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极而泣
农历2月的天气,寒意还是很浓。
凌晨5点,长安城礼部南院的大墙之外人头攒动。今天是“进士科”考试出成绩的日子,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的激动时刻,参加科考的士子们都来了,附近许多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来了。
突然间,礼部大院内火光冲天,紧接着,一声洪亮的钟声响起。人们欢呼起来:“出榜文啦,出榜文啦!”。礼部的两个胖子拿着金榜大步走出,动作麻利的把金榜贴在了南院那堵一丈多高的墙壁上。金榜榜首用淡墨写着“礼部贡院”四个大字,而新科进士的姓名,则全部用浓墨书写;浓淡相间,煞是好看!
榜文一出现,人们立即如潮水般涌过来,随后的情形令人唏嘘:有人纵情欢呼,有人痛哭流涕,更多的人则是默默的来,又默默的去……
二个时辰后,金榜前的人几乎已散尽。
这时,一个白衣白衫,体态微胖的年轻男子姗姗而来。他漫不经心的走到榜文前,看了看;忽然间,他双眼放光,停在了榜文第四行三个字上,那三个字是:白居易。
“我中了,第四名。”,看榜都迟到的白居易,一时之间抑制不住自已的激动,大叫了一声。然后,他转身,对着家乡的方向深深一揖,喊:"爸,妈,儿子高中啦……"
声音居然是嘶哑的,手一摸,脸上还有泪呢!
这是公元800年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白居易他在日记里写道:
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还算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感谢顾况老师,为推荐我出了不少力。大唐的科考,需要有人“推荐”,我不能像王维那样,找太平公主和岐王这样的皇亲国戚推荐,只好去找顾老师。顾老师到处为我宣扬,才使白居易这三个字在京城有了些名气。
感谢我自己。成功的背后,是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没有人知道我读书读得口都生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就白了。
曲江流饮
白居易这一届的进士科考试,非常金贵,全国一共只录用了17人。皇帝说了,要亲自请新科进士们吃饭、旅游;地点在曲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着“曲江流饮”,就是将酒杯置于盘上,盘置于水上,杯子流到谁面前就归谁饮,不饮酒可以做诗。
美丽的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方向的升平坊,国家著名风景旅游区。唐朝人都爱说:“都城赏胜之处,惟有曲江”;30多年前,大唐第一美人杨玉环就经常到曲江春游,惹得数万人围观。闷骚诗人杜甫以羡慕的口吻写过一首《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天公作美,宴饮那日,微风拂柳,气候宜人。曲江两岸,美女如云,后宫佳丽,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凑到一块了。道路上,亭榭边,随处可见宝马香车,莺莺燕燕。白居易看得诗兴大发,正要吟诗一首,忽然有些泄气:
诗仙李白曾有“神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赞美杨玉环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白居易感觉一时之间,还很难赶上诗仙,只好叹了口气,作罢。
新科进士们组成了一个十七人的方队,骑着同样的高头大马,穿着同样的官服,戴着同样的官帽;而且,帽上插着花,胸前戴着花,不管是马上还是马下,吃饭还是游玩,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听说,一些公卿显达之家,此次携带着未婚女儿,要在这儿选婿呢!可笑的是,白居易这一届啊,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结婚的,但也有29岁了,而且他心已有所属,当时,他正热恋着一个叫湘灵的女子。
白居易是个精明人,别人看风景,看美女,他却把重点放在了观看大唐的天空。
大唐的天空里,皇帝,永远是那不落的太阳;皇后、公主、妃嫔就是月亮;而将相、公卿之类高官就是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不管是太阳、月亮、还是星星,都不是普通人想见就见得着的。
这一次,白居易在紫云楼看到了当今皇帝李适,这个既会写诗,又当过兵马大元帅的皇帝;还近距离接触到了当今丞相、太尉以及六部的几位尚书、侍郎等高官。
白居易很清楚,他做不了太阳和月亮,只能做星星。而今日所见之高官,都是他的榜样。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成为他们么?过些日子,他还要去吏部候职呢!
所以,白居易一直陪着笑脸,主动的去给各位大人敬酒,认真的介绍自己,希望能留个好印象,弄得他脸上的肌肉都有些酸痛了。
雁塔题名
三曰后,曲江宴饮结束。
下一站,是去慈恩寺瞻仰大雁塔。按规定,新科进士要在塔上题上自己的名字。
147年前,玄奘和尚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他把历尽千辛万苦、从印度取回来的经卷、佛像存放在里面,还在每一层都存放了舍利子。大雁塔沾了佛祖的光,镀上了一层金色,从此成为无比神圣的所在。
站在大雁塔前,遥想先辈的荣光,白居易悠然神往。
他想起了张莒——第一个敢在雁塔上写字的人。中宗神龙年间,张莒考中进士后游慈恩寺,观大雁塔,一时兴起,他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大雁塔上。这个举动很大胆,因为佛塔是神圣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人追究此事。于是,新科进士们纷纷仿效,一时间,佛塔题名成了潮流。再后来,成为了官方的一个硬性规定。
题名前,大家都很激动。在雁塔旁,有一间专为题名用的小屋,17名进士在里面协商了许久,最后推选出一位年长的字写得最好的大哥,为他们郑重的题上了姓名、籍贯、科考名次等等,再去塔上刻写……
白居易明显有些得意忘形了,他给自己加了一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不过大家都把他当弟弟看,没人怪他。试想,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哪个不是心高气傲,踌躇满志呢?
只是可惜,40多年后,唐武宗时代,这些题名全部被宰相李德裕派人给抹平了,这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因为他不是进士出身,所以把曲江宴饮也停了。
题名完毕,白居易告辞,他要尽快赶回徐州,求父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
大家都舍不得他走,这几天的相处,已然有了深厚友情。于是,大家又返回曲江,设宴为白居易饯行。
几位大哥轮番劝说下,酒量不佳的白居易喝得有些醉了,于是提笔赋诗一首: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好乡情。
说实话,写得不怎样,白居易擅长的不是这种。5年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长项是叙事长诗,于是《长恨歌》、《琵琶行》横空出世……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