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7杭州梦想蓝图课
有趣的人总会相遇,这是真的。在拉萨的酒店里和刚相识的旅伴聊天,随手分享了一段南迦巴瓦峰延时摄影到一个课程群。她的微信响了,原来她也在那个群。我俩又聊到了共同喜欢的李欣频老师,她告诉了去年参加禅堂课的有趣感受,在那个当下我搜索课程改了行程以便赶回杭州上课。这就是我参加这堂梦想蓝图课的缘起。
蓝图课上欣频老师分享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木马程序”,“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一个大“木马”。想想看,这句话是多么的欺骗人啊。曾经的我虽然没有把这句话当作微博微信签名,但在心里却是百分百认同的,坚持认为这就是上进心的体现。真的是这样吗?欣频老师解释到:“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是一个藏得很深的”木马程序”。它隐藏的是对“当下的我”的否定和不接受,在这种持续的“否定自己“的频率下,你又如何调整到“更好的自己”的频率中呢。只有接受了当下的我和我的状态,在接受和臣服当下的状态中,你才能进入到更高的纬度视野和能量场。当我们真正的爱自己接纳自己了,自然而然就会迎来“更好自己”的升级版。理解到这个程度后,接下来我对欣频老师的“爱”的课程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 学会爱:爱自己
爱是一个很容易挂在嘴边的字眼,可是爱是什么、如何去爱却是一个很深的课题。近些年的一些阅历也让我认识到,只有懂得真正爱自己的人,才有去爱别人的能力。
爱的前提是了解。在课上,欣频老师讲到:人生的崩盘点往往就是你最得意、最优势的点(此处有详细的电影《奇异博士》卷福玩手机出车祸剧情解说)。听到这个解读,回头看“人生十大伤痛事件”(课前功课里的自我问答)思路清晰起来:“快、强、急”一直是我内心引以为傲的特点,特别是“急”,一直以来我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负面词汇,它给我带来了做事风风火火的特质和绝对的高效率。可梳理近些年那些抑郁的低潮期,有哪一段抑郁发生前又没有“快、强、急”的长期埋伏呢?最得意最优势的点往往也是你的败点甚至是致命点。
发现自我携带的木马程序是当务之急。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个错误、一次又一次地栽倒在同一个陷阱里,这些画面有如“鬼打墙”,不堪回首。欣频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这就是木马程序。清除木马程序靠的是更高纬度的思考和对自身潜意识的更深的了解。如果做不到,只是进入一个新的“木马场景轮回”。所以,我的木马是什么,找出来训练自己并清除掉是我课后当务之急的功课。
最深的否定、最大的伤害根源都在自己。课上三谷幸喜《了不起的偷拍》电影片段就特别贴切地描述了这一点。因为我自己设定了一个木马程序,所以总是轻而易举的被打败。所以那个“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那种持续的伤害不是来源于外部,它来源于我的内心。
理论课之后禅舞时间开启,这是一段倾听身体的过程。前半段的课程围绕了身体冥想和身体扫描进行。这样我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内观课程。感受身体、净化身体也是一种与身体展开深层次联结的方式。我只需要打开身心,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音乐去寻找、去共振。身体也是有口味的,当遇到有共鸣的音乐,跳起来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情,反之就会小小地分下心。在当时那个时刻,我想到了平等心。我不会因为自己某些音乐没有太大共鸣而自责,也不会对身边朋友的没有放开而遗憾。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段非常好的体验,能参加课程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了。毕竟这次课程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全新的开端。
二 学会爱:爱他人
对于“爱他人”,我的理解是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另一个则是众生(与你同处一个地球的陌生人)。
“亲密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这些都属于第一个层次。课前做了“你理想伴侣的十个条件”,还老老实实依重要程度排了序。课上才知道这是“陷阱”,哈哈。欣频老师说这些条件就是所谓的“标准”,也是亲密关系中争吵的源头。无法更深的认同,当你对一个人有了标准,你就会很难不去比较,有了比较就有了落差,就有了伤害。那些争吵过程中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别人怎么怎么...”。这些内容我自身做过一些功课,也反思过。今天听老师讲到这个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学习。
欣频老师讲“亲子关系”相关内容时,我也听得格外仔细。虽然我并没有为人母,但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我也会经历为人母这个阶段,提前做功课也是很有必要。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行业都需要上岗资质证明,唯独做父母不需要,想想真是可怕。我一直认为小孩子在三四岁前都是比较有灵性的一个阶段。越长大,如果遇到愚昧自大的父母、毁人不倦的应试教育,小孩子就变得雷同,面目也就变得呆呆的如路人甲一般了。所以当老师讲到多带孩子接触自然而不是去报很多才艺班时,不能再认同了。音乐绘画等艺术它更多的是一种感受,而乐器绘画要学的好,难道不是应该先培养小孩子对它们的欣赏吗。如果只是通过大人的监督让小孩子苦练乐器和绘画技艺,那大人们想培养的只是技师,绝对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不可能批量生产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是独一无二自带灵性的。为人父母真的是要先提升自己的智慧啊。
讲到与父母关系的课题时,特别感谢欣频老师的一句话:“你为什么只记得你父母说过的那些不好的话呢?他们讲过的那些好的话你为什么不记得?”听到这句话的当下,我有种治愈感。很多心理医生特别喜欢把人自身的问题往“原生家庭”这块内容上引导。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责父母,绝大部分问题的根源还是在自己。听到这里,释然。
杭州梦想蓝图课是我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旅行,其实也是一个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在旅行途中打破陈旧的思维认知方式,去切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艺术文化,建立一个焕然一新的自己。保持一颗觉察的心,即使很快回到家,也不会那么轻易地被环境所扭转。
觉察、吸收、沉淀、成长,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点红色爱心给我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