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现在很调皮,每天带着他很累”
心跳开始加速,有点慌,肯定的否定的念头来来回回折磨着,说还是不说,决定还是不决定……
“我想5.1之后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爸妈什么意见?”
话说完之后,突然觉得没多难。我有点为自己高兴,终于有勇气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只是在说之前,反反复复想了又想:我该怎么开口?我要如何告诉他们?说完之后他们会不会不高兴?他们会怎么想?
晚饭后,视频。
“宝宝,妈妈把你带来上海,跟爸爸和妈妈在一起好吗?”
“你们真决定自己带孩子?房子要装修,又要买车,靠一个人工作能行?”
婆婆接着问孩儿他爸有没有涨工资,意思不言而喻。
这下我的心有点乱了,突感压力袭来,婆婆的话一直在我心理摩挲着:要装修要买车,接孩子还是不接,怎么办?
明明已经下定决心,经不住他人一劝说,又开始动摇,一番思索之后,又觉得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看,长久以来我们就是这样让自己处在各种各样的内耗中,举棋不定,左右摇摆,太在意身边人的目光,关注别人的想法。我们活成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近期看的一本教育书,里面有一段文字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就好比一座房子,总要有人住在里面,如果自己没有住在自己的身体里,那住进来的就是别人,以别人的眼光评价自己,以别人的标准行事,于是我们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然归属于他人。
追根溯源,人为什么没能形成自我?我想这和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所受教育有关,最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我们改变不了。在一个宽松和自由的环境里,孩子能随着他的天性做他想做的事,可以吃手,把手洗干净就行;可以玩沙玩泥巴,衣服脏了可以换;可以把东西扔得到处都是,等你不想扔了再捡;可以玩到任何时候再回家,陪着你,;可以随心所欲,只要安全、不妨碍他人……在一个严肃的束缚太多的家里,孩子被限制,没有做的自由,更不能按他的想法做,扼杀了孩子的意识。你要乖要听话不能淘气不能顽皮,时不时还加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孩子还是他自己吗?
妈妈和孩子是恒天然的关系,所以妈妈能给孩子更好的爱和自由,宽松的环境能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孩子因此能一步一步地构建自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既然决定,那就做,做一个负责任的妈妈。