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
范俊娟
91个笔记
自序
>> 当下让你焦虑的问题,终会成为垫在脚下的土
>>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每次遇到问题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带着感恩的心态去看待它,因为这些问题是世界送给我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那个渴望变得更好的自己所期待的。
>> 我们的心在惧怕,在逃跑,而一个人习惯躲避之后,就会积攒越来越多的谎言,自己都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就像个慌张的孩子,最终只剩下无力的辩解和虚假的面具。
>> 当我们一次次经历挫败,一次次被拒绝、被打击后,失去信心和自暴自弃是常态。要发掘这背后的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依然珍视自己,则是逆人性的。
>> 感恩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顺利的是来滋养我们的,不顺利的则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 你的每一分每一秒要么用于滋养自己,让自己过得更好,要么用于突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除此之外,其他的事都跟你无关。
第1章 告别“紧绷感”,拥抱“松弛感”
>> 第1章 告别“紧绷感”,拥抱“松弛感”
>> 你是不是紧张爆棚的人?
面对领导的苛刻要求,你明知自己完不成,却不敢表达自己?
面对同事的过分求助,你明明不乐意,却不敢拒绝,因为害怕拒绝对方会引起冲突?
在跟朋友的相处上,你特别害怕冷场,于是每次聊天都要以自己的回复来结尾?
即便特别不开心,坐到工位上时依旧要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调整呼吸,逼着自己投入工作?
每天都感觉身心疲惫,以至于跟伴侣闹别扭后,你会立马认错,以免双方陷入情绪漩涡?
>> 紧绷,几乎已经成为当代人的通病,大家都陷进紧绷的状态里,被焦虑、迷茫、烦躁和无力感掩埋。
>> 制造紧绷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 紧绷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并不是别人督促你、提醒你、要求你,而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却依然不由自主地沿着过去的生命印迹,让自己持续活得紧绷,无法活在当下。
>> 如果你有以下五种状态中的两种或以上,就说明你可能已经陷入这种状态里有一段时间了。
>> 1.效率低下
做事情效率很低;明明对当下做的事很排斥,却还是逼着自己去做;无法停下来修整,更无法停下来复盘和总结,认为这会浪费时间。
2.内心焦虑
内心充满焦虑,总是惶恐不安;哪怕没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也总觉得世界末日要到了一般;自己必须努力去做很多很多才能稍微缓解焦虑,但其实回头一看,发现根本没做什么。
3.敏感易怒
烦躁易怒;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哪怕是轻微的评价,也容易解读为“你在批评我”;要么因此受伤而陷入悲伤中,要么跟对方发生冲突。
4.身心疲惫
身体容易没来由地疲惫,动不动就感觉自己好像累得不行,但其实根本没做什么事;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累,但就是感觉累,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想躺平;可是每当想到躺平,就会开始自我谴责,逼迫自己重新打起精神去做事情。
5.体会不到快乐
很少感觉到快乐;很少能停下来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打扫房间,倾听花开的声音,闻一闻青草地的香气,感受一下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仿佛在活着,可是又从未感觉到自己在活着。
>> 为什么努力生活的你会活得如此紧绷?
一个人活得紧绷的背后,通常跟五个关键词相关:童年创伤、自我安全感、情绪记忆、内心对话方式、亲密关系。
>> 关键词1:童年创伤
>> 经历过创伤的人,其理智脑会关闭,情绪脑会跳闸,只剩下本能脑在工作。而当生存或安全受到威胁时,本能脑就会启动两种反应:战斗或者逃跑。
>> 关键词2:自我安全感
越没有安全感的人,越容易活得紧绷。因为安全感往往跟攻击性有关,无论是向内攻击自己,还是对外攻击别人,都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安全感。
>> 关键词3:情绪记忆
人都是有情绪记忆的。很多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们当时的情绪记忆依然会留在脑海里。
>> 快乐的情绪记忆会留下滋养性的能量,而恐惧的情绪记忆则像黑洞一样,会留下吞噬性的漩涡,让我们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中。
>> 情绪记忆也需要定期清理,长时间不清理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处于饱和状态,一点点小事就会让我们情绪爆发。
>> 关键词4:内心对话方式
>> 有的人不但每天给自己播放恐怖小说,还到处给身边的人播放,这样的成人养大的孩子也是满心焦虑和恐慌的。
>> 关键词5:亲密关系
>> 所有影响紧绷感的因素都跟一个词有关:恐惧感。
>> 今天的我,挺了不起的。
我每天努力去做的样子已经很棒了
>> 你所有的情绪问题,都源自缺乏内在力量
>> 内在力量,指的是一个人作为生命体的内在生命力,具体可以表现在四个维度上:内在脚本力、自我对话力、标签破局力和关系赋能力。
>> 内在脚本力指的是:我是否觉得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足够好的,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有能力的。
>> 自我对话力指的是:我们会将重要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内化成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
>> 如果自我对话力强,我们的内在就会越来越有力量;如果自我对话力弱,我们的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 标签破局力指的是点对点突破能力。
>> 关系赋能力:当你每次跟别人接触时,是在消耗自己的力量,还是在巧妙借力,通过关系来为自己获得力量?
>> 内在越没有力量、越需要力量的人,越不容易通过关系获取能量,而内在越有力量的人则越容易从关系中获取力量。
>> 小A之所以一直在用指责和攻击的方式要求丈夫跟自己亲近,恰恰是因为她内在力量不足。
首先,从她的内在脚本力看,她的内心已经被写下了“我只有付出了,才有价值,别人才会爱我”“我不重要,我对别人有用才重要,我一旦没用了,别人就会抛弃我”这种信念。
>> 如何提升内在力量?
很多自认为内心没有力量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力量,而是内心有很多股力量在互相撕扯、互相打架。
>> 所以,通俗地说,内在力量表现的往往是一个人跟自我的关系的总和。如果内在力量是一个军队的司令部,那么司令部管辖之下的每一个下属部队就像我们的婚姻、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分支机构。
>> 每次有情绪的时候,试着告诉自己:
我的情绪小怪兽,谢谢你的提醒。
有你保护我,我不孤单。
你可以放轻松一点,我会有办法照顾好自己。
>> 你耗尽了全力生活,却被生活耗尽了自己
耗尽全力去生活的人,多半努力错了方向
>> 耗尽全力去生活的人,常常很少被鼓励用心解决问题。
>> 你越努力,就越被消耗,甚至你错误的努力方式变成了问题恶化的元凶之一。
>> 客观事实不可改变,人情冷暖却会让本来不幸的事变得温暖,也可能让本来温暖的事变成冷冰冰的算计。
>> 什么是“我-你关系”?这是一种双主角的关系,意思是这里的两个人都不是主角,又都是主角,是互相配合、互相融合的关系,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合作,各自发挥所长。
>> 什么是“我-它关系”?这是一种单主角的关系,其中“我”是主角,而“它”是配角。它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迎合“我”的开心与不开心。
>> 很多人感觉被耗竭,就是因为他们身处的位置是“我-它关系”中的“它”。他们的感受没有被看见,对方不尊重自己、不在乎自己,打着为自己好的幌子,做的却是伤害自己的事。
>> 活在“我-它关系”中的人,往往自己也看不到内心的“我”。
>> 男人越努力动脑思考而不“走心”,老婆越觉得他们是在敷衍自己,变得更加生气了,因为她觉得对方根本不在乎自己。
其实女人要的只是男人积极的回应,这样就能知道原来自己并不孤单。结果男人一味程序化地努力的样子反而失去了人情味,变得更像一个问题解决的工具。
>> 所以在遇到危机事件时,我们会调用各种资源,想办法解决问题,把化解危机当作最重要的事。结果人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强势、刻薄,也越来越封闭自己。
>> 所以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只是一味焦虑,停下来让自己想一想:问题背后需要自己在哪方面获得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 他们把自己当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却忽略了自己的焦虑和害怕。他们用不走心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却从未了解孩子是不是也在焦虑和害怕。
>> “走脑”是适应社会的过程,而“走心”是回归自我的过程。
>> 当你感觉有压力的时候,试着告诉自己:
那个正在承担压力的我,已经很棒了。
>> 遇到压力和困难,依然在尝试的我,真的很了不起。
这样的我配得上一顿美美的晚餐,我可以躺平一会儿了。
>> 松弛感,是内卷的紧绷与躺平的摆烂的中间状态
>> 松弛感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放任一切、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更不是自我放弃,逃避问题,不再做任何努力。
松弛感是在一个人已经处于无效努力,陷入过度紧绷状态时,及时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努力,不被外界推着走,不失去自我掌控感的过程。松弛感也是帮助一个人提升自我,重整状态,在浪涛中稳定船头,在夹缝中腾出手来,调整姿态,为了再次出发而积蓄能量的准备过程。
>> 松弛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强迫式松弛
>> 虽然自己已经感觉必须放松下来了,但是当内心强迫自己的时候,很多反对的声音同样会冒出来:你这样怎么行,别人会怎么想,万一出问题了怎么办……
>> 只有紧绷,自己才会觉得安全,不然就会像正在战斗的士兵,脱下盔甲、放下长矛沉沉睡去的时候,总害怕敌军偷袭,在自己最放松的时候,会出其不意发生很可怕的事。
>> 第二种境界:沉浸式松弛
>> 第三种境界:内在喜悦式松弛
>> 当一个人的工作正是自己所热爱之事,那么他生命的每一天都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
>> 其中真正的根源在于我们内心底层的想法和念头:你脑海里冒出来的所有念头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统一性越强,你就越容易达到第三种境界。
>> 一个人内心充满着对自己的宠爱和接纳,就会带来最高级的松弛感。
>> 两种经验会决定我们在面对外界时能不能让自己内心的松弛感更高:一种经验是我如何看待我自己;一种经验是我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 如果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是“我很好”“我值得被爱”“我很有能力”“我很重要”“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我爱的就是这样的我”,那么这样的人内在这种强大的自爱力量会让他做什么都有底气,他们已经有了50%的最高级的松弛感。
如果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别人是可以相信的”“别人是关心我和爱我的”“别人是不会故意伤害我的”“别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对外界有这样认知的人,内心往往安定、踏实,另外50%的松弛感也会随之而来。
>> 内心松弛的程度,一半跟我们自己有关,一半跟我们所经历的关系有关。
>> 所有的关系中永远都有这两个层面:别人怎么对待我和我怎么应对这种对待。
>> 实操方法:当恐慌和焦虑来袭时,如何让自己放松?
如果你总是怕自己松弛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那么有两种应对方法,马上就可以操作起来。
方法1
把这句话写在一张白纸上,贴在床头。每天早上睁开眼时、睡觉前分别默念20遍,这种方法是认知上的强干预,可以直接帮你的内在电台调频。这句话就是: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的优点、缺点都是我的特点,这些组成了最独特的我。我对这世界有特别的价值,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因为没有任何人跟我一模一样。这个世界很安全,我也很安全,我可以享受当下,享受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 方法2
第一步:找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小盒子,可以给这个盒子取个名字,比如“百宝盒”。
第二步:把你认为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好的事情写在小纸条上。
第三步:把这些小纸条放进盒子里,每天给自己留出固定的时间,最好是在你感觉不能松弛下来的时间段,把这些小纸条从盒子里拿出来,专注地去想每个让你感觉可能会发生的不好的事。
第四步:拿出纸条想的时候,需要同时做一件事——用手机在旁边给自己设置一个5分钟的闹钟,想之前默念一句话:“谢谢你提醒我这件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我很重视你,今天这5分钟是专门留给你的。”
每天循环如此,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设立边界,给你的担忧留出时间,也给你的松弛留出时间,让它们不再黏合在一起。你会发现,你的专注度和效率都提高了。
>> 高效的松弛需要正确的方法,会松弛的人才能更好地投入生活,更好地给自己积蓄能量。
>> 当你焦虑的时候,试着告诉自己: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提醒我未来的风险。
现在的我,已经足够有能力应对了,我可以放松一点。
我现在就可以花5分钟感受微风拂面,闻一闻花草的清香。
>> 放过自己比强迫自己更不容易
>> 为什么放过自己比强迫自己更不容易?
>> 所以会强迫自己的人,通常内心都隐藏着巨大的恐惧,身后是悬崖峭壁,而自己不得不奔跑,没有停下来的资格,更没有转身的空间。
>> 结果是,你用仅剩的一点点能量去做事情,却用了大部分空间来背负恐惧感,事情做成的概率当然会小很多。
>> 不必害怕,也不必恐惧,穿越最黑的云层,内心充满潜力和爆发力的你正在前方不远处。
>> 我知道你会害怕,会恐惧,会想要逃跑,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历经成长和涅重生的人必须经受的考验。
>> 我们要知道我就是我,我只是我,我不是神,我也不能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 一个人内心成熟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想要,我渴望,我以为我都可以得到。
第二个阶段是:我挫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还在尝试各种努力。
第三个阶段是:我接受失败,我接受现实,我接受这个世界不会完全围绕我的心意转,但我内心能量很低。
第四个阶段是:我就是我,别人就是别人,我遵守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我可以关照自己,也可以关照别人。
>> 往往放过自己的人内心的基石是踏实的,不管外界怎么带偏自己,他们对自我价值都有确认感,内心坚定地相信:我爱我自己,我喜欢这样的自己,这样的我值得被爱,足够有价值,足够重要。
>> 放过自己的人是有归属感的,他们容易迸发出自己的魅力和风格。这种状态容易带来松弛感,当我们不需要留出那么大的空间来安放恐惧感的时候,就可以留出更多的精力专注思考和应对现实中发生的问题。
>> 你要找回自己,安顿好自己,学会放过自己,而不是把自己丢在一边,让恐惧来支配自己。
>> 工作休息时刻,试着告诉自己:
今天的我,挺了不起的。
犯了错的我,受委屈了。
事情是做不完的,我要躺平一会儿了。
>> 少点自我否定,谨防能力的陷阱
>> 相比被别人否定,自我否定更可怕
>> 什么是自我否定式闭环思考呢?
1.自我认知
在认知层面上,他们会先进行自我否定——“我不行”,内心害怕尝试,遇事退缩不前,不敢大胆尝试或全力以赴。
2.外界反馈
自我否定的结果是事情很难做成功,得到的外界反馈大部分也是负面的,比如事情办砸了,自己被批评了,所带的下属因此质疑自己的能力了,等等。
3.强化自我认知
外界的反馈会强化自我认知:“我果然不行,我真的很笨,我不是那块料,果然尝试新的东西太可怕了。”
在下次尝试之前,这种自我认知再次被启动,继续上面的循环。
这个循环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每次都这样循环下来,而在于情况是在持续糟糕的。我们并不是停留在原地,而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通过追踪这类人的成长过程,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他们小时候,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经常贬斥他们: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都做不好,你怎么什么都不行!
>> 所以,说了感觉好像把事情闹大了,不说又感觉自己听了不舒服。次数多了,你就会感觉周围环境中的那些话总像绵绵细针一样,在随时等待扎伤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你不敢自我欣赏,不敢自我表扬,内心总是要低着头暗暗地努力,期待通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认可。
>> 1.写觉察日记
现在就拿出你的手机,打开便签本,记录下第一行字:觉察日记。
觉察日记的写法很简单,每天记得去听一听你脑海里冒出来的念头是什么。
当你心里又开始浮现出“我不行,我很笨,我做不到”等类似声音的时候,马上打开便签本上的觉察日记,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
记录下来之后,你可以告诉自己一句话:“我知道这个声音又开始影响我了。”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会帮你逐步把负面的声音从身上剥离出来。在心理学上,这个动作叫作“外化”。当然这个动作的要诀在于重复。多次刻意的重复练习是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慢慢养成习惯,效果会自然呈现出来。
所以,不要着急。你从小到大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被否定了数千万次,以至于你根深蒂固地相信人为的世界给你定义的一切。
现在你正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你需要不断大量地重复,千万不要奢望一两次就能马上见到效果,那样你一定会有挫败感。
>> 2.转化法
每次写完觉察日记之后,你可以尝试把日记里的话做个转化,转化的句式是这样的:
我在____有不足(事件),我需要补充____(行为),但我有____(相关的优点)。
举个例子:我在人际交往上有不足,我需要补充关注别人的需要的行为,但是我很会表达自己,这也是我的优点。
“我不行”就是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自己,会使我们越来越没自信。这里的转化是把“我”和“我的行为”切分开:我不擅长某些事情,不代表我整个人都不行,我可以补充我不擅长的东西,但是我也有优点。公平合理地评价自己,既有成长空间也有自我肯定,这同样需要大量刻意的重复练习。
珍惜你的每一点能量,不要轻易让自己陷入挫败中,也不要放任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内耗中。电脑需要及时清理和升级,运行速度才更快,何况人呢?
>> 只要你自己的心是打开的,内心种下成长的种子,你就会从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里汲取能量,改变你的人生。
很多人都做到了,你也可以。
>> 当你又想否定自己时,试着告诉自己:
那些否定的声音只是过去的习惯,不代表真正的我。
我一直都挺好的,我有很多优点。
看,能做这个练习,我就在进步了,我很爱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