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棵小桃树里蓄着的梦,让我心酸,也让我心痛,我那段黯淡无光的青春记忆一下子撞进了我的心里,和这棵小桃树一起朦胧了我的心镜。
这篇文章题目是《一棵小桃树》,很显然又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与《紫藤萝瀑布》相比较,二者都侧重对物的描写。后者是以紫藤萝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生命状态为感悟的出发点,而前者是叙述了小桃树的一生。后者对紫藤萝瀑布的描写极尽细腻美好,人的影子几乎不见,前者是双线并进,小桃树的命运和人的故事同时讲述;后者侧重的感悟是人生的不幸和痛苦不应影响生命的前行,前者告诉我们每一个弱小的生灵都有着绿色的希望的梦。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以学生批注为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理解上的障碍。也就是说,课堂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我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这也是曲老师一再强调的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模式。然而,这种完全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的课堂容易使教学的方向不明,被学生带着走,有时候终点也不确定。因而,还是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预设,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先说说对文本的解读。
一、 贯穿全文的哀悯之情
读此文,静心感受则必有一种情感自心底升起:哀悯。那是作者不自觉地流露在文字里的不只是对小桃树的一种情感,甚至有些自怜自哀之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中作者在写小桃树时联系自身的感受看出。如“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这是作者无法忍心目睹小桃树的惨状的一刻,涌出的对自己的不满与自嘲。于桃树而言,此风此雨是自然之常态,而看在作者眼中,则益添愁绪,这是以有我之境观树,树便著我之情。
如“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在这样的固执中,我们当可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对小桃树的期待其实暗含着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长得很慢的小桃树让作者有了绿色的梦,对未来的幸福有了真切的渴望。“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步入社会的我,遇到了生活的艰难,心境“垂垂暮老”,正如那被人漠视的处境艰难的小桃树。“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这句话里的泪珠自然有对单薄的桃花的同情,同时也有哀怜自身之意。“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花与人,合二为一,小桃树之可怜即为我之可怜。总体来看,作者在写小桃树的时候,代入了自己的情感,与小桃树同呼吸,共命运。小桃树的历程就是作者的人生之路,也因此作者一直以“我的小桃树”称呼这棵艰难生长的小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