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太兄的这本《天命》里的很多文章,以前大都读过,像《生命中那几个不能碰触的琴键》《我听到灵魂撕裂的声音》《浴火的莲花》《找一缕光明把人生照亮》等文章至今还留有深刻的印象。记得在一个夜晚,从世太兄的博客上读到《我的同学徐伯鸿》,为其文章中展现的同窗真情所打动,禁不住流下伤感的泪水。而前面提到的几篇文章也都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著名作家韩石山曾有“青春作赋,中年治学,晚年研究乡邦文献”的说法,世太兄的创作经历虽没照此轨迹,但将近知天命之年的他特别关注留意乡贤,积极收集乡邦文献。从世太兄的博客上得知,世太兄收集了多种版本的《光山县志》就是明证。
说起冯友兰,相信大家不太陌生,而说起冯友兰的弟子涂又光,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涂又光这个名字,高中时,我是从一本《光山县志》上知道的,此后一直铭记于心。对那些有真才实学,俯仰随心,从不曲学阿世的学者,我向来仰慕不已。当得知世太兄竟有多次前往武汉亲耳聆听这位学者兼乡贤的教诲,且还邀请过其到洛阳讲学的经历,自是艳羡不已。因此读世太兄写的有关涂又光的文章,别有一番滋味。而去年从网上得知涂又光去世的消息,想到自己绝无当面请教之可能,“但悬剑空垅,有恨如何”,让我痛心良久。世太兄的这篇《天行有道尚正气 学界憾失涂又光》自有一番史料价值,给那些想走进这位真正的学者的人们,也给那些想进一步了解涂又光这位乡贤的故乡人,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种文章自有存世之价值。
世太兄的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事真文真情更真。为了学习写作,我也多少看过一些文章,读过一些书籍,但很多文章,你读后,发现很难从中看清作者真实的面目,即使抒情,也往往过滥而矫。而读世太兄的文章,却恰恰相反,“文如其人”在世太兄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甚至,《天命》里的一些直面人生真实,绝不虚饰,更不有意向自己脸上贴金的篇章,相信不少读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世太发自内心的真诚和难得的勇气。
毋庸置疑,文学创作的手法有很多种,我们无意要求大家只用一种写法,那只会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我自己的写作也确与世太兄有些不同,但世太兄这种绝不向壁虚构,始终坚持真实写作,真情为文的写法,无疑是我最钟意的,虽然我至今还学不来。
正如世太兄在《从良知出发》里所写的那样:“我可以用最朴实的文字,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以及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忠实地记录下来。”我仔细思量过,世太兄的文章为何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我想,这句话也许就是答案。
在这个大家说假话脸不红,心不跳,早已习以为常,造假花样不断翻新,假物品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个处处流行戴着假面具,以使尽浑身手段,善于逢场作戏的人为世间高人的时代,在这个售假可以取荣,以假偏能立身,而一个人若保持了太多的真反而处处寸步难行,时时受到嘲弄甚或打压的时代,真诚、真情、真实无疑具有最强大的力量,在某个时刻,总会打动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当今世人,以假取荣,视真为丑,迷途而未返,癫狂而不悟,岂不痛哉!
总有一天,那些习惯了造假用假的人们会发现,真实不仅仅是善的,也是美的,更具有穿越时空而强大的力量。返朴归真当为越来越多有足够内省的人自觉的选择。
“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喧嚣,我曾经以一种真实的方式存在过。”
仅此,也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