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余华的小说我几乎都看了一遍,有些短篇小说还不只看一遍,我一直觉得他的短篇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后来的《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是最牛的,一个极为残酷,一个极为悲悯,代表了他的两极。长篇小说《活着》介乎中,深沉宽厚,充满坚韧,却不乏呐喊的力量,是他五部长篇里最好的。《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次之,《兄弟》又次之,而现在这个长篇《第七天》,更次之。我不得不说,《第七天》有些失败。
现实社会极速变化,作者不知道如何面对,更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就将社会新闻和网络事件“堆砌”和“塞入”作品中,一个接一个,一环扣一环。作者来不及分析,无法透过现象深入进去,面面俱到就止于浮光掠影或蜻蜓点水;读者来不及咀嚼,像一场性事,速战速决,刺激、快感、高潮,又刺激、又快感、又高潮,叠加而来,欲罢不能,实在解气啊!当然,也只停留于“解气”,说得真对,现实就这样。可是然后呢?这样的文字为我们的气愤、郁闷、无奈打开了一个自我宣泄的口子,政府无能,官员腐败,底层人民生存艰难。简直就是网络上速成的“暴文”。不得不说,用文字呈现现实的不公不义不清不正……,总之一系列不!《第七天》做得也太猛烈了些。(就目前这样的大环境,怎么可能出版,当时怎么就出版了呢)还好,余华是个极聪明的作家,他选择了“亡灵”视角,用“我”这个死者连带出一大群死者,我们一块回顾惨烈的人间,我们一同经历死后更为惨烈的“现实”,充满了荒诞,荒诞背后是更深更大的悲凉。还有一点,余华用自然之物,流水、轻风、细雨、树林等,使得小说的叙事基调极为柔和,弱化了那些残酷之事带来的“沉重”,有些以轻拨重的味道,情感借此达到抒发。惨痛的“现实”画面激发出人的愤怒,自然之物又把这愤怒消解,转化为温馨的感动。小说中,越是这样的描写,越能打动人心。不过,有些假象。却又是两极,像交响乐,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悲愤也有怜悯。这大概是这个小说极珍贵的一点。这一点挽救了他,让《第七天》不那么太“紧贴”现实,避免了类似陈述式的“报告”“现实”,这一点,回归了文学性。
说到这,我想起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同样是一个接一个的社会新闻和网络事件,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天注定》的人物选择了一种暴力的手段,我至今记得姜武和王宝强拎着枪走来走去的冷酷身影,他们以无奈之举守护着最后一点自尊。那时看完《天注定》,一直想写点什么,题目都想好了,就叫“以暴力挽救自尊”,后来不了了之。《第七天》当然没有暴力,人们都是顺民,几乎没有暴力,当然也来不及暴力,很快就进入死亡成了游魂。离开残酷的人间,进入比人间更为残酷的“临界”(其实叫炼狱),然后向往一个看起来没有贫富之别、贵贱之分的更美好的世界(其实叫天堂,或许是地狱,也未可知)。余华在这里又借助《圣经》意象,“第七天”就是。《圣经》创世纪第二章1-3节说:“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从这个角度看,余华这个小说应该叫“安息”更好,更能表达小说意蕴。而几乎所有的人物最终都要寻求并获得安息。当然,小说以“死无葬身之地”结尾,引人深思,生不由人,死更不由人;生艰难,死更艰难;人间悲惨,地狱更悲惨。这群游魂来自再也回不去的人间,将去往何处?没有人知道。余华在结尾的处理还是落入了“中国化”。
20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