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托,烟火里的尘埃

普拉托,意大利中北部的一座城市,背靠亚平宁山脉,与佛罗伦萨火车二十分钟。有幸可以在这里待上十来天,想写下来,这是欧洲大陆给我感触极其深刻的一个地方。

我尽量把我看到的听到的东西给写出来,可是毕竟很难做到客观。在正文之前要提及,这只是一个在普拉托待了十五天的游客的所见所闻。写出来的东西,除了因为停留时间之短停留身份之肤浅而带来的片面主观以外,更是充满了个人色彩。所有眼前事物,都是一个人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只能这么说,我写普拉托,是在写自己眼里的生活,是想和你讲,从我眼睛里看出来的普拉托,是怎么样的。



一组来自维基百科的数据,2008年年底,普拉托合法的华人居民为9927人。当地政府估计居住在普拉托的华人数量大约为45000人(包括非法移民)。到2008年9月,有3100多个中国企业在当地商会注册。

这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的话,华人数量要翻一翻。

照片拍自普拉托很大的中国区。说它是唐人街实在是有点委屈了,其规模已经远不是"街"这个名词可以衡量的。这家奶茶店叫"MoMoTe",承包了我半个月的手抓饼和烤香肠。第一次走进这家店还是很惊奇的,特别是门口贴着的"可以什么""可以什么"。如此接地气的奶茶店在欧洲怕是很难找到。奶茶店里面也是如此,有一块墙贴满了便签,"XXX我喜欢你",有一个小书柜,在里面可以找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及其他非主流网红小说。

这些都是在普拉托生活的中国孩子留下的痕迹。他们说意大利语,说中文,学英语,学拉丁文,学德语,还有和爸爸妈妈用温州话扯淡。温州话,之前忘提了,与其说普拉托的华人人口有多少多少,还不如说温州人口有多少多少,两者在普拉托,数量上几乎等同。在路上遇到只会说温州话而连普通话都蹩脚的大叔,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意大利语简直天方夜谭。怎么来意大利的?非官方渠道。

想想这里的孩子真的觉得挺不可思议,衢州和温州,高铁也就两小时,吃的一样喝的也一样。四月初的清明节,也是可以去超市买到巨好吃香喷喷的清明馃。可是他们在这里,而我们在中国浙江,大家长大着,却是朝着全然不同的方向。

要说文化的交融到底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因人而异。对于普拉托的孩子而言,文化冲击是不存在的。冲击是现有文化与固有文化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代移民身上。二代三代移民,他们感受到的,已经是融合了意大利文化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说是融合意大利文化的中华文化,而不是融合中华文化的意大利文化,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大趋势注定是向着所在地文化演变,但是需要时间,现在的时间还是太短,文化隔膜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打破。

很多人以为接触不同事物越多,人会变得越包容。我更愿意将包容写作宽容。甚至,有些时候会觉得,自己永远做不到包容,只会宽容。因为体会越多越深,越是明白这世上有太多太多不同的活法不同的想法,而你我,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位。与他人相差之大,是没有能力做到互相之间无障碍沟通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就不要去提爱众生,能够做到承认他人接受他人,已经很不错了。





意大利的教育不好,在中国人眼里。有需求就有市场,在普拉托可以看到中国人开的面向中国学生的数理化补习班。扯远说一点,普拉托因为大量温州人的存在,而使简体中文成为主要使用文字,这在世界华人聚集地算是比较少见。一般来说,粤语和繁体是主流,而在普拉托,简体和温州话,还有颇为亲切的吴地软软的口音,才是大家平时所习惯。

多数事物都逃不开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共性远要比个性复杂深刻。曾经想说,要比较一下中英中学数学教学的同异。怎么做得到?不可能。比较中英两国,还不如说比较万祺万哥和Andrew猪哥的教学风格。要想有一个范围比较大的总结,我这种小鬼远没能力。

在意大利听史蒂文讲了很多他以前在意大利读书的事情,能够从他家翻出学中文用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书是我没想到的。《童趣》有抄注释进原文,可以说是很中国了。要说意大利还有英国,和中国比,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一定有很大差别。这里用词是"差别",而不是"优势"。我很反对有人讲国内教育怎么怎么不看重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这个词的定义很主观,你只能说每个国家对这方面的态度不同,并不能说它是好是差。

西方的教育,鼓励学生探索课外知识,会有作业布置让你去做与你书面考试完全不相关的研究学习。国内的教育,也在鼓励学生探索课外知识,不同的是研究学习是与书面考试相关。要说国内那叫竞赛那叫超纲,国外的这些研究不也竞赛也超纲了吗,本质没有什么不同。以前在二中念书的时候,我就想,每天刷那么多题花那么多时间有什么用。确实,没什么用,我现在也是这么觉得。可是不同于那个时候想法的是,从长远来看,刷题在知识积累上是没什么用,可是在刷题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比如刻苦比如坚韧,受益终生。文章开头那句话,"所有眼前事物,都是一个人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我将它拓展开来,就是现在我们的生活状态,都是由过去所经历的一切在做贡献。很多好的品质,只有中国教育才可以提供。随便举一个例子,同学之间的情谊,中国孩子就要比西方孩子深得多得多,毕竟大家都是一起洗澡一起大半夜不睡觉午夜情感电台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所以说有人讲独生子女对小孩子的成长不利,其实真的还好,国内中学培养出来的感情,和亲兄弟姐妹没差。但同时,很多差的品质,也是只有中国教育才会催生。总之,每种不同的教育,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没有好或不好,最终都是可以将你培养成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为什么现在如此推崇西方教育,因为西方教育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这个主流,会随着时间,随着不同年代的人的更迭,最终慢慢分散成一个个独立自我的每个人个人的想法。

还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家校关系。中国学校的家校关系,要比西方学校,紧密得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用来形容中国教育。顾客就是上帝,用来形容西方教育。但是,也要退一步说,二中的家校关系,确实是要比我在读的英国高中紧密得多,但也不能保证二中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抑或只是极少数的个例。

最后,刷题是王道。适用于所有教育。



意大利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但公共债务占GDP百分之一百八,仅次于穷困潦倒的希腊。

这是米兰和佛罗伦萨之间的火车票,来回一百一十欧,算是意大利境内的高速列车了,大概两个半小时车程。一组小数据,米兰和佛罗伦萨之间距离三百公里,衢州和上海之间距离四百公里,高铁票价两百单程,人民币。

公共交通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市场由供需关系来调节,票价与车速不能很好地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可以从意大利的火车系统,以小见大为什么这个国家公共负债如此之高。

和欧洲其他地方相比,意大利的火车可以说是又好又便宜,反正是绝对没有英国火车晃来晃去有时车轮还要和铁轨擦出点火花那么心惊动魄。城乡普速的双层设计很有创意,二层可以看到很好看的风景。但是问题在于,意大利的火车管理简直乱得一塌糊涂,火车站就是个放大型公交车站,没有检票(安检全欧洲都没有),走个楼梯上去可以直接到月台。公交车也很乱,买票不是在车上买,而是在散布城市各处的小报刊亭,买完去车站直接上车。查票随机,权当缘分一场。

讲个小插曲,来意大利之前买了他们那里的火车通票,结果后来在火车上被告知通票只限于意大利的一家指定火车公司的指定低速列车。而我被告知的时候,已经是从罗马回佛罗伦萨的路上,也就是说我去罗马其实有逃票,也是五十几欧。

就是这样一个买票买得稀里糊涂,管理管得乱七八糟的国家,还正是一个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地方。想想一年光是游客逃票就逃了多少钱。意大利本着极强的人文主义精神,天真地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善良诚信。是人都会有善恶,有效的运转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措施。

写到这里,要是真有什么旅行干货的话,那一定就是,意大利除了火车以外其他的公共交通极不方便,不会说意大利语或者没有会说意大利语的人一起,还是别自助游。的士打不到Uber用不了,是要流泪的。

倒是要补充一点,意大利,尤其是服务行业的英语,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会碰到很友善的人,就像我在火车上被告知通票没用的时候,乘务员姐姐也没说什么只是给我补了票,然后带着我一节车厢一节车厢问过去,看看还有没有空位置。



意大利境内主要有两条山脉,一条是北部的横向山脉,阿尔卑斯,另一条是南北贯穿半个亚平宁半岛的亚平宁山脉。普拉托位于亚平宁山脉中部西麓,整个地形是一个小盆地。在普拉托郊区拍下了这张照片,从史蒂文家开车只要二十分钟,然后走半小时就会到。

说实话来到普拉托还是挺感动的,盆地,不远处的小山丘,会有一种回到衢州的感觉,好像自己也是可以站在阳台向北望去看到九华七里的山一般。

山好似是一种精神寄托,从出生看到大,有山的地方知道会有依靠。英国这里待的实在是太平坦了,东安吉利亚在全英格兰地势起伏最小,放眼望去只有天和云和蓝色和白色。要是可以有山就很好了。

以前好像写过这么一句话,"心里面有些位置是一次性的,就像米米卡,和拉开了口的辣条,装进去就再也拿不出来"。想说的是,出生最开始接触到的是什么,是会在心里留下一辈子,任你去了多少地方走了多少路,心中最怂最柔软的,还是如年少光景。

以前写到这儿,还要煽情呢,现在不会了。我就很奇怪,初中语文考试要求煽情一点煽不出来,到了高中要写议论倒是一个劲地煽情,我可能是和中学语文有孽缘。

现在看到山看到江,看到那段非常非常酷的两秒爆破西安门大桥视频,还是会有点想家。但是这种思念,由以前的对具体生活片段的思念,逐渐抽象成了一种更宏大的念想。以前想着博文楼黄了又绿的爬山虎,现在想着那阵把爬山虎吹绿了的风。不变的是对人的思念,一个地方之所以值得记忆值得歌颂,还是因为那个地方有值得记忆值得歌颂的人吧。





写了这么久我都没有说清楚史蒂文到底是谁。史蒂文是和我一起在英国念书的同学,意大利出生,中国国籍,假温州人,温州话水平还没我衢州话厉害,是个不喜欢TFBOYS的零零后。在这里要非常非常感谢他,尤其是在这十几天时间里提供了非常高质量的同声翻译服务,也要感谢他们可爱的一大家子人,非常感谢他们的热情。

这两张照片是从史蒂文家阳台上拍的,一个朝北一个朝南,有山的那张是朝北。意大利城市居民楼多数以公寓为主,样式很有中国九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但实际年龄要比九十年代还早得多。有电梯,只能挤得下四个人的狭窄电梯。

第一次从他家阳台望出去的时候,简直是感动到落泪,这真是一座极具烟火味的城市。有人用摩托三轮载着青菜停在路边卖,有人把竹竿支在阳台晾晒衣服,还有来来往往的杀马特青年和懵懵懂懂的小屁孩。路上纸袋垃圾飘来飘去,老头老太门口聊天。是航埠镇无疑!可惜史蒂文不懂"烟火味"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嗯嗯不错不错,牛逼"。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因为,临走的前一晚看《歌手》总决赛,想到华晨宇的这首歌歌名正是很好地形容了这座城市。在这一方与故土足有九千公里的异乡,积聚了多少华人的荣光与彷徨。

要是用一个词来形容普拉托,"烟火"是再合适不过。作为一名匆匆过客,我没有资格赞颂或者批评,只有一点一滴的用心记录下我吃过的红烧肉喝过的珍珠奶茶。这是普拉托,是意大利,这是好几万中国人的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271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25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252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634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549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985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471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2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257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3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3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40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28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2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8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45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79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