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本书,虽然是心理学领域,但是它里面的一些方法理论,即便是一些非心理咨询师的人都可以做知识迁移。
这本书叫做《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作者是来自于加拿大的莫妮卡·布里永。她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为儿童和成人进行心理治疗近四十年了,同时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和督导,可以说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和理论功底。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她在自己个人主页里的一个描述:她声称自己已经退休了。
这段介绍有几个有意思的点。
比如退休这个词看起来挺平常的,但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意味着这位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职业已经没有遗憾了。同时意味着她写的内容,可以更多地发自职业总结需求,而不用过多考虑来自公司、机构、名声层面的制约。
另一个让我关注的点是: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和督导工作。
不要小看这个督导工作,因为这意味着莫妮卡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咨询师,同时也承担着给心理咨询师做咨询的工作。
你没看错,是给心理咨询师做咨询。
心理咨询师在给客户做日常的治疗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来自于客户的情绪、技术性问题,这时候心理咨询师可以向自己的督导寻求帮助。所以督导需要站在比心理咨询师更高的层面去看待问题,督导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督导是整个心理咨询领域里最复杂的一个环节。
这样一个年长的督导写的书,说明她不会犯年轻咨询师的一些通病:用大量专业词汇堆砌出复杂的语句,以此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性。
所以一个做过督导和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当她退休后写了一本介绍临床心理咨询经验的书,必然是用最质朴的语言介绍最有价值的经验,认识到这一点,我对这本书更加期待了。
接下来聊一下这本书。
书一共有246页,除去最后的注释部分,正文一共有239页,所以看到这个数据,我一度有点担心:这些页数,似乎太少了,能够涵盖这个话题的哪些领域呢?
简单地翻完全书后,我的疑虑被全部打消了。这本书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内容全面又不刻板,不论读者对心理咨询领域的认知处于何种水准,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读的内容。
整本书分为了十三个章节,在这其中我觉得第六章治疗框架是最有意思的,因为这部分的内容不仅讲述了心理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的干货内容,同时这些干货也可以沿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治疗框架分为的两个方向,一部分是内部框架,指的是心理咨询师内心立场,另一部分是外部框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形式框架,指的是心理治疗的组织层面。
先来看看内部框架。
内部框架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微妙和最不引人注目的。内部框架越清晰,越能帮助咨询师有效地引导来访者解决问题。
一个合理的内部框架,是由多个因素协同组合后产生的,这其中包括了:和来访者保持合适的距离、在改变过程中采取专家立场、学会等待、依照理论参照。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叫做与来访者保持合适的距离。
合适的距离,是咨询师在这场治疗中的立场基石。因为当心理咨询师开始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可能引发对方的反弹,有的时候他们难以忍受这种紧张情绪,于是开始试图将话题转移来避免冲突。常见的方法比如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不再使用尊称、提出换个地方谈话、或者给心理咨询师送小礼物。
这些做法本质上都是在拒绝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这时候,心理咨询师要保持自己的立场,避免对对方激怒或者被糖衣炮弹所迷惑,应该帮助对方找到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舒服。
在改变过程中采取专家立场。
这是构建合理内部框架的第二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专业人员,需要以专家的立场找出来访者身上与某个人群共有的特殊特征,这是作为诊断的依据。
作者认为来访者身上的独特性是促使他找到心理咨询师的重要原因,所以心理咨询师要处理的正是这种独特性。
这预示着在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要摒弃主动探寻的态度,应该把自己处理情绪和思想的方式作为一种认同模型。一切话题以来访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个书本的专业知识为模板。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一定立即起到效果,所以需要心理咨询师理解第三个重要因素:学会等待。
只有学会了等待,心理咨询师才不会在第一次接触来访者就开出干预方案,这样可以给来访者保留不确定性的空间。
构建内部框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理论参照。作者是走精神分析流派的,在这里对相应的观点不做赘述了。
内部框架构建完成后,还需要关注外部框架的建立。
外部框架包含的因素比较外显,比如哪些人可以参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氛围和环境应该如何?访谈的次数和节奏、时长应该如何安排?费用如何支付?如果发生缺席或者中断治疗,应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理治疗框架。那么这套体系,如何迁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
假设公司某个员工有情绪问题,最近工作有点懈怠,这时候hr接到主管的协助请求后,来给员工作心理建设。可以用一下书中这套模型。
首先在和员工沟通前,hr需要自己做内部框架构建。
第一步,与员工保持合适的距离。在这一步,梳理一下自己和这名员工的关系,看看是否有某些正面或者负面因素会影响到交流的顺利进行,如果有这些因素,及时找出来,注意在沟通时候,一旦因素出现,立即适当的和员工保持距离。
第二步,采取专家立场。找到员工身上问题的特殊性。
第三步,学会等待。告诉自己不是一轮谈话就可以解决员工的问题,自己应该有耐心地等待问题暴露。
第四步,依靠理论参照。从性格测评等专业角度分析问题所在。
接着看看外部框架如何构建。
这里我们可以确认这轮谈话哪些人可以介入,比如员工的直接领导是否应该参加?同事是否参加?谈话放在办公室封闭空间进行,还是找个休息区进行?谈话的频率和时长如何安排?
至于最后一点付费问题,在这个场景里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心理治疗作为一门已经发展N年的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没事时候翻翻,能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