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什么,但始终没成为一个什么,那么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的魂牵梦绕的什么。”这是书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哲学意味。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人生一世总不会一帆风顺、万事顺心,但也不会顺风顺水,上帝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东北高密乡的蒋二、常林等人的故事。主人公蒋二是一个典型的晚熟代表,何谓晚熟呢?农村称一些智力水平不太高的人为晚熟。实际上就是间接的说他是一个傻子,在农村大家都叫他傻子,但实际上他是装傻。他一装能装几十年,他在装傻中体会到了一种乐趣,而且他得到了庄少的利益,所以农村确实有这么一种人在装傻,大家都说他晚熟。这是作者对晚熟的解释。但可能用蒋二的话来说更加通俗易懂:“我们老蒋家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晚熟,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蒋二 的晚熟的确给他带来了不少好处,例如因为装傻在未免除农业税和各级停留之前,他没有交一分钱。
何为早熟呢?有一种易被人们理解的解释就是超前的思想境界,大概就是早熟的孩子一般比同龄人更懂事想得多能够更早的思考问题,深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可能会更加孤僻。陷入僵局和固定模式,极可能不被理解。但生活中说的早熟可能是做人成熟,处事圆滑,人情世故老练。这可能也是种天赋和能力。而常林一个大大咧咧,性情豪爽的“早熟”代表早年不天不怕地不怕,而到了晚年却怕这怕那,这也正应了那句:“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却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却越来越小。”这就是两种人截然不同的结果,或许会有人认为作者的目的是想鼓励我们晚熟,但作者在书中对蒋二的描写却是始终是持着嘲讽的语气。所以作者并未直接表明他写这本书的意图,毕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读了这本书,其实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活出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别人说去吧。小说中蒋二成功了,但故事最后他的滚地龙拳展览馆却不复存在,而这一切都是他晚熟中的小聪明所致,所以晚熟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所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到了哪个年纪,希望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内心的善良与美好,试着更加从容与淡定的去面对现实中的遗憾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