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谈写作教学》是关于写作教学知识积累和阐释写作艺术的一本书。它由100篇赏析、阐释写作艺术的精美短文组成,阅读这本书,既“既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写作技能,又有助于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阅读这本书,除了收获写作技能以外,更是对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有了很多的启发。
一、写作技能的积累
1.如何研究
(1)在《自序》中,余映潮老师这样说“对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无论宏微巨细,我基本都是采用专项研究、专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进行。”换言之,写作技能的积累,运用“专项研究”“专题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进行,在研究中积累写作经验,提取写作规律,在研究中积累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能。
(2)跟着作家的脚步去积累。如阅读《雨后的月亮》一篇时,余映潮老师提到了《山居秋暝》《羚羊木雕》《草房子》《山中访友》四篇诗文,这是余老师写作中“力求举例充分,阐释简洁”的体现。“我们常常可以欣赏到别人讲析文章写法的文章,于是就增长了知识;其实,我们也常常可以自己来概括文章的写法,于是自己就提升了能力。”。作为读者,阅读书中例举的范文,用作者的思维去分析,去对照,在阅读实践中积累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能。
2.如何积累
“这本小书,对于写作艺术的深邃大海而言,只是沧海一粟,本人的见识与学术水平有限,难免肤浅与拙劣。”这是余映潮老师的自谦之词。但“本人的见识和学术水平有限”这样的感觉却真的是道出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如何更多的积累,让教学更得心应手,尽量少的出现捉襟见肘的教学窘迫感,这本书的思维方式给我启发和示范。
技法认知“进一步发掘”。不局限于熟悉的认知,要发现在熟悉之外的“陌生”。如余映潮老师对《颐和园》一文写作规律的点示:“移步换景”之法。其示范作用是点评整体构思的要领:游踪明晰,移步换景,景景相连;一处一处地写。
知识积累“专业化命名”。如中小学生游记写作一般规律的点示:《颐和园》“移步换景法”,《观潮》“游人不游法”,《长城》“重点突现法”,《山海关》“抒情为线法”,《桂林山水》“描绘画面法”,《山中访友》“对物抒情法”等。专业化命名有助于教师梳理写作知识技能,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规律。
实践梳理“条理化阅读”。这本书围绕“写作艺术”展开,用100篇短文,结合几百篇文章,从100个角度揭示自己研究发现的100种写作技法。在阅读时有意识到梳理,总结汇总同一类的内容,有助于把阅读所得变为自己的有意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