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 | 鲍勃·迪伦《在风中飘》——《豆瓣时间》第一集

《Blowing in the Wind》

Bob Dylan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Yes,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s washed to the sea?
Yes,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Yes,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Pretending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Yes,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Yes,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Yes,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风中飘》

译者:张祈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
别人才把他称为人?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海
才能在沙滩沉睡?
炮弹要发射多少次
才会被永远报废?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
答案就在风中飘。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大海淹没?
一些人要生活多少年
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转多少次头
还假装什么都看不见?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
答案就在风中飘。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到人们的哭声?
到底还要死多少人
直到他知道太多的人已死去?
我的朋友,答案就在风中飘,
答案就在风中飘。

诗的背景——亚文化圣人

鲍勃·迪伦(1941—),诗人、音乐家、歌手,对当代的流行文化影响深远,获得2016年的诺贝文学奖。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或 称“疲惫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 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 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 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垮掉的一代”被视为美国文化史上的第一 支“亚文化”。“垮掉派”是二战之后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代表作家和作品包括:《嚎叫》艾伦•金斯堡(1956)、《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1957)、《裸体午餐》威廉•博罗斯(1959)。
•美国青年反战运动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引起了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这场和平反战运动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65年到1967年渐具规模,不断发展,曰趋激进,并逐渐拓展到政治领域,直到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
Bob Dylan 是60年代亚文化的领头人,后来出现的嬉皮文化。他都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用诗歌思考#

阅读形式

不论你相信或者不相信,我们的诗歌阅读方式,一直受到西方的诟病,我们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阅读——朗诵,不是朗读有错,而是我们几乎只会用这种方式读诗歌。
其实诗歌的阅读方式是随意且自然的,古时我们对待诗歌其实是很自然的,王羲之同朋友们‘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便写就了集文学与书法天成的作品《兰亭集序》,李太白也是常常饮酒而后,诗歌便随兴而生。
我想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形式化的阅读方式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一同坐在教室的课堂里,不论是早读,还是课堂上,我们对待诗歌的方式一定是要求大声的朗诵,诗歌其实在哪个时候已经不是诗歌了,它沦为一种工具,一种用来练习普通话,一种用来了解文言,练习记忆的工具
就拿《离骚》而言,其实应该是用方言阅读最好,但我们用普通话‘生搬硬套’,尽显违和之感,我们也不去理解《离骚》背后的精神内核,只是为了考试,强加记忆句子和词意。
表达诗歌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可以是戏剧化的,可以是内容化的,图片化的...
就我们平常阅读诗歌而言,我们力求是主观感,就是你对着一百个人阅读,但你也只是对着你自己读。诗是孤独的,不应过多的追求形式化的东西,阅读诗歌需要的只是自然。**

是诗也是歌

格律、重复

诗歌的格律
一首诗往往包含有若干诗节,每节又分为若干行,每个诗行由若干音步组成,音步则是由一定数目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音步的排列方式 构成英诗的格律。
常见的英语诗歌格律有六种:抑扬格、扬抑格、抑抑扬格、扬抑抑格、抑扬抑格、扬抑扬格。"抑"为轻读音节“扬”为重读音节。
请看我在诗歌中标注的斜体,“cry die man sand...”,这些都是押韵的,鲍勃迪伦的这首歌,富含音韵,很容易让听众有一种音乐感(当然这本身也是一首歌)。
重复
请看诗当中的粗体,大量的重复,是这首诗有了回环之感,鲍勃迪伦想要表达的内涵也得以表达。
总而言之,这首诗歌,不得不让我们回忆起古老英文诗歌的写作方式。

表现方式

不可忽视的是《在风中飘》,是一首歌,歌有歌的不同之处,他有他的节奏感,音韵感,歌是用来听的,歌词通常只是演唱一遍就过去了,而诗是可以多次阅读的,当然歌中也有重复,你也可以多次聆听。但不可忽视的是歌强调的是单一性
再一个是鲍勃迪伦用一副沙哑的喉咙演唱平淡,轻意的民谣,这就很像中国画中的‘留白’,很容易引起听众的思考。

美句赏析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Yes,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Yes,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到人们的哭声?
到底还要死多少人
直到他知道太多的人已死去?

这种直接的质疑方式,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或许我们每天都在抬头看天,也听到很多人的哭泣,新闻里也看到很多人因为战争死去。
但,我们是冷漠的,那些离我们太遥远,与我们没有太多的联系,或许我们已经有所行动,也给别人带来了一些善意。
但是,我们的心是冷漠的,别人的痛触及不到你灵魂的深处,我们也总是摆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后记——诺贝尔奖之思

很多人对鲍勃迪伦拿诺贝尔奖,有不同的看法,为何我们会对他有这么多争议?


1.中文翻译下,造成的认知误差,我们读到的形象同鲍勃迪伦本人的实际形象可能是存在着误差的,不同的翻译版本会让读者对同一首诗也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我们是以中文的思维理解诗歌,不能完全体会到诗的本意。鲍勃迪伦的诗是简单的,但却不简约,我们看到的中文翻译恰恰看不到那一份不简约,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其中的张力,收力。都是我们以中文翻译为阅读的前提下难以看到的
再有可能就是语种的问题,大语种的诗人可能更注重的是形式的东西(韵脚、格律、反复等),而小语种的诗人写作可能会相对简单一点。
2.阅读趣味的不同,我们从小进行的是精英化的阅读,我们接触到的也是精英化的阅读,我们读的是庞德、聂鲁达...,对鲍勃迪伦这样的民谣诗人,就文学而言,他拿文学奖是难以理解的(好比我们让李健、许巍这样的音乐诗人拿奖,我们是比较难以接受的)。
3.对文学的状况不了解,大多数人对国外文学(诗歌)没有太多的切生感受,我们 现在对诗歌的态度是——诗歌已死。现在的人认为写诗变成一种很异类的行为,直接导致很多人对诗歌的一种排斥。已现代诗尤为明显,就我切身的感受而言,可能还会有人会和你谈论李白,苏轼。但几乎无人同你谈论歌德、叶芝。
而国外则完全不同,他们甚至认为说唱也是一种诗歌。正是因为我们的口头文学相对较少,以及没有对诗歌现场的切身感受,导致我们认知上的偏差
4.诗歌表达方式的单一,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我们几乎就只有一种表达方式——朗诵。而国外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比如发表诗歌配上图片,一帮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想尽办法,表演,表达诗歌。
5.对诺贝尔奖的心态,可能我们以前理解的文学是那样的,但是现在活生生的冒出一个鲍勃迪伦,原来文学又是这样的(仿佛我们被扇了一耳光),这就导致我们心态上的差异。
6.对鲍勃迪伦的不了解,可能我们的诗歌是和远方链接在一块的,而鲍勃迪伦,不关心远方,他只关心当下,关心灵魂。

最后衷心的感谢鲍勃迪伦为我们带来的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045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120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28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32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9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3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6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60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0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70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