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
第三章
鼓励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没有归属感,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鼓励。
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个气馁的孩子,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不能得到归属感
然而,我们目前的教养方法却持续让人感失望和沮丧。在孩子眼里,大人们显得极度巨大,高效迅速,无所不能,当孩子有了这些感受,只有他们与生俱来的成长勇气支持着他们不放弃成长,孩子的这种勇气太棒了!设想我们和一群巨人同居一室,我们能不能做到像孩子那样持续给自己勇气?虽然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觉得自己能力甚微,可是他们用惊人的成长愿望和勇气,克服自己这种渺小赢弱的感受,他们渴望成为家庭内平等的一分子,然而当他们在努力尝试给自己这个定位时,不断一遇到挫折和困难,正是我们目前普遍的教养方式让他们嘴上气馁
案例
四岁的彭尼跪坐在餐桌旁,看着妈妈把买回来的东西一一放好,妈妈把蛋托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桌上,又把一盒鸡蛋从购物袋里拿出来,彭尼伸手拿蛋托,想帮忙把鸡蛋放进去,‘’你别动,‘’妈妈喊,‘’你会把鸡蛋打烂的,还是让我放吧,宝贝,等你长大点再做。‘’
妈妈这几句无心之语却给朋友浇了一盆冷水,让她感到气馁,妈妈加深了让彭尼认为自己很弱小的信念!这对你的自我认知带来了多少伤害?我们知道,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也能小心的把鸡蛋放好,我们见过两岁的孩子很小心的把一个个鸡蛋放进蛋托的凹洞里,当它们完成这件工作,眼睛散发出自豪的光彩,妈妈们也会为孩子的成绩而高兴!
案例
三岁的保罗正在自己穿棉衣,准备和妈妈一起出门买东西,妈妈说:‘保罗过来,我帮你穿,你穿的太慢了。’
保罗看着能干的妈妈迅速的给自己穿好衣服,完成了这件他自己要好一会儿才能完成的工作,感到自己真的没用,这样的挫败感让保罗放弃继续尝试,以后就让妈妈帮自己穿衣服好了。
我们常常无心的通过讲话语气、行为动作,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无能、没用、做不了大事情,并且它们低我们一等,而即使孩子们感到面临这样的状况,他们通常还是会通过不断的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们通常没有给孩子不同的途径和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强项和长处,反而我们常常以大人的偏见-----我们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为了让我们的行为和偏见显得有道理,成人还会武断地规定所谓适龄行为的标准,一个两岁的孩子试图帮忙清理餐桌时,我们立刻从他手里把盘子抢过来,‘’别动宝贝,你会把盘子打碎的,‘’为了不打碎盘子,我们却打碎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的信心,我们的行为阻碍了孩子发掘自己能力和优点的努力,我们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更聪明、更厉害、有能力。当一个幼儿自己穿上了鞋,我们却说:‘’你看,你把左右脚穿反了。‘’当小宝宝第一次尝试自己吃饭,结果给把自己弄成大花脸,把餐椅、围兜和衣服都弄脏了,我们会大喊,‘’看你搞得那么脏!‘’然后把勺子从他手里拿过来,喂他吃。这些行为向孩子展示的是他多么弱小无能,而我们多么聪明能干。当孩子通过拒绝张嘴吃饭,来表达他的反抗和不满时,我们却对他生气。渐渐地,我们打碎了孩子想通过发展能力而为自己定位的意图,
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感受,孩子因此受挫,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会以孩子还比较弱小为由拒绝他们-----这样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感到气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想当然的认为‘’等他大一点就会了‘’,传达出的意思就是孩子现在太小,能力不够,不完善、不够好。
那么当孩子犯的错误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让孩子觉得他是失败者的言语和行为,我们要学会将事情和人分开-----‘’事情没成功是可以的‘’,‘’很遗憾结果没向你想象的那么理想‘’。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真正有勇气的人,不怕犯错误或有缺点,并且他的勇气不会因为错误或缺点而减少,这种‘’能够接受缺点的勇气‘’,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没有这样的勇气,就会感到受挫而气馁
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的行为,从而不会令他们气馁。如果我们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对自己缺乏信心,就容易造成孩子气馁,另外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只要我们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我们就鼓励了孩子,如何做到这一点?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需要家长认真的思考,我们需要细心观察,经常扪心自问:‘’我的这个方式,对我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判断孩子是否有自信。一个怀疑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孩子,会表现不端。这样的孩子不是在参与、贡献中寻求自身价值,他心里的气馁会让他的行为转向对他人无益、让他人恼怒。因为他在心里坚信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做出贡献,而不良行为虽然不好,却能够让他得到关注,正所谓‘’挨打总比被忽视强‘’,做出做个出名的‘’坏孩子‘’,也是与众不同。这样的孩子,心里相信,他无法通过和他人合作而获得成功和价值感。
因此,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就需要通过成就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有人会问:‘’婴儿能学的会吗?‘’自给自足是人类成长的基本要求。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学习照顾自己。他需要学习如何自娱自乐以及不需要他人持续的关注。妈妈很爱孩子,希望她成为一个快乐宝宝,可是妈妈的行为是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孩子很快发觉,只要哭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妈妈会尽一切努力不让她哭,不让她不高兴,让她开心快乐,可是却在无意中让孩子失去了自给自主的勇气,妈妈不应该因为孩子大发脾气而气馁,如果他用哭的方式,那就让他哭个够吧,同时给他玩具,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学习自得其乐,这可以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方式,另外,还可以每天找出一段特殊时光,让孩子独处,让他学习照顾自己,这个训练最好是在上午,哥哥姐姐都在学校,妈妈忙着做家务,要对一个大哭大闹的婴儿置若罔闻很不容易,孩子的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锻炼自己的勇气,明白爱孩子为孩子着想好,妈妈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一个只有得到别人关注才快乐的人,不是真正快乐的人,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他人的关注上,而是发自内心,感受到内在的满足,一个家庭中的婴儿非常需要这个认知,因为她最小,她的哥哥姐姐已经能够自己做很多事情了。三岁的帕蒂想帮妈妈摆晚饭餐桌,他拿起牛奶瓶,准备往玻璃杯里面倒牛奶,妈妈抢过牛奶瓶,和蔼的说:‘’别动这个,亲爱的,你还不够大,我来倒牛奶,你可以把餐巾纸。‘’帕蒂露出难堪的神情,转身离开了餐厅。
孩子天生具有极大的勇气,并且热切的尝试其它人能做的事情,如果怕帕蒂真的把牛奶撒在桌子上又能怎样呢?损失牛奶和损失孩子的信心,哪个更严重?帕蒂自己有勇气尝试一个新挑战,妈妈只要信任他,就是给他鼓励,如果牛奶洒了,妈妈只需要不断鼓励帕蒂面对失败,擦掉撒出的牛奶轻声说:‘’再试一次吧,你做得到。‘’
孩子表现出的无精打彩和闷闷不乐,正是内心受挫的体现,生活中一定会发生打击和伤害,孩子们要学习怎样面对痛苦,并大步跨越痛苦,受伤的膝盖会痊愈,而挫伤的勇气则会终身留下伤疤。孩子需要自由和空间,测试并提高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疏忽,我们要准备着,当孩子遇到难度较高的情况时,提供保护和指导。
案例
八岁的苏珊和十岁的伊迪斯拿着成绩单回到家,伊迪斯兴奋地跑向妈妈,而苏珊悄悄地溜进自己的房间,‘’妈妈看!我全都是a!‘’妈妈看的伊迪斯的成绩单,显得很高兴,他问伊迪斯书:‘’苏珊去哪了?我要看看他的成绩单,‘’伊迪斯耸耸肩,‘’她可不像我,成绩那么好,接着评判道,‘’他很笨!‘’妈妈一眼看到正要出去玩的苏珊,就把他叫了回来:‘’苏珊,你的成绩单呢?‘’苏珊慢吞吞的回答:‘’在我的房间里,‘’‘’你得了什么成绩?‘’苏珊不肯回答,站在原地,垂着眼皮盯着地板,妈妈说‘’:我猜你的成绩很差是不是?去把你的成绩单拿出来!‘’妈妈看到苏珊得了三个滴D和两个c,一下子气炸了:‘’我真为你感到丢脸,苏珊,你有什么理由考这样的成绩?伊迪斯总是成绩很好,你怎么就不能学学姐姐呢?你总是又懒惰又粗心,真是咱们家的耻辱,你不能出去玩,回到你的房间去!‘’
苏珊不如姐姐聪明,而伊迪丝为了保持自己聪明的家庭地位,更加往下推妹妹,这又反过来加深了苏珊的挫败感,更甚者,妈妈还通过剥夺他出去玩的权利来惩罚他
大多数人认为,鼓励会刺激两姐妹竞争更加激烈,而事实并非如此,让两人竞争加剧的,是让受挫的一方觉得更加没有希望,领先的一方产生需要永远保持领先的信念,领先的一方因此可能会产生过度的雄心,为自己树立不现实的目标,他会认为,除非自己一直领先,否则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想要想鼓励苏珊麻麻必须不在榜伊迪斯当做他的榜样,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苏珊只能通过自己内在动力,而不是模仿伊迪斯,只有当妈妈表现出对苏三信心,才能够真正帮助他,现在,即使苏珊努力,也是在迎合他人的期望,只有重拾真正的信心,苏珊才能改善。妈妈应该避免批评,把注意力转移到苏珊的进步上,别看是小小的进步,这至少是鼓励的开始。
让我们看看同样情况,可以怎样不同处理,试试看如何鼓励气馁的孩子。
案例
苏珊和伊迪斯拿着成绩单回到家,苏珊悄悄溜进自己的房间。‘’妈妈看,我全是a!‘’妈妈看了看伊迪丝的成绩单,并签了名,说:‘’真好,我很高兴你对学习这么感兴趣!‘’(请注意,妈妈评论的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学习本身妈妈改变了以前的赞美,而是就事论事)妈妈也知道苏珊在逃避自己的成绩,他等到和苏珊独处的时候才说:‘’亲爱的,你需要我在你的成绩单上签名吗?‘’苏珊很勉强的拿出成绩单,妈妈看过后签了名,对苏珊说:‘’我很高兴看到你对阅读的这门课有兴趣,阅读很有趣,是吗?‘’妈妈抱了抱苏珊,并建议他:‘’你要不要帮我一起摆餐桌?‘’她们一起摆餐桌时,苏珊有点忐忑,忍不住说伊迪斯全都是a,而我大部分是低D,妈妈说:‘’你能不能和伊迪斯的成绩一样 这不重要,即使你们成绩不同,你也有可能对学习感兴趣。而且,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我们能够想象妈妈态度的改变对苏珊会产生什么影响?首先,苏珊会不敢相信。妈妈改变了想法,他不再认为只有伊迪斯才能考好,而苏珊在学习上永远不会有起色,对于苏珊而言,他几乎已经确定,任凭怎么努力?自己都不可能取得出色的成绩了,而他努力在阅读这一门上得了C,这是他的长处,当妈妈对她的努力表示认可时,就给了苏珊重新认知自己地位的机会,他也能重新看待‘’需要压倒才能赢得竞争‘’这件事,妈妈的做法激励苏珊进一步努力,让他看到即使是C也是有价值的,他会感觉到,如果得到C是好事,那也许我能做得更好,这个小小的希望就成了苏珊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苏珊更加努力了。
鼓励孩子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和准则,应该取决于孩子。妈妈也可以提出建议,要避免批评,以增加鼓励。我们不能指望只鼓励一次就会产生终身的效果,鼓励是一种持续的行为,能够让心生气馁的孩子,最终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
作为鼓励的一部分,赞美则要谨慎使用,他它可能有危险性,如果孩子将赞美看成是给自己的奖赏,那么少了赞美就会让孩子觉得被贬低,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得到赞美,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是为了得到赞美,而不是因为自己作出贡献和努力而心生满足,因此,这样的行为容易强化只有得到赞美,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导致挫败和气馁,在这种情况里,最好用一些简单的话语鼓励,例如:‘我很高兴你会做这件事’,‘真不错,‘谢谢你所做的’’,‘看,你能做到’。
父母的爱最好通过不断鼓励孩子学习独立来表现。我需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并贯穿整个童年。我们需要对孩子表达出不间断的信心和信任,这是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童年任何问题的态度,孩子们需要发自内心的勇气,让我们帮助孩子们发展这种勇气,并保持终身
在本章的结尾,我们也想给父母一些鼓励,当你读这本书时,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方法很有道理,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犯的和书中父母类似的错误,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无法学习和进步,书中指出育儿中出现的失误,并不是要批评和指责当代的父母,他们也是大环境的产物,而这个大环境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能力范围,我们所做的只是尝试提供一些帮助和解决之道,不是要让已经感到手足无措的父母更加沮丧和受挫。
我们再三强调,父母有勇气非常重要,当你感到忐忑,内疚,或者发现自己在想:‘’我的天呐,我完全做错了,‘’这时请意识到自己有挫败感的,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我怎么做能让事情更好‘’,这样的理智思维上来就好了,当你尝试新的方法管用了,为自己高兴,当你又回到旧习惯,也不要责怪自己,你要有的,是增强自己的勇气,改善自己,有勇气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你失败了,想一想自己曾有的成功,再试一次,总是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只会削弱你的勇气,请记住,没有人能在脆弱中成长,成长需要力量和坚强。谦虚地承认自己会犯错,这并不影响你的个人价值,这会对你保持勇气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留心那些小小的进步,就能放松下来,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本书提到的理念和实践需要时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到。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在向前迈进,每一次向前迈进,又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