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龙八部》之夜叉
夜叉是天龙八部的第三部众。这里讲的也是特知佛经中的夜叉,于中国志怪小说和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夜叉不同,虽为鬼,但不是地狱恶鬼。甚至与印度神话中的夜叉也不相同。印度神话中的夜叉同罗刹同时由梵天的脚掌生出。夜叉与人交好,行善事。罗刹与人交恶,行恶事。在佛经中,夜叉为天龙八部护法神众之一。与罗刹护法神同为毗沙门天王的天众眷属。男性行动敏捷迅速但是相貌十分丑陋,女性行动也十分迅速,力量强大,但是很美。按活动范围不同氛围空行、地行等等。
十分有名并有姓名记载的是“夜叉八大将”,因不打算赘述其故事,故也不列其名。而在天龙八部中,也有一个团体,男性相貌丑陋但武功高强,女的相貌美丽而心狠手辣。那就是‘四大恶人’组合。长着丑陋的脸,办着杀人的事,这样的四人组,怎么也算不上好人,人家自己也以四大恶人自居。
所以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夜叉喻示‘四大恶人’,这个观点是由争议的,很多朋友都认为,应是三主五配对应天龙八部。所以夜叉这应当是虚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在阐述一下我认为夜叉喻示‘四大恶人’的理由。虚竹的人设我们日后再分析。
在佛陀讲法的时候,有两个小故事,我觉得都在文中有一些反应。来支持四大恶人即是夜叉。
第一个故事关于夜叉本性:曾经有一个又矮又丑又黑的夜叉跑到了帝释的宝座上,众人劝阻其不听,众人便骂他,结果越骂他变得越高越美越亮丽,众人不解,求助帝释,帝释十分谦和的向他问好,他便又变回了之前的模样。之前我们说过萧峰属于天众,虽然短暂的被仇恨蒙蔽了眼睛,但是在恢复本心后,对善恶之事把握的更加小心,为人也更谦和。每次与敌人相遇,若非人要杀己,极少主动杀人。同样拿来对比的是其父萧远山,因不能抚养其子而偷了叶二娘之子,造成了叶二娘的悲哀,从另一角度想,也让叶二娘从普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留名江湖。即便这种‘亮丽’并非本心本愿,也确实使叶二娘变的更强。而萧峰在与四大恶人的交手中,因为得饶人处且饶人,双方都没有显著的变化。恶人依旧呈恶像,善人依旧为善像。
故事二是慈力王布施的故事。慈力王为释迦摩尼成佛前的某一世,因乐善好施、爱护百姓,所以国家昌盛、民风纯正。那时候,有五个昼伏夜行的夜叉。靠吸允人血生存,彼时人人行善护生,邪恶鬼祟无法近身,更不敢吸允这些人的血浆。
这五个恶鬼因长久的没有饭吃饿的奄奄一息,某一日游荡到王宫,跪倒在慈力王的脚下,乞求说:“人以餐食,鬼以血食,因为大王的仁善,四海之内民众都有法身护身使我们近身不得。我们如今已饿的奄奄一息,在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大王一向慈悲,难道要看着我们饿死嘛?”慈力王心生怜悯之情,在腿上刺破五处,以血布施,使五鬼免于饥饿之苦。这个故事出自于释迦摩尼回答阿难使者为何五比丘比其他众人闻道要早。说白了就是,前世的因果本身就在。到了故事里,四大恶人因段延庆想重夺皇位,拜入慕容复麾下一品堂。慕容复满心的兴复大燕的痴愿,心胸狭隘小肚鸡肠,虽自称燕王,实不具王者风范。这四大恶人就如同西天取经的四人拜了小雷音寺,看着是那个意思,实则相去甚远。五比丘在前世与释迦摩尼有因缘,故而得道早于他人。而四大恶人放弃了结交天众、龙众的机会与阿修罗交好,也注定其悲剧命运。
佛教一切讲因果,而因果这两个字,在这四个人上最为直接和明显。除了老四云中鹤未涉及其身世。其余三人,只可说‘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八字也是陈世骧先生1966年写给金庸的一封信的时候,对天龙八部的评价。好在大多数人人物中,善人虽被恶诱惑始终是善人,比如萧峰、萧远山等。而恶人始终为恶,所以遭到报应让人畅快淋漓,比如丁春秋、全冠清等。
但这四大恶人不同,本来都为善人,段延庆本是大理国的王储,长得风度翩翩。哪想一日政变,双腿骨折还弄了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叶二娘本是温婉可人的秀丽姑娘,因报恩对玄兹方丈以身相许,后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因儿子被人夺去生死未卜,才落下了心病,每日抢一个小孩来玩,改版后写为玩腻了便送与旁人,初版写的是玩腻后便捏死。改版后的人物形象更符合叶二娘本身的性格,毕竟一个温婉的失去孩子念子心切的母亲,每天杀掉一个小孩还是有不合逻辑之处。岳老三这个第三恶人更是冤得要死,全书他统共就杀了三个人。万劫谷的进喜儿,大理皇宫的士兵甲,大理四大护卫古笃诚。大概只是因为相貌丑陋凶恶就被列为四大恶人之列,实际上为人最是简单坦荡,极重承诺,极守信义,最后为了救‘师父’段誉,死于段延庆杖下。他们本为善人,是因为受了外界的压迫和刺激,生生使其变为了恶人。而就是这个未提生平,让人觉得天生为坏人的云中鹤,也曾拼死救了王语嫣一命。云中鹤可是书中最典型的好色之徒,也从不掩盖其目的和本性,但在其救王语嫣之时,却不是为了花前交好,云雨之乐。只是为了不忍性命在其眼前流逝。
其实除了这四位,可列于夜叉之位的,我倒觉得还有一人,为游坦之。他也是本性不坏,因萧峰之事,聚贤庄剧变,使其一夜之间孤苦无依。若得名师指点,自也是可造之材,可惜被阿紫迷惑,不仅毁容受伤,更是迷失心智,从此后不辨好坏,不分善恶,更是如同那个在释天椅子上嚣张的夜叉一样。由全冠清和阿紫协助,坐上丐帮帮主的位置,引得众人不服,后在少室山大战中败于萧峰。就如那个在帝释面前原形毕露的夜叉一样。败不仅败在力量,更是在仁德和品性。
其实比起之前那两部众,我倒是觉得夜叉更像人。可善可恶,亦善亦恶,是一个复杂的共融体。让我想到了新中国建国后第一凶杀案的主犯白宝山。17死15伤的案底,持枪抢劫杀害同伙的无恶不作之徒。被捕时放弃了抵抗只是因为当时母亲在家,不想当着母亲的面杀人。还能说他泯灭天性了么?孝字其实还是在心里的呀。只是在最初遇到挫折困难时选取了错误的方式,因盗窃被捕后不仅没有反思本身的问题,反而将这一切归咎为别人的错,今儿仇恨社会,报复社会。这种心理很幼稚,但是也很常见,也许来自于父母从幼儿时期的“怎么摔倒了?都是地的错”式的教导,也许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教育的缺失,也许来自于家庭中爱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实力的提升,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我相信,慢慢的,在现代社会,这种四大恶人式的‘恶’,这种深及骨髓的悲伤,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