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位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朋友给我留言,谈到了工作中的种种困惑:比如教学成绩,领导认同,与家长沟通等诸方面出现问题,让自己对工作有着深深的挫败感。
我能理解这种感受,并想起了自己二十多年前,刚走上三尺讲台的情景。
1995年,我接任二年级某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作为少数的毕业能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之一的我,工作上正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开学不久,学校派语文教学专干听我的课。我并不特别紧张,先天晚上认真读了几遍教材,将《教师教学用书》读了三、四遍,写下教案再反复修改了两遍。第二天,课堂上按照计划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
说实话,我的自我感觉良好。
集体评课的时候,教学专干风轻云淡地说:“这堂课总体还算不错。”
“什么叫还——算——不——错?”我想。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足足半分钟,才继续说,“但是——这篇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都没有突破。显然,你对教材钻研不够。”
“什么?一堂课重点难点都没讲透!这不是对我的课全盘否定吗?”我面红耳赤,强憋住眼睛里就要落下的“金豆子”,尽量虚心地点头,脑袋里是一万个不服气:明明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我都看了n遍,教案我也老老实实写了,怎么就说我没有钻研教材呢?这专干不是瞎说吗?
心里确实感到受挫,不舒服了好几天,只是咬咬牙,暗地里做了些努力。不久,学校举行课堂教学比赛,我教学的《登山》获得了一等奖。
……
经过这么多年的课堂磨练,听过大大小小的名师授课,批阅过不计其数的试卷,琢磨过万万千千的考题,见识过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
回过头再看当年的那堂课,我不得不承认,确实不尽人意之处甚多:对于教材应该突破的教学重点,我是不得要领的;真正好的课堂,是艺术无痕的。而我认定的琢磨教材,不过是蜻蜓点水;我觉得热热闹闹的课堂,不过是“无效”的教学行为。
一如我二十年前教陶渊明的《饮酒》,只教会了孩子们背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简单理解诗意。通过这些年的阅读积累,我才了解诗人解脱了一切贫富、穷达,生死的束缚,简单的字行里表现出难得的冷幽默;诗人任真肆志又固穷守节,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的完美;及至他的“儒道兼综,孔庄并重”……这些,我当年没有“吃”透,在教学中,自然也就让学生“消化不良”。
教学专干当年的评价,完全是中肯的。但话说回来,那些批评、建议尽管不错,作为年轻老师,要听,又不能太在意
要听,是因为大部分建议能切切实实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能全听,是因为太在意批评,极有可能因为受挫,而影响我们对这门职业的喜爱。谁愿意自己的努力,总是被别人否定呢?
不管从事哪个职业,都像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的教学风格,是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刚开始参加工作,个人能力不一定马上能被大家认同,但只要不放弃,日复一日积累,钻研,终有一日,那些努力不会白费。
我一直认为,教师保持职业幸福感,比教学水平提高更重要。只有热爱,才会让我们对这份工作有着初恋般的激情。有了持久的热情,是不怕教不好书的。因此,大家将那些小挫折看轻些。工作中存在不足,甚至偶尔犯错,都很正常。谁没有年轻过呢?
与诸位年轻的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