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的主人公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在游记中写道:“只有能和他人分享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依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何期待,决定了人们如何解读恋爱,也决定了人们在伴侣面前会如何表现。而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无论是单身、恋爱还是已经订婚或结婚,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儿拒人于千里之外。
一系列实验表明,即使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也是存在着依恋机制的,这些机制还是会让人变得羸弱,害怕面对分离的威胁。不过,只有在精力有所分散或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这类情感才会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回避型人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灵魂,这只是一种令他们看上去无拘无束的心理防线。这种防线表现为强烈地轻视那些依恋对方的人。另一项研究表明,在面对一些高压力的生活事件时,回避型人群的防线就会快速击溃,这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将会和焦虑型人群别无二致。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虽然处于恋爱关系中,却依然会和恋人保持距离,甚至随时准备逃走。他们很难产生那种全身心投入恋爱的感觉,也并不会感觉找到伴侣就是找到了温暖的家。
虽然他们在逃避伴侣上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去激活策略。所谓去激活策略,就是指一系列遏制亲密感发生的行为或思维。这一类策略会大大压抑我们的依恋机制,压抑这种处于我们大脑内部的生物性机制,而因为如此,我们减弱了对于爱恋之人的亲密需求。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群,总会下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去激活策略,以此来防止伴侣(或潜在伴侣)挑战自己的权威。但是假以时日,这些小伎俩反而会让你在恋爱时倍感痛苦。
虽然回避型人群有足够的自信,规避对任何人的依靠,但是他们的确需要为此付出代价:强烈的自我意识会将他们在恋爱中体验到的亲密感急剧削减。他们很难表露自己的心声,很难与伴侣亲密接触,同样也很难获得他人的帮助。
很多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都将所谓的自我依靠与真正的独立性混为一谈了。过度追求自我依靠,就会大大减损来自他人的支持。也容易因此变得踽踽独行,错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历程。
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看待恋人时,总是看到玻璃瓶空的那一半,而非有水的那一半。即使伴侣对他们充满支持、温暖和呵护,他们还是对之非常不满意。回避型人群的这种行为模式,是由于他们普遍比较抗拒亲密接触。当伴侣的表现太过亲密,挑战了他们抗拒的东西,给予他们自然而然的照料和爱意时,他们便下意识地选择忽视,最起码会贬低这些爱意的价值。
从伴侣在日常生活和交流所传递出的那些语言或非语言线索所中,正确地发掘出他们的心理状态,这实在不是回避型人群的强项。基于自我依靠的信念,回避型人群常常会教诲自己,不要去在乎亲密之人的感受。他们会认为那不关自己的事,伴侣有义务照顾自己的情绪。而这种理解能力的匮乏,导致回避型人群的伴侣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也导致恋爱关系中的亲密感、温暖和满意度随之锐减。
当回避型人群陷入人生的低谷,比如遭受严重的孤独、生活的巨变,或是严重的事故时,他们或许会改变自己。
《关系的重建》阿米尔·莱文 蕾切尔·赫尔勒 |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