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最开始学习冥想的时候我可能跟大多数人一样,充满着疑问,偶尔有一些所谓“好”的练习体验,总想找到一些解释。那时会向老师描述我的体验和理解等等,他总是看着我,仿佛很认真地在听。但是每一次的答案都基本一样,而且都很短:“Just observe (仅仅去观察)”,“Ah, really, good, keep observing...(Ah, 真的吗,很好,继续保持观察)”。当时我总是在想:你难道不能说点别的吗?一个外国友人,为什么在这里跟我玩禅宗
但是正如在冥想中获得的其它的智慧一样,它们都是乍看稀疏平常,仿佛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是要对它们有自己的认识并且能真正融入内在,必然需要经历一番练习,犯错和寻找的旅程。
在上一篇文章<<与内在连接(1)| “向内看”,看的是什么?>>中讨论了冥想时向内观察,通过不同的维度去“体验(Experience)”内在世界,以及通过“体验”帮助我们与内在的“觉知(Awareness)”连接。在本文中我们会进一步讨论如何“向内看”,如何与我们的那些“体验”打交道?简单的回答就是老师的那句话:“Just observe”。听起来轻描淡写,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
体验,体验者,观察者
首先三个元素需要被说明。正如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说,“体验”无处不在,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外在的,内在的等等。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各种“体验”构成的。这是第一个元素,体验。
伴随“体验”而产生的是“体验者”,或者说“经历那个体验的人”便是“体验者(Experiencer)“,这是第二个元素。通常“体验者”会对“体验”做出反应(React),如果这是一个好的体验,我们可能产生欲望想要更多;如果是不好的,可能会选择回避和压制。我们日常的生活基本在这两者之间完成—一个体验发生,体验者对它做出反应,又一个新的体验产生,体验者再做出反应...
一个经常出现的误解-“不想,不听,不看”
在冥想中,我们试图寻找和连接的是第三个元素 - “观察者(The Observer)”。但是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个误解:如果要成为“观察者”,就不能成为“体验者”。因为一旦对“体验”产生反应,仿佛我们就失去了“观察”的位置,再次被卷入到了“体验”和“体验者”的游戏中。所以练习者会认为应该不对“体验”做出反应,要“放空” - 不想,不听,不看。事实上,这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冥想并不是让人变成一个无感觉的人,蜷缩在自己构建的“安静”世界中。相反,它是让我们的头脑心智(Mind)完全释放,自由,这样我们才可能对“真正的自己”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一点会在以后的文章做更详细的讨论)。
“体验”和“体验者”可以同时被观察
回到原来的问题,那么在冥想中应该如何“观察”?事实上,在冥想中,“体验”和“体验者”可以同时被观察,也就是说,你可能会有非常强烈的体验(例如某种情绪),并且你会对它们做出各种反应,但是不管它们多么激烈,甚至极端,你依然可以对他们保持“观察”,依然可以是那个“观察者”。当然这是在理想情况下,也许有的时候“体验”过于强烈,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停止练习,等待下一次而已。所以,冥想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训练场,完全的开放自由,允许做任何尝试,每当闭上双眼走进那里,你将会面对各种没有预料的“体验”,好的、坏的、有趣的、无聊的; 以各种形式:念头、情绪、记忆、声音、感觉等等...而你所训练的内容就是保持警觉,去经历他们,同时保持观察。
仅仅是“观察”能解决我的困惑吗?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仅仅是观察吗?我就在那里看着我激烈的情绪,坐视不管吗?难道我不应该去分析为什么我会这样?向内看总得改变点什么吧?”。答案是:是的,观察就足够了。冥想并不是用我们有意识的头脑(Coucisous Mind)去分析,去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个问题。
在英文中有两个单词叫“Reveal(浮现)”和“Unfold(展开)”,中文我能想到类似感觉的是周杰伦的那句歌词“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看和等待,所有的答案,智慧和结局已经在那里,它们会像画卷一样慢慢展开(前提是我们允许,不压制这种展开)。这可能是真正考验我们练习者的时候,它确实需要一点信仰(Faith)。但是一旦我们有了几次由观察带来智慧的练习体验之后,我们就会更加尊敬(Appreciate)那个“观察者”,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更多的热情与它连接,以及对它更虔诚的信仰。
也许最后还是以我开头的故事结束。现在, 我依然充满着疑惑,生活的,练习的,但是很少再向老师请教了(估计他也不会给我什么新鲜的答案)。而我只是继续练习着他的那句话“Just observe”,以及另一句“The grace is ever present.There is no doubt.” - “护佑永远都在。毫无疑问,一直都在。”
希望大家都能体验到那份内在的智慧和力量,并与之结伴。
Om Tat 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