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医论:桂枝汤(续二)
软弱无力的浮脉,正是适合桂枝汤的虚弱之脉,然后开桂枝汤就好了
在医案里头,日本人跟中国人的虚实观是不一样的,日本的中医看到的虚实跟中国的中医看到的不一样。日本人觉得桂枝汤的脉浮缓,意味着一个人身体比较虚
比如说阴实证,那个病人虚得一塌糊涂,可是我们还说他是一个实证,或者是阳实证,这个病人虽然可能体质是很弱的,但是他身上有大热大发炎,我们还是把他当作实证,所以中国人的虚实观是邪实也算实。那日本人不是,日本人是看这个人的体质强不强健,这个人身体很虚弱就叫虚,身体很强健就叫实,就是日本人的虚实跟中国人的虚实不太一样,日本中医有这个观念。
*桂枝汤*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 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 枚(擘,味甘温)
*葛根汤(医贯)*:
赤芍 葛根 葱白 生姜 桂枝 麻黄 甘草 大枣
症状:
头痛、发热、恶寒、项背强紧、脉浮有力者。
感冒初期是不可以喝葛根汤,因为里面有麻黄会把人的阳气散光,可以喝桂枝加附子汤或者是真武汤慢慢补救回来
葛根汤:燥热感冒,太阳区块就要传到阳明区块,太阳过阳明的时候那个血分已经有受邪,所以用麻黄从血分把邪气发出来的药
学习《伤寒论》,不要随意的用代替方,买不到麻黄汤就用麻杏甘石汤,其实麻杏甘石汤跟麻黄汤是不一样的。因为麻黄只要跟石膏碰在一起,发汗的力已经不一样,因为有很多药互相会有拮抗的。
民国初年的张锡纯的桂枝代粥汤,就说不要喝粥,让桂枝汤也能够发出来什么,桂枝汤里面加黄芪再加知母。黄芪跟知母加在一起,真的有些神妙的功用,我也不理解的。但是一般来讲,桂枝汤加了黄芪之后,会变成没有桂枝汤的效果。因为黄芪会折断桂枝汤那个从营到卫的路
胡国栋的医案,身体一边会出汗,一边不会出汗。也是用桂枝汤当底子,加黄芪有加茯苓,就是用一些其他的补药,桂枝汤加一些黄芪还不至于完全到没有效
桂枝汤加味来医,就基本上是这样,就是益中气、和营卫、调阴阳是治这个病的一个基本。
寸脉是浮缓的,尺脉是微弱的,阳浮而阴弱,其实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法。有人说上焦脉比较浮,下焦脉比较弱,那也是桂枝汤的一个脉,用桂枝汤治疗这个低热,证明是可以说是营卫不和的低热。
桂枝汤治自汗:
1)桂枝汤治营卫不调的出汗。
2)桂枝加附子汤治阳虚自汗。
3)无论用桂枝加附子汤或者是桂枝汤,一开始都不要用黄芪。用了黄芪桂枝汤发挥不了通营卫的效果,反而那个汗不会好。黄芪都是几贴桂枝汤以后,或者几贴桂枝加附子汤以后再用它。
玉屏风散治表虚的自汗。
头一直出汗,同时舌红、舌苔白而脉浮缓,就是桂枝汤。
怕风加自汗是桂枝汤。
脉浮缓而皮肤瘙痒,用桂枝汤为主,加点当归。通常皮肤会痒都是血虚,所以风邪容易进来,所以通常加一点补血的药。
太阳篇条文讲解:【6.15】·桂枝加葛根汤方
【6.15】 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的纲要之下,脉浮,恶风寒,汗出,且后脑勺僵——既桂枝汤证的后脑勺僵!葛根吃了能让后脑勺变松。
葛根的药性
葛根又名鸡齐根,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有清太阳经的效果。
葛,恬楼,土瓜都是藤蔓类的植物,葛的根很短,却可以把水气输布到藤蔓很远的尖端,象征人体的太阳经。太阳经是人体最长的经,把水输到人的头顶,葛根进去人体后,会以脾胃区块作为中心轴,把肠子,肾脏区块的水气拔上去,然后重新输布回人的太阳经。
拉肚子拉出的东西很臭,又烫屁股,急性肠胃炎——葛根芩连汤。
葛根能把被风邪压断的水气抓住,重新接回来,水接回来之后,本来嘴巴很渴的,这时就会比较润了,所以糖尿病那类“消渴”可以用这一类的藤蔓类药来治疗。
恬楼是结瓜的,所以恬楼根拉上来的津液可以保留在胃里,效果像白虎汤,又凉又润。
葛结出的是细碎的小豆荚,是细碎的种子,所以“葛”把水拉上去是往外散的,可以治感冒,解酒,把酒的湿热拉上来散掉。
感冒一开始人发燥热,用四两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