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孩子|躲在影子里的小孩,是不曾被父母关注的“我”
写在文前:我想先向所有的父母表示敬意,这里不存在对长辈或者年轻父母的批判。只想通过文字与看到它的读者们做一个心灵的交流,传递正念的观点。
《被忽视的孩子》—— 什么是情感忽视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能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它就可能是你的命运。
这就是好比自己的影子永远也无法住进自己身体里一样,可怕的是他却能蛊惑你的心,支配你下意识的动作。
如果意识不能控制潜意识,那很可能有一种“无形之力”阻碍了它。
而所谓的“无形之力”究竟是什么呢?
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情形,专业术语为童年情感忽视(CEN)。出自《被忽视的孩子》一书
《被忽视的孩子》作者乔尼丝.韦布是童年情感忽视领域开拓者,临床心理学博士,临床执业近30年。
《被忽视的孩子》乔尼丝.韦布博士采用列举大量事实案例的方式,帮助我们解读12种家庭类型(包括专制型、自恋型、……都是为你好型)的父母,在生活中因为无共情能力和无关怀意识对孩子情感忽视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主要表现在成年后的生活状态里。
这大致是前半部分的内容,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介绍如何从这些状态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的生活中。作者非常细致、严谨且周全的文字指导给人感觉她就在你身边陪伴着,支持你。
一、寻找未知的自己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科在母爱的观察中论证了一点: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链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的到。
1)你是那个躲在影子里的小孩儿吗?
学生霏霏入园哭了一个半月不见适应,已经超出了分离焦虑症的预想时间。在家访谈话中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
霏霏每次在家里哭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是不去哄的,理由是“孩子需要情绪发泄,哭完了她就自己好了。”
我想应该多数深明大义的家长都比较支持这个行为,因为觉得不能太娇气,很能理解!
但这里专业幼儿教师想跟您分享一个知识:孩子需要发泄的情绪背后基本在索要成人的关注和共情,哭是她传递信息的方式。
家长们总想让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达到预期的要求,比如自己面对崩溃情绪。不难看出这“深明大义”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颗为孩子好的苦心。
然而很多时候就是“我是为你好”的心态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霏霏)。反复经历,孩子心里就形成迷雾一样的空洞,直到长大她都不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可就是感觉哪里不爽,这就是情感忽视造成的问题。
霏霏在那段哭闹的时间里就是一个躲在影子里的孩子,没有人关注到她的需求信息。
当父母没有共情意识,孩子就更不会有表达能力了。这个时候的情感忽视不仅会让孩子的内心积压更多的情绪,还损失了一些极好的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的机会。
如果能意识到并把握住这个时机,孩子在你的情感引导下自然而然也会成为一个有共情能力和与他人建立良好情感连接的人。这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最高境界吧!那么你呢?
不仅孩子,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时候感到自己需要被情感关注却没有得到满足。或许你能遇到那个未知的自己。相比幼儿,成年人更需要这种自我寻找,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收获更多幸福!
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1、重拾并接纳自己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老师曾说过: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你所看到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一种反射。只要你自己的内在改变了,外在就会随之改变”。
1)她的眼里也是你
帮助小霏霏从影子里走出来只用了一周半的时间就再也没有哭过了,我给家长的意见主要是两点:
要有耐心 :每天早晚我与家长相互发一个孩子当天的情绪情况,以便能够及时的关注到某些变化。
要有共情能力 :每次在她哭的时候必须给孩子拥抱并抚摸背部(安抚)
很多时候人都是发现别人的问题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症状却很难。通常我们都是在帮助别人的路上才发现不小心拯救了自己。
2)走出迷雾见月明
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对自我重试和接纳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一一叙列了。总结心得供大家参考:
首先:
1、要把心态调整好,改变自己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不要把改变的结果一下子要求的太高,冰山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所以要学会给自己建立信心。
其次:
1、尝试做内观的练习,类似冥想可以有助于了解自己内心的变化。
2、生活中要随时有意识的去察觉自己的变化,身体的、心理的、周围的等。
再次:
1、坚持有觉知的做好纸质记录
2、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信任的心理医生协助你。
总之,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活的那么明明白白,因为人生的变数太多了。我们唯能做好的就是活好当下。
而家,就是当下最有归属感的地方,如果它让你感觉失去了恒温,那我们就该寻找问题,然后修补它,而不能直接就把家拆了。
写在文章结尾:每个人都是来到世间的天使,父母、孩子、还有你和他人。我们都是第一次作为人生活在一起。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希望我们都能学会爱和包容,学会情感交流。让影子回归影子,让孩子回归到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