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由教育部拟定并实施。
从此小学生三年级以前,学校不能组织考试,不能布置书面作业;
学校,不能再利用寒暑假给学生补课,不能设立实验班;
老师不能在校外辅导机构进行教学。
在“减负”政策实行了8年以后,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从此课外辅导机构销声匿迹,学生作业留的更少了。
政策的制定一定是在大数据的调研和民众的强烈呼声中制定并执行的,不能简单的一句话来评判政策的对错或者好坏。
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只想谈谈自己的理解。
快乐教育有错吗,没有错,在孩子的幼年阶段,给孩子建立起自信,并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一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但是只规定老师们不要布置作业,不要考试,不要上辅导班,我觉得也有点片面了。
自小我们关于勤奋好学的名言警句就不绝于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典故,激励着我们在求学的路上,苦中作乐。
我始终认为人类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而习得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痛苦的,即便现在大众普遍相信也愿意接受的所谓“成功学”的书籍中,也提到了“一万小时理论”,指不管你做任何行业,只要能坚持1万个小时以上,你就能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而这个需要坚持的,默默重复的过程,一定是枯燥乏味的。
就一如小孩子学习知识,语文对文字的掌握和应用,数学对逻辑和思维的锻炼,我相信同样是个习得的过程,过程中就需要忍耐乏味,学会咬牙坚持。
而老师和家长的快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将需要练习的作业减到最少,而是将这个习得的过程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在学生的身后一直催促着他们前行,容忍他们在习得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即便在无数次的练习后没有结果后,还能耐心的给予帮助。家长给孩子足够的信心,让孩子相信,即使一次的失败也不是对他全盘的否定,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或许不同。
然而,现在的减负政策让学生练习的时间减少了,可需要学习的内容却并没有减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进度,老师会更加的失去耐心,对于后进的学生没有充分的鼓励,打击式的催促,也让孩子丧失了最重要的自信心。
教育从来就是一个关乎国家、关乎民族、更甚至关乎人类文明的大命题,即便是伟大的教育专家也不能全面而严谨的对其进行阐述,这仅仅是对于目前双减的一点点的认识和体会,为自己留个纪念。以后成长了或者是认知改进了,再来复观此时的幼稚与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