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城散文】《青春日记》之十一:风的舞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三十分,天气晴。这两天睡得晚,起得也晚。下午,(我)去印名片。明天去省建筑设计院,可能要谈签订合同的事情。今天,(我)去学跳舞了。其实,(我)心里一直很矛盾,生活、工作与学习都会发生冲突,一定要分清主次,适可而止……

——摘自1988年3月16日日记

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我早在兰州了。八一宾馆在定西路,离火车站不近,至于我为什么把落脚点定在那里,时间久远也早记不清了。反正一个推销员短时间内不离开一座城市,尽快找到能吃饭、睡觉的地方就是首要。西北肉多菜少,作为一个绝对的非素食主义者,我一旦坐在餐桌前必定风卷残云。与我待在南京不同,八一宾馆的招待规格很高,拿着一张餐券和一群人坐在餐桌旁,菜一道道地上,饭呢只要想当饭桶也不计量。只是一张餐券要两块钱有点高,我想过像江苏那对夫妻在招待所里做饭,又究竟是个男人,烹饪不过是婚后才有的一点爱好,何况,宾馆里的人也不允许。第二天,服务员说可以买饭票打饭,我这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接下来,我就像作战一样策划、部署,西北之行成败与否暂且不说,却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行!去建筑设计院联系工程师、登广告,一旦抓住线索就不松手了,也是一次次地跑,一次次地谈,可情况非我所料,且很不乐观呢!我记不清在哪篇小说里写过,一个推销员用一滴水决定要去的地方,那滴水落在地图上恰好盖住了一座城市的名字。只是我去兰州倒是没用水做赌注,却有些盲目,其实呢不是赌注也是赌注!江南的状况很不好,我才对西北抱有希望,却也不过是一点希望罢了。下午,(我)找到一个工程师,送了点小礼。明天,(我)想去西北建筑设计院,进一步了解这里的情况……啊……这是1988年3月13日的日记。1980年代,很多工程师受聘于乡镇厂为技术顾问,被称为“星期天工程师”,起初呢还犹抱琵琶半遮面,可后来就正大光明了,他们的事迹也常见诸报端。那个女工程师四十来岁,与我效力的那家乡镇厂关系密切,彼此交往就没了障碍。只是西北的销售状况十分不好,那个女工程师似乎也力不从心。后来,再去找那个女工程师,两个人在建筑设计院门前分手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会不会跳舞。我的回答很实在,不会……呵呵呵——真的不会呢!只是我想会,看到一则现代舞培训班的广告也动了心思,那就去跳舞吧!

只是我没有表演的天赋,跳舞还说不上是真正的表演,却也必定在公众场合露面。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还经常演小节目,或在学校里,或大队组织社员们开大会,优秀的还去参加公社或县里的文艺调演呢!我不会也不敢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唱歌或跳舞,那什么时候都只能是个观众。上了中学,学校很少组织学生们演节目了,只是还有文娱活动,可我就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都常语无伦次。曾被一个数学老师盯上了,一个问题竟然问了三天,每天上课前先点名让我站起来回答。第一次回答卡壳,我就像彩排一样在家里一遍遍地做模拟表演,可再站在课堂上依然语无伦次,如此反复连自己都失望。只是我还有点特长,除了写黑板报,老师依然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在课堂上阅读。有一篇课文是《暴风骤雨》的节选,语文老师别出心裁,决定在课堂上演戏。语文老师选演员时再三斟酌,可最终还是让我当导演,也是先排练再正式演出,倒是很像那么回事呢!这么多年,我常回想以往,一个乡村孩子没见过世面,再内向一点,也就很难消除似是与生俱来的卑怯。第一次去见那家乡镇厂的厂长,人家热情地伸出了手,可我的手没敢动。要过年了,乡镇厂也搞文娱活动,还组建乐队,能上台演出的照样人才济济。我去江南走了一圈,一曲《故乡的云》倒是唱不出费翔的味道,与乐队配合也没有谁都满意的契合度,却还是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厂长。待我下了台,厂长笑着说:“到底出去转了一圈呢!”上台表演的机会只有过一次,栖身在老家县城之后,我与圈里的人去歌厅,或也玩玩街头卡拉OK不过是酒后狂欢。只是没表演天赋的人不是没有欲望,不过被死死的压抑罢了,这话好像源自一句名言,那我突然去学跳舞就能从根上找到原因了吧?

如今呢也记不清去学跳舞的路线和准确地点了,反正我离开八一宾馆坐了好久的公交,好像还要倒车。我只记得学跳舞的地方在一片小平房里,还有个不大的院子,估计是临时租的教学场所,与教人们从猪苦胆里提取胆红素的生化学校差不多。教人们跳舞的女人不大,也很娇小,我记不清人家的长相,却没忘记她跳起舞来像在风中摇摆的杨柳,那双小手就是白嫩嫩的树叶了。和我一起学跳舞的人不多,有男有女,也没舞蹈的天赋或基础,一群人站成一排,看上去谁学得都很认真。只是教人们跳舞的小女人跳得越好,跟着她学的人越像木偶,我的手脚也被栓上了线。到底不能成为好学生,我又没有耐心,告别那个会跳舞的小女人还有被解放的快感!回八一宾馆还要坐公交,好在是夜里,又不是高峰期,我坐在有些空的车上心里也不充实。又遇见一个女人,大概过了四十,可能是舞蹈班的组织者之一,两个人同车而归就聊,分手时问我明天还去不去,我笑呵呵地说:“去。”只是我不想再当木偶,不是食言,还学跳舞时就决定退却了。置身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却依然跳着不是我的舞蹈……啊……一个人跳。还唱歌,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啊……我伴着风唱,也伴着风舞,风动起来本身就是舞嘛!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阴,雨夹雪。巍巍兰山平添了一层白雪显得愈加壮观……啊……这是1988年3月21日的日记。坐在宾馆房间里,我平视就能见到一座山,可日记中所说的兰山该是贺兰山。只是兰州市南边的山叫五泉山,东西环拱州城的是皋兰山,位于祁连山脉东南,至于北边的白塔山在白塔山公园景区内,紧邻黄河北岸。待在宾馆里。我看不到白塔山,再翻看日记只能感叹自己地理知识少得可怜,却没更正,好像也没必要。日记中的描述简单也流于俗套,我再回忆起来应该将伴着雨雪的五泉山描绘成一幅画……啊……的确是一幅画呢!看不到山顶,也看不到山根,我坐在沙发上只见到被窗户框起来的山,深灰色中凸显出蜿蜒颇有立体感的纹路,山石在雨雪中傲气十足,再有光秃秃的树木点缀,好似一面陡峭的崖。转天先阴后晴,早晨又下雪,中午却热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西北的天气竟然是那么怪,只是必须伴着风独舞。财政厅的生意也很不好谈,却必须沉着应战。明天去甘肃电视台,下午去建筑设计院……啊……这是1988年3月24日的日记。那时候,我就感觉到出于误判成就西北之行,却一时无法回头,也只能硬着头皮奔走在兰州城里。回到宾馆,我再坐在沙发上依然欣赏被窗户框起来的画,阴或晴也只是色彩上的差异。我眼中的画依然是画,山石、树木和曲折的纹路都会伴着风动……啊……那也是舞蹈呢!

栖身在老家县城之后,我经常遭受预想之中的危机,也必定一次次地改变生存环境。环卫所里有很多临时工,穿上杏黄色的上衣,再拿着一把扫帚去大街上就是环卫工。那年,我与两个女人一起扫街,跟在她们后边扫着扫着就笑了。那天,也有风。两个女人挥动着扫帚,屁股也跟着扭,且颇有节奏,要是再配上音乐就是舞蹈呢!待我把话说出来,两个女人就笑,还有个性子张扬的像模像样地舞了起来。待在兰州的时候,我也常在大街上看男人或女人跳舞,删除城市的嘈杂,换上轻柔、合拍的音乐就更好了,看上去很大众,却都有独立的内涵。早春二月,家乡的麦田里泛起嫩绿,春地里忙碌着准备播种的人们,春天究竟是美好的……啊……这是1988年3月31日的日记。我写作那篇日记的时间又接近零点,夜深人不静,平庸的文字中却蕴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回家吧?去拥抱也亲吻那片黄土地,再伸展双臂摊开手,截获滋润万物的春雨,像家乡人一样,用手中的铁锹或别的工具去翻腾春天的大地……呵呵呵——有点抒情了吧?是啊!只是一心侍奉土地的人不抒情,苗就是苗,草就是草,春种秋收,见到满囤的粮食不过笑哈哈地说一声好,他们永远也看不到舞蹈!那我也不要总是抒情了,再和母亲一起劳作,与禾苗和解,与草势不两立,手中的锄头或镰刀就是利刃,出鞘后尸首分家,却不会鲜血淋漓。一辈辈人就是在黄土地上那么舞蹈来着,没音乐,没喝彩,等待一地的绿、也等待一地的黄!只是有人看不出劳作或走在街上的人们都在跳舞,却想跳,还不是一个,一大群一大群的,杨绮见战旗和三朵伴着他吹出的调儿舞动起来,曲子也到了褃节儿上,两个人跳得不是那么好,悟性却还说得过去,有性子急的小子干脆拉着闺女跳,究竟不得要领……啊……依然是《尘下》的片段。《尘下》中的杨绮曾在解放前的上海生活过,还是个富家少爷,又是百乐门的常客,会唱歌、会吹口琴也会跳探戈。只是出生在1950年代前后的乡村人不行,却想跳舞,就跳。到了1980年代,现实中的杨绮老去了,可那些性子急的小子们还正年轻,有的走进了城市,就是留在老家的都不断地往返于城乡之间,何况,迪斯科的节律也会伴着春风改变乡村人。美国电影《霹雳舞》先在城市放映,可不久后老家人也在打麦场上看一个黑人的舞蹈。年轻一点的人们都去集市上买来回力运动鞋,还是高腰的,就是去地里劳作也禁不住地走太空步。那几年,录音机也渐渐地普及了,走在街上都能听到重金属音乐。后来,小伙子们都喜欢穿军裤,还不弃长至膝盖的大白围脖,走在街上再玩玩太空步,风景就越发独特了!我没跟着富家少爷学过探戈,却也买过一双高腰回力运动鞋学着走太空步,也穿过军裤、脖子上缠着一条大围脖,却还不是一个人的舞蹈。

北京时间二十三点整,天气阴,小雨。电视广告播出来了,估计效果不会太好。观察几天再定是不是联系报社(登广告)……啊……这是1988年3月28日的日记。去甘肃省电视台坐的也是公交车,一个彼此年龄相仿的小伙子接待了我。我之所以选择电视广告,觉得比报纸直观一点,传播速度也快,却不过是身处危境中的一点希望。那时候,电视广告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将产品照片、联系地址和电话植入画面,再有人朗读出来就行了。也是我对未来的想象有些夸张了,住在八一宾馆一间有电视和电话的房间里,就是为了接待、联系客户方便。只是没像我在南京时咨询者总是接踵而至,就是有电话打进八一宾馆也寥寥无几。其实呢情势恶化早超出我的想象,可我必须继续跳很多人都跳的舞。关于兰州的文字,日记中不多,也只能凭着记忆复原一些情节或场景。电视广告播出前,电视台那个小伙子必须带着我去机房里作最后的审定和修改。只是除了我和那个小伙子在不允许抽烟的地方抽烟,再无其他,却是没有记录价值的细节。其实呢好多看似没有意义的细节不是毫无意义,我的焦虑、期待所形成的压力都要通过一根或几根香烟释放出来,像学跳舞。只是学一次就不再学了,缘于我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很多年以后,不能像托尔斯泰或福克纳一样用作品征服读者或世界,更不能依附于市县文学机构至少衣食无忧,甚至还殃及妻儿老小,有人干脆直言我这辈子就不知道能干什么!2005年,完成了第一部也自认为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里边写过一句至少能征服我的话,好路还是坏路,但凡走开了头儿断然不能回头,想都难……啊……其实呢我在兰州时就那么想过。还有一段情节,我也没留在日记本上,可能觉得不体面也沮丧才省略了。只是很多年以后再回味起来才觉得不该忘记,我才作了一篇散文,名字就叫《名片》,也不过叙述了我与名片的缘分和一段经历。第二次印名片是在石家庄,却只能印上编辑的职称,只是我出去当一回准记者也说得过去,且还受到无冕之王的待遇。还坐在去兰州的火车上,我就有立足西北的雄心,且有自以为是的谋划,结果却非常残酷也始料未及。1980年代末期,电视普及出现不错的趋势,很多厂家都选择电视广告。待在宾馆里,我除了关注自己花钱播出的广告,还有同类厂家的,看到后还想知己知彼。同类厂家要召开产品技术交流会,我按照广告提供的电话打了过去,接听的是个厂长,听完后人家还表示非常欢迎,且发出莅临指导的邀请。其实呢我还没有挖墙脚的野心,走进会场后也不过向几个推销员交换了一下名片,却惹怒了一个小男人。我被请出会场后倒是也笑来着,却明白自身的处境愈加岌岌可危,召开产品技术交流会的厂家在甘肃本土,且还有全国同类厂家的推销员齐聚兰州。那天,我没回宾馆吃饭,就近走进路边的一家酒馆,吃了羊肉又吃牛肉,当然少不了兰州大曲。

只是我还不想坐以待毙,今天,(我)发现一则“产品推销专业”培训的广告。生活又把我推向一个十字路口。现在,(我)对这件事情进行论证……啊……这是1988年4月7日的日记。看上去很乱,行文也没什么章法,只是接下来我在日记中连篇累牍地进行论证。有人对作家做过精辟的论述,纸上能统领千军万马,生活中却百无一用。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作家作文之所以那么睿智,缘于因是预先设置才有预想之中的结果。只是现实中的因千变万化,有的可以完全把控,有的却无可奈何,所谓时势造英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我承认自己不是个智者,离开老家下江南、上西北凭的不过是一点激情罢了。纸上谈兵是兵家大忌,可我总是喜欢在纸上干点什么,这就是缘由了……啊……还是跳舞吧?

毛阿敏通俗歌曲独唱音乐会将在兰州军区体育馆举行,时间:9日晚上八点、10日下午两点半……啊……这也不是日记。只是像生化技术培训广告一样,我也记在了日记本中,应该是依据电视广告记录的,字迹清楚,没有修改的痕迹,像是一气呵成。至于具体时间也应该是4月份,我记得下午就坐公交跑了过去,买完票等了很久才走进体育场,那就是毛阿敏的首场演出了。那天晚上,毛阿敏又唱《绿叶对根的情意》来着,好像也该唱,歌声倒在耳边萦绕,唱歌的人却小得可怜。偌大的体育场座无虚席,却只围观一个唱歌的人,我没有望远镜,不过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穿裙子的小女人走来走去,只是她也在跳舞!

我没见过刘欢演唱《绿叶对根的情意》,看完毛阿敏的演唱会就去买歌带。回到宾馆,我有时候盯着那幅被窗户框起来的画听,有时候喝着兰州大曲听。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啊……只是听着听着干脆把歌中的“你”改成“她”……啊……就是她,一个与我至死不渝却终身分离的情人!只是我关掉录音机后,依然在他乡跳舞,依然是一个人,也依然伴着风,却有西北风,还有东北风或西南或东南风……啊……总觉得不是自己的舞蹈!

短暂的西北之行结束后不久,我回到老家县城依然跳舞,却不再是一个人了。舞姐儿们拎着皮箱涌进钜扈县城的时候,关张的小工厂倒紧俏了起来。往往都是一圈平房包围着一个大院子,租赁了把车间改成舞池,办公室或库房就是宿舍,看起来不怎么规矩,可一拨拨跳舞的男人进进出出的,进口音响到了后半夜还折腾个没完。要走进舞厅,余泽沛得从街上下去,脚下是一条两边长着槐树和杂草的土路,再穿过一道木栅栏门才行……啊……作《拇指上的树》时我又完成了一次基本接近真实的描写。小说中的余泽沛走进歌厅后有一段感情纠葛,现实中也有不少男人和舞姐儿们走着舞步有了情缘。那时候,老家县城的舞厅的确多如牛毛,文学场热闹,文联也不断地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作家们,酒足饭饱之后,再跳一曲似乎才真正尽了地主之谊。有时候,三五个常与文字纠缠的人聚一聚,喷着满嘴的酒气也去逛逛,除了能拿着话筒一展歌喉,还能搂着小姐姐舞一曲就其乐融融了。其实呢也不只是文艺界,连政府部门财务上都多了一份招待报销……啊……总是这么热闹!舞姐儿也有跳得好的,可大多数打着舞者的幌子不过为坐台罢了。

我不会跳舞,却也去歌厅,和一群人学着跳别人的舞蹈。那时候,我才顿悟,迪斯科、踢踏舞、街舞、华尔兹、探戈、爵士舞都是伴着风吹过来的,却依然觉得不是谁在跳舞,是风或说就是风的舞!离开歌厅后,我依然跳,却不想再跳别人的舞蹈了,不过呢必须独舞,还不断地歌唱绿叶与根的情谊。只是待在兰州的时候,我依然于朦胧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舞蹈,其实呢一直在寻找……啊……至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