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插画,插画上是一家人在吃晚餐的场景,但没有人在交流,而是各自看着各自的手机。
这个场面在当下这个人均“手机成瘾”的时代很常见,也正是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担忧。
2016年初出版的《深度工作》讨论了手机、电脑等通信工具是如何阻碍了人们深度工作。
这本书吸引了不少读者,有些读者会给他发信息,或者在公开场合向他提问,很多人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
工作中的干扰固然令人心烦,可更让他们担忧的事情是技术对生活的干扰。
哪怕在非工作时间,我们每过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也都要看一眼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占据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多。
互联网中的乐趣是如此繁多,有趣的短视频层出不穷,算法技术培养着人们的成瘾行为,刷新社交软件的强烈欲望甚至变成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
生活从原本持续的时间,被分割成拿起手机和放下手机之间的一段段碎片。
我们对自己的成瘾行为感到忧心,忧心的不是我们接收到的内容,而是一种失控感。
因为这些数字技术逐渐掌握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感受,让我们对它们成瘾,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程度,甚至让人牺牲了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
针对这一现象,有不少人分享各种让人放下手机的小妙招,比如晚上不带手机上床,或者关闭消息通知。
这些方法都是比较温和的,你无须对自己的数字生活做出艰难的取舍,不必放弃太多东西。
但如果你尝试过这些方法,你可能也会明白,这些温和的方法其实也很难坚持。
为了重新获得掌控权,我们需要的不是琐碎的、温和的小技巧,而是一种技术使用理念。
我们需要以内心的价值观为基础,从头开始重新构建我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理念,他从中找到了一种最适合这个技术过载时代的理念:
数字极简主义。
数字极简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把“少即是多”的信条应用于我们与数字工具的关系之中。
通过践行这一理念,你能重新获取对数字工具,以及自己生活的掌控权。
下面,我会为你展开说明这一原则。
我们先来聊聊,数字极简主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核心原则。
如何践行数字极简主义,守护自己的注意力,掌控数字工具,而不是让它们掌控你的生活。
数字成瘾。
我们之所以对自己使用手机的方式感到焦虑,本质是一种失控感,一种自己被技术掌控的无力感。
我们往往去关注新的技术能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它要我们付出的代价。
而为了重新获得控制权,我们要重新构建我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而作者推荐的一种理念,就是“数字极简主义”,把“少即是多”运用到我们和数字技术的关系上。
数字极简主义不是反对新技术,而是希望人们能重新思考自己使用这些新技术的方式。
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以开发数字领域的新技术为生,他说:
“像这个领域里的许多人一样,我也对未来的技术具有的种种可能性而陶醉。但我坚信,只有付出必要的努力去掌控自己的数字生活,自信地决定我们想要使用什么工具、出于什么理由使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我们才能释放出这些潜力。”
而数字极简主义的目的,就是能让人自信地说出:“因为科技,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