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写44]写作,应洞察生活细节,于当下汲取力量

文/船长  (日更第50天)

7:41

越深入研究写作,就越喜欢上写作。我发现,从本质上讲,写作,是在教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从当下中汲取力量。

我在看不同作者谈关于如何写作的经验,意识到她们谈的一个共同观点,那就是写作源于真实的生活 。就在前一两天,我在“写童话大王郑渊洁谈写作”那篇文章,其实给我启发极大的一句话,是关于“作家要少看文学作品,多看生活”的那句,《南方日报》当时问他如何看待个别作家抄袭现象,他回答中提道:

“我写作以后,就不太看文学作品,只看一些别的书,比如哲学、经济类的。因为我觉得作家就应该看生活,然后把你看的生活告诉读者。...”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

既然写作是源自于生活,那么我们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出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观察生活的习惯。我们要刻意训练自己,多深入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作家,一定是一个“观察”高手,堪比福尔摩斯。

鲁迅认为创作第一点要诀就是观察,他说:

“如果创作,第一需观察。”

阿·托尔斯泰十分强调观察,他说:

“大作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在观察生活上能够持之以恒,他们把这当成自我训练的一门基本功。”

契诃夫也曾告诫说:

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锐敏,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仿佛变成第二天性!”

说到契诃夫,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几个俄罗斯作家在咖啡馆里打赌,看看谁的观察力仔细,他们对一个新进入咖啡馆的人进行观察之后,说出对这个人的观察。最后,几个作家中,契诃夫胜出了。契诃夫不仅观察到了这个进来的男人鞋子上的泥巴,推断出他刚才走了多远的路,从哪里来,根据穿着说出了他是什么职业,他的家庭构成,他的表情映现了他现在为什么而烦恼,他的身体有没有疾病,他还要去哪里,他未来的生活中还可能发生什么等等,让同行大为折服。

这个故事反映了契诃夫,是一位观察能力特别强的作家。他能通过一些细节,判断出一个人生活的各种情况和可能性,唯有刻意训练自己观察力,在生活时时处处保持观察敏锐度,才能训练出来他那一种“火眼金睛”。

在这方面,《心灵写作》的作者娜妲莉.高柏,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就是身为写作人,要像一只禽兽一样,时刻保持敏锐的嗅觉,把周围的一切当成是猎物,她说道:

“没在写作的时候,你依然是个写作人,那个身份不会离你而去。跨着禽兽的步伐四处走,将周遭的一切看成是你的猎物,并像禽兽一样运用你的感官知觉。

"身为写作人,行走在这个世上,我们必须时时与当下连线,部分的自己须保持警觉,亦像禽兽般的那一部分感官,注视、观看并留心路标、街角、消防栓和报摊..."

一个人,如果不会观察生活,就像整天睁着大眼睛,却什么都没看见一样。其实人肉眼,是大脑控制,会有选择性去看东西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熟悉的事物,往往会习惯性屏蔽。除非有新奇情况,才会被吸引住去看。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不能就此止步,要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会用心眼,去观察和发现更多。

怎么做呢?

01

首先,前提是,我们要时时处处活在当下,投入当下。

现代人忙碌的节奏,总让我们远离当下,不是活在纠结的过去,就是活在充满恐惧的未来。即时是流连美好的过去,或者憧憬美好的未来,也会让我们远离当下,错失当下的美好。人只能活在当下,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同时活在当下,才能更好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我们才能从中汲取到无穷无尽的能量。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里面说到:

美好源自于你临在的静定之中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伟大与神圣,你需要临在意识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望夜空,惊叹于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浩瀚?你是否聆听过,真正地聆听,森林中山泉的声音?或者你是否真正地聆听过,在寂静的夏夜鸟儿的歌唱?当你的思维宁静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这些。你必须暂时卸下你个人问题的包袱、过去的和未来的包袱,以及你知识的包袱,否则,你将会视而不见,听如未闻。你需要完全地进入当下时刻才行。

所以,时时处处活在当下,我们才能够观察当下的一切人事物,获取到我们写作力量的源泉。这是一个大前提。

02

其次,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看一眼”。

福尔摩斯说:

真相,往往在你多看一眼中显露。

田纳西·威廉姆在名剧《欲望号街车》中说: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多看一眼的执著。”

列夫·托尔斯泰曾深情地说:

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你爱和爱你的人,多看一眼,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妙!

我们熟悉是环境,平凡的生活,之所以单调无聊,是因为我们“少看了一眼”。刻意训练自己,时时处处多看一眼,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更多。

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

其实“看这一眼”,不仅仅是用肉眼看,还要用感官去看,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看,还要用“心眼”去看。能达到用“心眼”去看的境界,那对于写作人来说,那就简直可以信手拈来成文,甚至写出小说了。契诃夫曾对一个作家说:“您看,这张桌子上摆着一个烟灰碟,您若高兴的话,我马上给您写一个烟灰碟的短篇。”

所以写作的灵感不是等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思考得来的,是因为有意识地“多看一眼”,更因为是用“第三只眼”观察出来的,包括我们常提到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成为作家》的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他们也分别说道:

村上春树:“我的确非常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非常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是怎样通过这些细节同世界产生生关系,以及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怎样得以发生的,我对此非常有兴趣”。

多萝西娅·布兰德:“通过不断观察新事物,日复一日,有意识有目的地取代记忆中形象、感觉和思想储备的流逝。”

优秀的作家之所以比我们优秀,除了持之以恒的练习之外,可能就因为他们观察事物时,总比我们多看一眼。

03

再次,近距离体验观察很重要。

有很多写小说的作家,为了写一个人物,他甚至亲自深入原型的生活当中,或者扮演成那样的角色,这就是近距离观察。

茅盾为了写《子夜》:

经常出入上海有名的交易所,他戴着金丝边框的眼镜,穿一件肥大的袍子,活像一个经纪人,挤在商人、掮客堆里“鬼混”,观察他们的表情,听他们叫喊,细心地了解金融市场的肮脏内幕。

浩然为了写出《艳阳天》这样的鸿篇巨著:

当年,他到京郊顺义牛栏山以北的龙王头村,顶着刺骨寒风,坐在一位业余作者的自行车上去那里深入生活。到了村里,他白天与父老乡亲倾心交谈,从“拉家常”中汲取营养;夜里睡在农民的热炕头上与村里的乡亲彻夜长谈;第二天一早便挽起裤腿与农民朋友一起到地里干活儿;去焦庄户采访,他与村里的老民兵、老复员军人萧永顺成了好朋友。得知老萧被牛顶伤,他隔三岔五骑着自行车去前看望,往返50多公里,风雨无阻。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

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有一次,他为了体验他构思中的乞丐接受施舍的心情,便出去化装成一个乞丐,戴着一顶大毡帽,把脸遮住,回家向他的女婿讨一碗汤喝。女仆把他当成窃贼,奔跑出来,大声呼救,狄更斯不得不摘下大毡帽,向女仆说明了原委,才平息了这场虚惊。

严歌苓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比如说我写《陆犯焉识》,我花了很多的钱,要去青海去体验生活,要花钱去开这个座谈会,把劳教干部什么的请来,然后我要找人陪同我,我要找很多关系来了解这些故事,很多时候我是不计成本的。”

“像写《小姨多鹤》,我已经听了这个故事二三十年了,但这个故事我一直不敢写,因为第一我没有这个钱到日本去住下来,然后有一次我记得我跟陈冲一块讲起这个故事,她说这个故事真好,为什么不写出来?我说我不敢写,我哪知道日本人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然后最后终于就在我觉得我有了一点钱了,我可以到日本去雇人,去住在乡下,然后去好好的体验生活,于是我就到日本长野的一个山村里。那个村子当年有一半人被弄到当时的满洲国去垦荒,这一半人有些回来了有些人没回来,那些没回来的人当中,就包括我写的这个叫多鹤的人物。

        在那个村子里住下来以后,我看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仪式,看到了那些老年的日本女人。有个老人给我们端了茶和食品,然后跪在地上放好,退着走出去,始终是这样地对着我们,我觉得这个形态使我想到小姨多鹤大概也是这样的一个样子。所以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她的倔和她的温柔,她的这种内向和她的这种暴力,都是我在日本待了三次才找到的。”

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有着和作品故事相关的深刻的生活体验经历,这种要么是源自于自身成长环境,要么是来自于刻意的体验与观察。如果我们自身生活经历比较平淡,那么就需要用刻意的观察体验来弥补。所以,写作其实是可以带动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地活在当下,观察当下,丰富我们的人生的。

04

最后,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刻意训练的方法作为补充,例如:

(1)“一目了然” 静视法

在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如表、自来水笔、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草,距离约 60 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默数 60~90 下,即 1~1-5 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补充。

(2)“边走边看” 行视法

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间、教室,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 01~0-4 秒之间,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看马路上疾驶的汽车牌号,然后回想其字母、号码看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看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内到外更加聪慧。

(3)“尽收眼底 ” 统视法

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的转动,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作记录,重复10天,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这些方法是我在之前看资料的时候看到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制定自己的训练方法。只要我们有刻意训练观察力的意识,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训练。训练久了,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自己拥有一双能洞察生活的眼睛,随时随地能于当下汲取智慧与力量

感恩一切觉正净和真善美!

9: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179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29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32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3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31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4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1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7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