福吗?我当然很幸福。
认识的人都说我是一个每天乐呵乐呵的傻逼,生活的重点就是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只不过长大后的我,内心有时会有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伴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的明显。与喧嚣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可是一个人的时候,孤独感又会裹挟而来,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
为了驱逐这种孤独感,出门与人交际是一个处理方案,但在安全感和自卑心理包裹下的我,很多时候会讨厌交际。由于过度自尊,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会建立一种防护甲,给人一种难以相处的感觉,殊不知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害怕被否定的敏感心理。该心理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把问题放在心里,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独立去做,害怕麻烦别人。
诸如此类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行为,都是情感的缺失的体现。从自身而言,这些体现,很大部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隔代教育,长辈给予了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的。我有着自己专属的名词: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