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教师,如果有幸到了一所有着积极文化氛围的学校,同事们齐心协力想干事,彼此团结,致力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对事业的热情自然也会被点燃。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如果不幸遇到了一个并不好的环境,领导不支持,同事不给力,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把环境作为自己“颓废”、“不上进”的借口。毕竟,环境只是外因,自己才是内因,如果咬住牙,保持自我发展的正能量,也许,愈是一个不理想的环境,愈是有利于你脱颖而出,“木秀于林”!
有句毒鸡汤说,努力很难,但是不努力真的很舒服。我只想说,努力很难,不努力更难。所有的舒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人生的道路通向何处,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在该奋斗的年龄你可以选择安逸,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什么不好,但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呢?知识没有增长,技能没有提升,只有脸上胶原蛋白的流失提醒你时间的流逝。
二十几岁,最美好的年龄,玩手机看电视逛淘宝,做着五十岁的人都能做的事情,青春的意义何在?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怎么度过一生的权利,前提是你要承担得起相应的代价。
有时我觉得毕业是一道分水岭,刷掉了一批不努力的人,留下了一批越来越牛的人。我见过很多人,毕业两年了,依然做着杂七杂八的工作,拿着很低的月薪,然后苦哈哈地抱怨自己是个“月光族”。
可抱怨有什么用呢,你选择了安逸,这就是你要付出的代价。
人都有自怜情绪,很多时候,背几个单词,看几页书,晒个朋友圈就认为自己很努力了,到头来不过是自己感动了自己。
努力从来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真正努力的人都是默默扎根的。没有人知道TA经历了多少迷茫彷徨,没有人知道TA熬了多少个夜,没有人知道TA为了目标付出了多少。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不过是比别人多坚持了一些,多努力了一些。你想要世界承认你的努力,你必须做出点成绩来。我认为,努力更大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名利,而在于给人生多一些可能,多一些选择的机会。努力可以争取到更多相对的公平和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不要怕努力了没有结果,你在路上看到的风景,不努力的人连看的机会都没有。
有些人总说,自己只是想顺其自然。我说,真的别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了。
有人说,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 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努力很难,但是不努力未必很舒服。你可以选择30岁以前悠闲地生活,那就要接受30岁以后的疲惫不堪。有些东西迟早会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所谓年轻,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一种生活的心态。对事物充满好奇,对人生满期待,知道路途艰辛却依旧一往无前,这就是年轻的生命状态。你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错题本是学生宝贵的财富》
错题本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孩子们不仅要有,还要学会如何发挥错题本的最大作用,而不是单纯应付式地记下错题。
一、为什么要有错题本
1、错题本能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认真对待错题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题目不是名师出的题目,而是自己的错题。”辅导资料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去做,做题目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弄懂自己做的每一道题。错题并不害怕,关键是不要一错再错。有些同学平时没有养成认真对待错题的习惯,只是听老师讲解一遍订正之后便不再去管它,下次遇到类似或相同的题目,仍然不能做得完美甚至可能犯同样的错误,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这些错题吃透,究竟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考察角度是什么样的等等。如果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抄录下来,并重新独立解出就很有效果了。
2、错题本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节省时间很多同学会说,抄错题会浪费大量时间,有时题目都没有时间做,哪有时间抄错题呢?只要把错题直接订正在作业本或试卷上,等考试复习的时候看作业本或试卷就可以了。所谓功夫下在平时,如果我们每天将错题积累在错题本上,等考试复习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看错题本就可以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从而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复习时间。
3、错题本是为了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薄弱点
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整理错题,经常翻阅之后,之前的错题渐渐解决,错题会越来越少。错题本的作用是用来查缺补漏的,再难的问题练习多了就能发现规律或者出题角度,总结归纳之后或者是错多了之后就能够发现解法。
4、错题本不仅仅只是错题,还有好题新题
在我们平时做作业看课外资料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比较好或者没见过的题型,也可以记录下来,正如我们看到美文美句的时候会摘抄下来。这是同一个道理:知识在于积累。
二、有效整理错题
1、错题本的格式
(1)原题抄写:抄写题目要认真,重点条件做上标记。如果题量过大,可以剪下原题,贴在错题本上;或者由父母抄录题目(仅题目而已),但是由孩子自己重新解题并总结。
(2)错误过程:当时怎么写的就怎么原样抄写在错题本上,如果当时没写,可以留白。(3)分析反思: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计算错误、思路错误、理解错误、审题不清等);注明相关的知识点、涉及的数学思想及所使用的解题方法。
(4)正确过程:规范地写出正确的步骤,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会出现因书写不规范而丢分的现象。“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全分。”这强调数学语言的规范性非常重要。另外如果一道题有多解,可以写出多种解题方法,有的题目可以多空出几行,为了以后看题目的时候补充新的想法。
注:这四个内容应该使用多种颜色的笔区分开。我们的大脑对颜色等有对比的事物记忆效果更好,黑、红、蓝等各种颜色的笔会给我们带来视觉冲击。
2、错题整理贵在坚持
整理错题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错题本的作用是一步步体现出来的,并不是用了错题本就能直接提升成绩的,这是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中断。如果只是一时兴起,不能长期坚持,那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我建议学生可以挑一本自己喜爱的笔记本做错题本,每天坚持及时积累自己的错题,因为时间一长,就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段时间,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长期坚持,某一天当你翻开错题本,看到自己的成果,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无价之宝,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
三、错题本的使用1、经常翻阅
一本好的错题本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就完了,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考试之前认真浏览,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发挥出最大效果,今后遇到同类型的题目,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第一遍翻阅时还不能完整解出,需要着重做上标记,下次有重点的看。经常温故知新,错题本中的错误质量会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少。
2、相互交流
由于基础不同,各个层次的同学建立的错题本也不同,交流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从而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正确率。
3、错题改编
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解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如果我们学生能够将题目进行变化,那足以说明学生能够将该知识点运用自如,举一反三。错题改编是弥补知识漏洞的最佳的方法。在开始阶段,学生只需对题目条件做一点改动。
数学错题本是克服学生粗心大意,提高数学成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积累错题,研究错题,可以更准确地掌握知识点以及相关概念,解题思路会更加明确,你会发现,错题会越来越少,错题质量越来越高,成绩也会迅速提升。
最蹩脚的课也有可学之处
有时参加教研活动,听到一节并不太成功的课,我总会发现有人神情中透露出的鄙夷和不屑。每每这时,我就会想到自己亲历的一个故事。
大约二十年前,还在乡镇教书的我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七八个语文教师,跟着区里的教研员到某县去参加人家的教学展示活动。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啊。一天的课听下来,大家收获不小。可偏偏下午最后一节课,彻底演砸了。那是一个并不算太年轻的老师,由于对教材把握不准,设计欠妥,加上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老师非常紧张和拘束,结果一节课下来失误频频。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同行的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大家似乎忘记了那些表现优秀的,反而把矛头直指最后一个老师,有的老师干脆说:“这么大老远跑过来听这样的课,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说实话,这样的课拿出来,还不如不听。”
虽然我作为“小字辈儿”,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但心里其实也有一些不屑:就这样的课,还不如我上得好呢!
带队的老教研员一直认真倾听着大家的议论,几乎没有发表任何评价。到最后,看大家的讨论告一段落,他才不慌不忙地问了一句:“谁来谈谈从最后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大家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想:这么烂的一节课还能收获什么?
看大家都不说话,老教研员意味深长地跟大家说了一句:“最蹩脚的课也有可学之处,越是能从不理想的课堂中寻找到有意义的点,也就证明一个教师的能力越强。”
这句话让我多少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看看我们的现实,不是恰恰如此吗?我们去听课,去参加活动,总是喜欢抓住那些缺点和漏洞不放,以此来炫耀自己的“高明”,同时为自己学不到东西找借口。其实,不成功的公开课就毫无可取之处吗?老教研员在若干年前的教诲,让我深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换一个视角,再不成功的公开课同样也是有效的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梳理,从而寻找到滋补自己的营养。
简单概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学习:
首先,要发现“闪光之处”,学会“借鉴吸收”。有句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反过来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对听课而言,也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去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堂课的开头上得不理想,不精彩,几分钟过去,听课的人就觉得这节课不过如此了,于是心不在焉,再没有听下去的热情,从而把一节课都否定了。事实上,即使是最蹩脚的公开课,也总会有其“闪光”的地方,有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做法。教师只要用心去听,用心去观察,总会发现和捕捉到其可取之处。对于这些“闪光点”,我们要细细揣摩、慢慢品味,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大胆地借鉴吸收,为我所用,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些教师在听课时喜欢感情用事,一看讲课的老师没有名气,是个无名小卒,就想当然地觉得不会有什么收获,态度不端正,这样就更不可取了。
其次,要关注“失误之处”,学会“引以为戒”。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自己往往很难发现,以至很多的时候摆脱不了教学的“高原区”。而一旦拿到公开课上,这些缺点就会十分显眼。对于讲课教师的失误和不足,听课教师要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有一次去听课,上课的教师把手插在口袋里,几乎每一句话的后面都习惯性地带上“是不是”的口头禅。我就提醒听课的人,都要想想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坚决改掉。其实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平时由于自己的疏忽而没有在意,经过听课,才恍然大悟,从而改正了自己的毛病,这是不是比听到了一堂精彩的课更有实际价值?在另一节课上,一位教师由于提前没有对如何板书有个成熟的想法,所以一会儿写,一会儿擦,到后来黑板上乱七八糟,可重要的内容却没有留下来。这不就给了我们一种启发吗?板书必须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让学生耳目一新、一目了然,又能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这就是从别人的失误中所得到的收获——引以为戒。如果能以此心态进行听课,一堂不成功的公开课对于听课教师来说将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
第三,要挖掘“平常之举”,学会“超越突破”。不可否认,有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章法独特、高潮迭起,让听课教师为之振奋,但听完之后,又觉得难以模仿和借鉴。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懂。这种精彩往往来自于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是属于他“自己的”。听课的时候,更要学会关注那些看似普通的平常之举,并对此作一番反思,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教又会怎样处理?这往往会让我们突破自己的课堂教学定式,形成质的飞跃和改变。有一个老师去听课,回来后非常兴奋地跟我说,自己终于弄明白如何进行课堂的自学指导了。因为讲课教师非常注意细节,清楚地交代自学内容、时间、方法和要求,并在投影中显示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就不会陷入盲目的无所事事的状态。看似很平常的一个环节,但讲课老师却做成了自己成熟的常规,非常有实效,而我们这个听课的老师原本是不能做到如此的,经过这样的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我想,如果每一个走进课堂的人,都能有这样求真务实的态度,就会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见解更加深刻,即使听到的不是很优秀的课,我们同样可以获得教学上的长足提高。
若干年后,我将老教研员提出的“最蹩脚的课也有可学之处”演变成听课的三个要求:发现一个优点,指出一个不足,提供一个金点子。“欣赏”在前,“建议”在后,如此听课,收获自然越来越多。
说学习,首先得提到一个词:新文盲。
对教师而言,什么叫“新文盲?”
到一个学校去参观,翻阅学校的教学档案。老师们整整齐齐的听课本码了半屋子。学校的领导很骄傲地介绍着,学校如何打造学习型组织,教师学习意识如何强烈,喏,不到一个学期,老师听课的成果就如此丰硕。我好奇地翻开老师的本子,笔记很工整,详细地记录着教师的授课过程,就像复制了教师的教案。但本子旁边的批语栏却一片空白,鲜有文字。翻一本如此,连续翻上十多本,大同小异,如出一辙。
我的心里不禁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样的听课记录能够称得上真正的学习吗?字里行间怎么似乎看不到学习者的影子?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 “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思想已无立锥之地。谁不学习,谁不及时充电,最终的结果必然会被社会淘汰。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教师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从学校,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想方设法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进修的机会,但是,我们的教师真的想学习、会学习吗?网上培训可谓轰轰烈烈,但大部分教师和培训方“斗智斗勇”,采取高科技的手法,不读一字,不看一段视频,依旧能够高分过关;各种专家讲座,去也去了,听也听了,却无一点收获,到头来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安排了听课活动,不过听听罢了,缺乏思考,缺乏质疑,非要评课,那就不疼不痒说上几句毫无价值的废话……这样的学习没有起到任何学习的作用。
不肯学习,不会学习,让部分教师成为了教育新形势下的“新文盲”。
有一次上级部门来检查教学工作,需要管理者提供两万字的学习笔记,否则不过关。但我实在拿不出来。我不喜欢那种囫囵吞枣、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的做法。怎么办?我拿出自己读过的一本书交给“检查者”,打开之后,大家惊讶不已,在书的字里行间,写满了各式各样的批注,有谈对书籍内容理解的,有针对书籍内容与现实工作进行关联性阐述的,也有提出的各种问题……密密麻麻,布满了全书。就这样,我的学习笔记不仅未丢分,反倒成为了一个典型。同样,我的听课本也受到了表扬,因为摄像机式的记录很少,但听课过程中的思考却非常多。这才是学习——带着大脑、带着思考进行。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时时刻刻与自己教学实践相比照的学习,往往不会收到实效。
当然,我也看到过很多热情澎湃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感触颇深,信誓旦旦要做些什么。那一刻,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但可惜的是,更多的时候,这些老师回到自己的岗位上,马上被繁琐的事务淹没,日子重新回到了“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的局面,当初的决心已不复存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切又进入原有的轮回轨道。这样的学习,只停留在臆想的层面,却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力,也达不到预期目的,于事无补。
写到这里,肯定会有老师说,以上两种情况都与我无关。我不仅学了,而且改变了。的确,有些老师是很善于跟风的,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学习能力”。你不是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吗?不管与所授内容有没有关系,都给你来上一段视频演示;你不是提倡小组讨论吗?本来一句话能回答的浅显的问题,也安排一番讨论;你要提倡开放教学了,好吧,我把整节课放给学生,不管什么内容,不创设情景氛围,不铺垫,不搭桥,一上来就来个满堂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翻翻教案,从三维目标开始,一直到后记,齐齐全全的,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都是给检查做的准备,好看不中用。
这样的“学习”出现了什么问题?简单说,这叫丢掉了自我。学习是为了什么?是要通过学习,对照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把自己彻底否定,另起炉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基础、脾气秉性、个性特长,没有人能够完全复制别人。有人觉得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不错,就不顾学情、班情,强硬执行,结果呢?只能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古希腊一座古碑的基座上铭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可见,学习就是在发现自己,发掘自己,而不是弄丢自己。没有“自己”的教师,就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这种东西,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如果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怎能唤起学生的灵性?通过学习,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这才是学习的最大价值。
我们提倡学生要学会学习,作为老师更是如此,只有学会学习,成为真正有思想、有头脑的教师,才不会成为教师群体中的“新文盲”,才不会掉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