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食堂,在回收餐具的地方有那么大的几个垃圾桶,里面全是剩的饭菜,那一刻,心里似乎有些触动。
收餐具的桌子上摆放着阿姨们还未收拾的餐具,有些碗里或者盘子里大概还有三分之二的饭菜,有些都只是扒拉扒拉,没吃几口的,还有些吃的碗里剩几口饭的,应有尽有。
记得什么时候看到我国粮食问题的一个调查,近年来中国进口粮食量激增,在2014年1月至10月,中国共进口粮食7250万吨,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的进口量。但另一方面,中国每年餐桌外浪费的粮食大约相当于粮食进口量的一半,为3500万吨,即700亿斤以上。
一面是大量进口,一面是大量浪费,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郑楚光曾做过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全国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暂且不说其他浪费了,从这一个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有多庞大。
就这种情况,在高校食堂粮食浪费的调查报告很多,看了几个调查分析报告之后我发现,有近九成的学生都有过剩饭的经历,即90%有浪费粮食;有70%多的学生认为食堂饭菜口味差,不好吃,而浪费粮食;有10%的学生对浪费粮食毫无负罪感,半数人有强烈的负罪感;一些学生认为食堂改善饭菜口味可最大减少粮食浪费;半数学生认为应该根据食量打饭来更好的减少粮食浪费;还有些女生是因为减肥,不能吃太多,所以剩很多饭,更有一些人是习惯性的剩饭。
食堂的大叔大妈说每天至少有六七桶剩饭被运走,想象着每天这么多的浪费,不禁让人有些哑然。我曾经听一个同学理直气壮的说,我自己买的饭,我想浪费就浪费,真的是忍不住想要骂人,浪费居然也要这么理直气壮的。
我们小时候一上学就开始学习《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那么小就受这首诗的熏陶,可能有些人不亲自体会是理解不了的吧。
酷暑,炎炎烈日下,在田里割着麦子,汗水不停歇的留着,晒得人晕晕的,却又不得不耐心的去做。大概经历过这种情景的人都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吧。
我庆幸从小感受过这种的经历,又在爸爸的教导下养成吃饭不剩饭的习惯,不为别的,就为自己经历过那番“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中国粮食的短缺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一起去尽一份力。
浪费粮食在我们个人来看,或许损失不大,但对于一个社会,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这些损失的粮食可以多养活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浪费粮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猥亵,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杜绝浪费,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那些想要减肥而要吃少点的人,我想说可以少打一些饭,吃多少打多少,如果是在家自己做饭的的话,几人就做几人份的,不要做太多,以免吃不了。还有食堂的饭可以做好吃一点,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粮食的浪费情况。
当然,杜绝浪费不是说把自己往死里撑,尽自己所能,做个光盘族,让自己为这个社会出一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