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所见身处热恋的一对情侣,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好生不令人羡慕。这种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对于单身狗而言绝不亚于一万点暴击伤害。但沉浸在恋爱中的情侣可不管你这么多。他们花前月下,浪漫约会。他们的感情或激情,或狂热。他们为爱而生,为爱着迷,甚至为爱而死。如果幸运女神足够眷顾他们,那么步入婚姻殿堂不过是早晚的事。但在这之前,热恋期的情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导致他们作出了婚姻的选择?恋爱作为婚姻的起始,它最初的动机是否是爱情?因为爱情而选择婚姻是否靠谱?
爱情是什么?
对于爱情的定义,虽然各方各界都有着不同的界定和形式。但简单而言,爱情是一种情感,恋爱是亲密关系的一种体现。而我们所谈论的爱情,是一种混淆而模糊的概念。正如柏拉图的一首诗而言:“爱神栖于爱欲之国。爱是欲求,是冲动,是恒久的失衡。如饥似渴,不能熄灭”。或许爱情不过是爱与性欲的结合,虽然它们是有所区别的,不过,身处热恋的我们又有谁能分得清呢?
对于爱情的懵懂认识起源于青春期,此时也是性欲最为旺盛的时候。或者换一种说法, 种种对异性看法的改变和对性的渴望都是因为这个时期荷尔蒙的大量外泄所致。很多男性在此阶段已经有意识地渴望了解女性的身体。那个时候我们男生暗地里流传得最火热的书籍是《龙虎豹》之类的,我也有幸能够接触过。至今还记得初次接触让人血脉偾张的彩色图片,几乎瞬间就让我发射了。洗了内裤,然后几个同学相视一笑。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而早恋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了,身处热恋的情侣就如我所见的没太大区别。区别是早恋在青春期是禁止的,由此引发了各种棒打鸳鸯的苦情剧。荷尔蒙的相互吸引在此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刺激了我们对于性的渴望,它有多压抑就有多渴望。
对于早恋我们更关注的是性行为的发生,这也是我们判断爱情的标准。我们通常最喜欢问早恋的那些同学都是这三个问题,“她爱你吗?你们有没有做?感觉怎么样?”我们潜意识里认为爱与性欲是联系在一起的,爱情的雏型在此初见端倪。而处于这种爱情中的情侣之所以有各种热烈的相爱相杀的故事,不过是因为身处多巴胺的上瘾体验中。
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通过核磁共振测试对热恋相关的大脑活动作出了解释:大脑底部附近有一块活跃的微小的区域——腹侧背盖区,其中活跃的细胞称为ApEn细胞,这种细胞制造了多巴胺——一种天然的兴奋剂,并将它散发到大脑的众多区域。腹部侧背盖区是大脑奖励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被我们称作爬虫类脑核的部分,它关系到欲求,动机,专注和渴望。
事实上,这一片区域在可卡因瘾发作时也会活跃起来。所以爱情的魅力与多巴胺有关。或者说,我们之所以会在爱情中作出各种热烈的行为不过是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但这种情感状态是不会一直持续的,一个人也不可能一直在吸食可卡因。所以,因为这种情感而步入婚姻的人,迟早还是得面临激情退却之后的空虚。
如果这就是所谓爱情的真相,那么由此而选择婚姻并不是一种靠谱的选择。当爱情在性欲的部分退却之后,又如何能够再次相互吸引呢?这种感情前后差异之大,也是很多人患得患失的源头。
“他还爱我吗?他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爱我了?”
怀疑由此而生,如果处理不当,极其容易把婚姻推入万劫不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