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也号称酒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但初唐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成就不如李白,但在律诗发展的贡献比李白还大,而在好酒、知酒上,李白就不知要被他甩出几条街。
天才诗人王勃14岁就给宰相上书陈述政见,他的爷爷大儒王通15岁就为人师,但比起王通的弟弟王绩来,这爷孙又不算早慧了。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11岁的诗人王绩游历京都,就被公卿称为“神童仙子”,16岁中第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少年得志的他却对酒情有独钟,《过酒家》: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倚炉便得睡,横瓮足堪眠。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他不喜欢在朝廷做官,自己请求做个小县丞。天下纷乱,他干脆不管公务天天饮酒,因此被弹劾去职。王绩感叹说:““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于是就回到了家乡。
乡人都嘲笑他,他托名无心子,说无心子做官面无喜色,罢官面无怒色。别人替他惋惜,他却说奔跑优美的马劳累而死,会踢会咬又会尥蹶子马被丢弃野外,反倒膘肥体壮。
唐朝建立后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有人开玩笑问他怎么又快乐做官了,他很老实说就是贪图这个职位每天供给三升的酒。待中陈叔达听说后,把供他的酒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他又以病罢官。《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王绩第三次被朝廷征召,他听说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就自求降职任太乐丞,吏部竟然也同意了。焦革去世后,他妻子还一直给他送酒,但一年后也去世了。王绩感慨老天不让他畅饮美酒,就弃官离去了。《独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
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王绩隐居家乡后,遵循焦革家酿酒法为经典,又采用杜康、仪狄以后善于酿酒的方法编为酒谱。他筑杜康祠用以祭祀,并以焦革相配,还写了一篇著名的《醉乡记》。《赠程处士》: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饮酒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他写了《五斗先生传》,自称以酒德游于人间。耕作一天之后的晚归途中,与好友相遇,《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醉饮乡间,重阳节突然想起仍在高位的朋友,想到的还是酒,《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他常以琴酒诗歌自娱,擅长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赞赏。他想继续亡兄王凝未完成的《隋书》,可惜也没完成。
贞观十八年(644年),病重的王绩预料到自己时日无多,与陶潜创作《自祭文》一样自己写了墓志铭,并嘱咐家人薄葬。
奠定他在诗歌发展史地位的,是他隐居时所写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开始酝酿。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定型,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