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记录了故宫文物修复工作的记录长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网络,引起了多方热议。这部纪录片重点展现了多项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也正是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知道了有这样一批人在年复一年地做着看似枯燥乏味却令人称奇的工作。文物修复者让一件件破碎、发霉,看不出往日荣光的历史文物重获新生,他们传承着中国的传统工艺,同时又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变革。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然而沧海桑田,陶瓷器又极其脆弱,完好无损保存至今的陶瓷器非常少,大部分古陶瓷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常常能在博物馆看到各种完整的陶瓷器,其中有不少都是经过修复的。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于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陶瓷修复有三种: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
商品修复可上诉到清中期,宫里太监把破损的陶瓷器偷拿出宫,修好了高价卖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虫胶,糯米汤等等,渐渐的就出现了专门从事修复的行业。清末,古陶瓷修复技艺已在社会上初步形成,当时主要用虫胶、树胶和鱼胶作为黏合剂,也有采用锯钉的办法,走街串巷来修补民间一些残破瓷器
而现在的古陶瓷修复以研究修复和展览修复为主。文物修复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还原古陶瓷千百年前的面貌,让我们得以窥见当年高超的陶瓷器烧制工艺,让考古人员得以解开千百年前的文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