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荣
(郑重声明 原创非首发 文责自负)
4:组建“临终关怀”小组
从做普通义工到做义工小组长、副组长,高正荣责任更重大。在自己做好义工的同时,还得要把服务安排组织好、教其他义工兄弟姐妹们怎样做好义工。谈到成立“临终关怀”的事情,高正荣说:“成立这个组织主要是受两个人触动,一个是张建忠,一个是杨冬松。”
张建忠是高正荣最初参加义工服务的组长。2001年深圳承接了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一个分赛场,他两人同时去罗湖火车站连续三天接人。高正荣在中间休息的时候,突然看到张建忠一下子吃了20多粒药被吓到了。后来才知道,张建忠已患鼻癌四年,清瘦的张建忠带病参加服务,让高正荣有很大的触动。
另一位则是深圳十大抗癌勇士杨冬松。2001年3月,“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服务计划”在深圳人民医院建立宁养院,为贫困晚期癌症提供免费药物及上门检查等宁养关怀服务。当时李嘉城基金会已在全国创立了多家宁养院,深圳宁养院成立后,杨冬松先生成了深圳宁养院服务的第一批晚期癌症患者。
2002年3月,高正荣在秘书组值班时接待了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的李而周主任和苇若梨护士长,得知生命之光组服务的晚癌病人杨冬松只有两个女孩为他服务。高正荣想去看杨冬松。冯美云说″如果你只是来看一下,那就不要来。如果真能帮他,我等你。”“如果我真能帮到他,我非常愿意,请你相信我”。
下午两点半,他去到八卦四路意馨居701室,推门进去,见到一位留着长头发骨瘦如柴的人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瞬间让高正荣心痛万分。杨冬松是收到“死亡通知书”的腰椎神经癌症晚期患!医院已经下了通告,最多两年内走完人生路!
此后,高正荣每周一至四下午来陪杨先生。给他做腿部康复锻炼,按摩、吊沙袋,洗澡擦身等,杨冬松很高兴。打这以后,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直到2011年夏天,高正荣服务过10年的杨冬生他在老家安然离世。高正荣在日记中写道:“这个个案,杨冬生是我们服务时间最长的个案,在对杨冬松先生的服务中,除了为杨先生提供简单的日常帮助外,义工们从杨先生身上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杨先生同时也为义工们完善了人格、丰富了人生。”
我在微信上问他:人们都要避医院而远之,弃危重病人而离之。把病人房间的气味难闻,有无传染推开不说,谁愿意去接触快要死的人呢?况且,病后,他们的情绪不稳定难伺候。高正荣引用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文武医师的话:“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要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谁都不愿被遗弃”。成文武医师还说:"临终关怀"的基础是关注生命的宽度而非长度,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安详地离去”。“善始善终是中华民族对一个人的最好评价,我想,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让每一个成员都走上善终的路,就应该就是文明的一个的标志。
5 “临终关怀”活动坚持不懈。
在深圳新闻网之深圳论坛里,高正荣用十万多字的日记,记录他从2001年到2015年间的做义工活动案例。19年间,高正荣为临终病人服务近200例,他所带领的团队共送走了三百多位晚期癌症临终病人。这些看似简单的案例,包含了“临终关怀”小组对深圳老年人,特别是身患绝症病人的人文关怀。在他的带动下,他和团队的义工们风里来雨里去,“临终关怀”活动坚持不懈。
1:陪伴肺癌晚期严先生
49岁的潮洲人严先生,是肺癌晚期患者。军人出身的严先生在个体协会党组织里积极带头创优,捐款救灾和义务参加服务活动。严先生2002年住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2003年11月,当高正荣跟团队人去看他的时候,严先生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他的妻子在床边哭泣。严先生吃力地说:“非常感谢你们来看望我,我这样的病已经治不好了,放弃算了,治下去也是浪费钱。高正荣鼓励他说:你要坚持下去,放松心情才能配合治疗。”严先生健谈,他跟义工说他的往事。高正荣跟他介绍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计划,经过协调联系,严先生就住在家里。
2004年4月, 按照宁养院的放疗方案,每周放疗3次,从4月5日至19日,每次均由3至4名义工送去并送回。高正荣和义工们每周到宁养院帮他取药,并和义工们轮流在他家里看望他,鼓励他。严先生临走前高正荣还握着他手,严先生吃力地说“真的……真的好……感谢你们……你们……”。第二天凌晨2:00,严先生走啦。高正荣和义工一起去他家里面安抚他们的家属,5月10日上午,高正荣和20多位义工到殡仪馆一起送行,并敬献了花圈。
2:送走乳腺癌患者黄姐
41岁的黄姐家住龙岗区横岗镇六联村,早在13年前,她就已患上了乳腺癌。通过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的不断放化疗治疗,病情有所稳定。2005年,病情又再度恶化,并很快扩散到其他脏器。黄姐吃遍了各种各样的药物,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又欠下了大笔外债后,黄姐不得不绝望地办理了出院手续。家里年过八旬的老父看着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儿病入膏肓,整日以泪洗面。他为无钱给惟一的亲人治病而伤心,更为无力给女儿翻身、无法扶女儿如厕而感到痛苦。
2005年秋天,高正荣收到深圳宁养院韦姐的电话后,第二天便随韦姐她们上门给黄姐送药。看到黄姐躺在床上,黄伯颤巍巍地站起来要给随行人员倒水,高正荣心里很难受。离开黄姐后,黄姐那张已经肿胀得有些变形的悲苦的脸和她八十岁老父亲那双悲伤无助的眼睛在高正荣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高正荣四处帮黄姐找保姆,只要有时间就去看黄姐,帮助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黄姐的病情变得一天比一天严重。春节期间,高正荣和义工张小燕去看望她,黄姐说:“高老师,如果我快要死了时,你一定要陪着我啊!”高正荣说:“好的,我一定陪你。2006年3月9日上午,当高正荣第三次收到保姆电话赶到医院时,黄姐真的不行了。高正荣赶到医院没几分钟黄姐就走了。于是,高正荣就负责和医院办理相关手续。并联系市民政局说明黄姐家的经济情况,市殡仪馆免去了黄姐的殡葬费用。3月11日上午,高正荣联系了十多位关爱探访组义工,一起为黄姐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