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阿梦
2018年05月11日
清理手机内存的时候,在爱奇艺里的离线下载栏最低端,看到了《全城高考》。
忍不住点开了看,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看《全城高考》,尽管高中时期看了很多遍,却还是忍不住会难受,会感慨。
高考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无论什么时候提起来,都很有说辞。不管是像贺帆一样攻于学习的人,还是像秦鹏一样的“刺儿头”都在那一段时间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记得第一次看《全城高考》是在高二,当时和室友看这部电影,戚戚啜啜,掉了眼泪,那时高考离我们还挺远的,但谁都把它当成一件天大的事。
后来天大的事就变成了回忆,这是时间的魅力所在。
有的时候会去后悔当时没有全力以赴,但又不想去重新再来一遍了,如果什么事情都要重新来过的话,我们会发现遗憾总是有的,万无一失的人生几乎不存在。
如果把高考以后的日子定义为“后来”的话,后来漫长不可测,我们四散着摸索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好比是一块废铁经过高温的折磨变成锋利的宝剑一样,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几乎是一块废铁。
高一的时候,上课睡觉,吃零食,画画,聊天成了生活的主旋律,课下跟着班里的男生大呼小叫,还对班里一味埋头学习的人有着嘲讽般的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是洒脱。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着神秘无限,而它那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间把我拉向无底的深渊。
再回首,不敢说后悔,但内心满是散不去的苦闷。
昨天晚上跟我一复读同学发了生日祝福,编辑的长长一条短信中除了生日祝福,更多的是一些鼓励的话。
回复的短信中,“谢谢”以外,其余的都是关于他临近高考这段时间的感受,其中的“害怕看到高考分数后,会害怕”突然牵住我的思绪。知道高考分数后,做了的事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看了分数的时候,想了很多。
记得那天家里人都在,除了爸妈。
等分数的那晚,弟弟跟我说过与其瞎着急地都等它出来,不如早点睡,为什么要等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等,或许高考分数出来那晚,许多人都是这种状态:
等待的心情是莫名的,等待的结果是未知的,等待的人是执着的,又有点傻傻的。
凌晨查出分数的时候,看着那个数据,跟预期的差很多,奇怪的是内心没有太大波澜,放下手机便睡了。
第二天五点钟左右醒来的时候,看到悬浮窗弹出的消息几乎都是问高考分数的,急忙看了下有没有未接电话,或许那一刻在意的不是分数,而是爸妈的感受。
后来又点进页面看了下分数,当时的感受跟第一次看的完全不一样。突然间,不甘心,疑惑不解以及后悔之意填满了脑袋。
回复同学们的消息的时候,我大都是以“凉了,等着复读吧。”来逃避这个话题,没有勇气多说些生命。
最终还是逃不过爸妈问分数,内心简直奔溃,不能不说,又无法忽悠过去。
而说了之后,思绪就都被复读这个字眼牵着乱飞。
突然间,我比任何人都要迷茫无措。
我害怕再体验一次高三生活,那将意味着每天六点起床后,一天的时间安排都被学校固定了。
我害怕每天除了做题也只是做题的日子,那样的日子真的好压抑。
我更怕自己会忍受不了高三的那种孤独感,纵使那是一种虽败犹荣的孤独。
高考分数出来的那几天,没有勇气主动联系同学,很多人的去向也都不知道。所以我便以“知道高考分数的那一刻,你是什么感受?”为理由跟一些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聊天。
原来高考还在昨日。
@陌
说实话 ,考得真不好,但是比我预期的高一点。当时分数还没出来我记得我跟你说过估计一本都有点困难,特别怕我老爸失望。对于复读,完全不敢想,因为我怕我会考得更差。
这几天我看了《忽而今夏》,突然间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尽全力。
@花朽
特别绝望,因为考砸了,所以很难受。我挺看重分数的,高考分数低意味着一堆的事情,不能去喜欢的城市不能去喜欢的大学,填志愿的时候会被部分大学限制着。
高考分数决定不了最终去向,那时心仪的大学未必会真正喜欢,可能还会更喜欢现在的大学,不论在哪都是一份体验,但是重点大学的教学质量肯定会更好。
没考好并不意味着错过了所有的美好事物,现在的大学因为遇上了很多喜欢的人所以就喜欢上了。我想如果不在这个大学,就不会遇到这些可爱的人,会少了一笔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其实也是的,就是那些做错得的题带我们来找到这些正确的人。
@素人渔夫
那应该是感觉就像被绑了好久终于被松开的感觉,我的高考分数和我预期的差不多。
@小损友
内心毫无波澜,继续玩耍,继续吃鸡。
@小猪猪
考得不好,想想还是挺难受的,总感觉命中注定。当时纠结要不要复读,但后来我也没做什么 ,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现在还能复读的话,我会选择再来一年。
@樱桃
有点紧张,想知道别人的分数,同时祈祷苍天,高校录取分低点。当时觉得这个高考分数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失败,在我们那里有好些人的分数跟我差不多,那段时间都不敢回老家,担心回去后别人会问我考了多少分,然后又补几句说我家那个大侄儿,我家的小侄女这些也都考了600多。后来就想着是要复读还是走,纠结了好几天还是走了。
特别后悔,觉得要是自己一直像高一那样努力,心无旁骛只顾学习可能会考得更好,但这也意味着我会失去很多有趣的体验,可能不会认识你们。记得我那时问过你接下去的人生该怎么过,你说的“得过且过”至今印象深刻,本来人生就是充满未知数的,我没能进入武大,但我在厦大的体验与经历是替代不了的。
@山肉
大脑一片空白,想着要复读。
@期
终于解脱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潘少
你知道那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吗,那时候真的才明白什么叫欲哭无泪。当时就觉得人生某个阶段在某个高度停住了,就是那种突然间一切都被安排下来的感觉,所幸后来的自己不后悔。
虽然和估计的分数相差十来分,但心里还是感觉凉了啊。成绩出来的那晚上,跟班里几个人在我们的游戏群里聊人生聊到凌晨两点多,开QQ电话聊的。当时有人提议不复读,大家都表示同意,可是后来全都去大学了。对于复读,我是感觉没必要为此再花一年时间,而且在这一年里,你不知道会出现生命意外。
@秦善村
我爸要求我至少考五百分,结果我考了五百零几分,高兴坏了。虽然差一本线十几分,但是家里人着实高兴了好几阵。对了,我是我们那批考得最屁的那个。
@Decent
大失所望,却仍然学着去释然。
@苏泽恩
电话查询分数,放着扩音,我和我妈在紧张地听着,听到分数之后,就瘫倒在沙发上,我知道我输了。
虽然高考的经历早已远去,却时不时还会想起高中那些点点滴滴,偶尔也会梦到重返考场,而且往往是面对试题无从下手,醒来冒一头冷汗。
时光从指缝中溜走,悄无声息。
高三那年,设置了很多个备忘录,距离高考150天,100天,50天,30天,10天,5天。
高三那年,桌子上摆放着的,不是厚厚的理论书,而是一叠一叠的试卷。
高三那年,玩手机是背着老师偷偷玩的,不像现在,自己在座位上戳手机,全然不理唱着独角戏的老师。
高三那年,大概是学生时代最在意分数的一年。
高三那年,每天看着学校高考倒计时的牌子慢慢泛黄。
如果现在还是高三,那距离高考还有26天。
“曾经的焦虑也都释然了”
图片:中国合伙人
音乐:黄晓明,光阴的故事
审核:山肉、最佳损友
编辑丨阿梦
愿我们既可以朝九晚五
又能够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