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淘宝,掌柜就如我心里的蛔虫。
当我们买买买不停手,钱包被掏空,泡面顶一顶,发粮日又是一条好汉。
当广告狂轰乱炸,我们稍看一眼,仿佛中了魔咒。不买吧,心里痒痒,买了吧,荷包吐血。
那些商业巨头,到底使了什么手段,轻易影响我们的消费决定?
1
互惠
当超市熟食区店员阿姨递给你一口试吃的,你吃过了,尝过了,然后你发现,你很难厚着脸皮说不买,甚至要编造各种理由拒绝阿姨,对超值特价促销说“不”,真得很难。
你会有点不好意思,仿佛你成了“吃了不买”的赖皮。
为什么?因为,亏欠感让人觉得不舒服。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原始社会,人类通过分享食物和技巧,劳动分工,在险恶的野生环境里生存下来。
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即使我们原本不喜欢,互惠原则让我们产生亏欠感,觉得有义务回报。
美国残废退伍军人组织报告指出,一封请求捐款的信,回信率是18%。但在信里附小礼物,回信率达到35%。所以,哪怕是别人硬塞给我们的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
免费的,最贵。
羊毛出在羊身上。
那些免费礼品和赠品早就隐藏在你的账单里。
2
言行一致
加拿大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赛马场下注者的心理:只要一下注,他们对自己所选的马获胜的信心大增。这些马的实际获胜概率没有任何变化,马还是那匹马,赛道还是那个赛道,赛马场还是那个赛马场。
美国心理学系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提到:“显然,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你试过所谓网红店的畅销品,哪怕难吃,在经历排队1小时后,你也会拍照发圈,吐槽加神评论,打死也不承认自己被骗了。
3
社会认同
你走在小巷里,走在前面的男人突然倒下了。
他怎么了?他是心脏病发作,还是喝醉了?
你要怎么办?是扶他起来,还是再观察?
人在不确定的时候,更容易根据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该怎么做。
更具体来说,关键是模仿。
德国文豪歌德写了本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主人公维特自杀而死。这本书成就了歌德,也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浪潮。这也就是著名的“维特效应”。
菲利普斯的一项自杀跟踪研究证明,报纸头版一登出自杀新闻,在新闻曝光率高的地区,自杀率就会激增。一些内心饱受折磨的人读了别人自杀而死的报道,就仿效了这种做法,自我了断。
这就是社会认同的作用。
我们更倾向于仿效跟自己相似的人,而不是跟我们不同的人。
西奥迪尼也提到:广告客户现在知道,要向普通观众推销一种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表现其他“普通人”喜欢它,爱用它。
不难看出,广告一播:“我们全家都在用它。”你就要睁大眼睛了,到底它是睁眼说瞎话,还是功效显著。
4
喜好
当我们看到明星代言广告,比如杨超越举着麦当劳汉堡,我们到底是喜欢杨超越,还是喜欢麦当劳的汉堡?商业社会就是通过广告,把我们喜欢的明星和他们的商品捆绑在一起,让我们产生联想。
合不合逻辑没关系,重要的是正面、积极的联想。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户外装备广告,一个人攀上高峰,一览丛山小。我们的脑海里,顿时渴望自己就是那个人,登顶,特牛。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装备的性能和作用,我们一点都不了解,就“想要”。
所以,当你喜欢这个产品,仅为了你喜欢的明星,你也会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