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讲过一个人只读去世30年的作家的书,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把读书的时间浪费在未经岁月洗礼的东西上。
古往今来,读书成了一件成长智识,开阔眼界的事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然而,随着现代知识的积累与爆炸,又有互联网技术的传播,知识越来越多,书籍也越来越买不完,读不完。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矣。这种现象在当今的社会中尤其如此。这就需要我们有选择书籍的能力,纷扰喧嚣的世界里,如何才能辟出一片安静,碎片化的生活中如何得到完整的心灵?别忘了,古人还说过:弱水三千,一瓢足矣!这关键就在于怎样得到这一瓢醍醐一般的酒水,沁人心脾,使人满足。所以,选出好书,成了读书最主要的一步。
很多人想要读一本书时,最常做的事是在豆瓣上,或者知名网站上,先看看它的评分,评分高了,看不懂也要硬啃;评分不高,即使之前想读,也会一拖再拖。或者收到某些知名读书人写的排行榜,按图索骥,照章读书。这样也并非不好,但总缺少一种自主的愉悦感,感觉读书是为了别人,或者是另外一个我,不是为了那个内心的自我而读书。
所以选书原则应该是自己的兴趣。
心之所向,心向往之。兴趣应是我们读书最好的动力,当然,我们在选书时也应该回报兴趣,选择自己喜爱读的书。
我们上学时,为着考试背诵文言,阅读名著,总会让人有不像读书的感觉,我们明明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毕了业,为了应付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又不得不读一些成功学,心灵鸡汤,想从中找到工作的便捷方法,仍然是有目的的在追求某些事物。有些事情,没有目的时会缺少意义,但也有一些事情,却也不能只为了目的。我们不妨把读书当成一件没有目的的事来做,尝试着遵从好奇心,看看自己到底可以了解多少知识,也看看自己的好奇心有多大。
如果你喜欢读小说,就读小说,喜欢读新闻,就读新闻,喜欢读文史类,就读文史类,喜欢读自然类,就读自然类。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读书不就会陷入片面吗?然而在实际中并不会如此。当你能够完全打开一个兴趣点后,好奇心就会驱使你接触另外一个相近的兴趣点,以此类推,你的阅读面自然就宽起来了。这就像多米若骨牌一样,只不过每张牌推到下一张牌的时间慢一点。有一种哲学博士学位,也就是我们常见的PHD,英文全称为Doctor of Philosophy,它可以授予任何专业的博士,指将某一领域的知识学到哲学的高度了。也就是说任何知识其实都是相通的,我们从喝茶中产生茶道的学问,从摩托车修理中悟出禅心,而佛家的思想也需要瑜伽这样简单的动作——打坐——来赋予它形式。爱因斯坦也可以从物理学中思考到人类的世界观,数学也不过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概念化的抽象模拟。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当我们遵从自己好奇心从知识的一点出发时,都是认识世界的一个起点。
兴趣固然重要,选择某一方面的书,或者某一作家的书开始读时,我们和需要的是坚持。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段厌烦,或者想放弃的时间,又被称为瓶颈期,在瓶颈期之前,我们得到皮毛,瓶颈期后,我们得到的是境界。坚持自己的兴趣读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